风头之上的主播,也是危墙之下的困兽。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网上关于董宇辉的非议,好像越来越多了。

比如有人说他“绿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他“一边挣着很多的钱,一边说工作多么多么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得“又当又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是在“新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他“天天装可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嘲讽他“钱赚太多了,不知道到哪里了,所以睡不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当一大批声音,都在反感他的“卖惨”,“戴了王冠”又不想“承其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转变,真的太快了。

好像不久之前,他还是众人眼中的“董圣”;

是文化圣人、社会良知。

是一家上市公司股价涨跌的钥匙。

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当代李白”,“诗圣转世”,“穿越”来这个世界,是为了来“拯救世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所引发的疯狂执迷,令人叹为观止。

粉丝在全国各地包下大屏,向他表达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到一个地方,人头攒动,要靠安保开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出圈两年的那天,粉丝为了把直播间点赞数刷到13.14亿(寓意为一生一世跟随他),有人全家齐上阵。

有人还用上了筋膜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可谓不疯狂。

那是什么时候开始,对他的评价,开始好坏掺半,甚至开始逐渐负面的呢?

除了董宇辉几次三番表达对工作的反感之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呈现出来的某种不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曾在湖北搞直播。

当时正是武汉樱花季,他直奔东湖,与戴建业教授谈古论今,听风赏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诗意与美妙,很快被另一种声音打破。

大家发现,属于董宇辉的东湖,是静谧与美好。

但属于普通人的东湖,却是人从众。

而之所以有这种差别,是因为董宇辉的前面左右,都有环形人墙。几十名保安乌乌涯涯,将他护住,并清出场地,任他静赏风光。

人墙外,是现实。

人墙内,是特Q。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被骂上热搜,因为“占用公共资源”。

而在博物馆中,他因使用补光灯,再度引发争议。

毕竟灯光之下,是夫差矛、勾践剑等历史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明令禁令,为保护文物,不许自带光源,不许使用闪光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在要曝光,也有明确规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什么董宇辉就能超越规则?

规定只是给普通人的?

名人与权贵,就可以无视?

理所当然,这又上了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董宇辉解释过,这都是工作需要。

不是耍大牌。

也不是藐视规则。

粉丝也下场控评,东方甄选公关部拼命洗白。

此事勉强翻篇。

但一个月之后,董宇辉在河南博物院,又引发新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在网上发文。

说4月28日这天,因董宇辉要来,河南博物馆不让已经预约的游客进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给他让路,普通人失去自己的权利。

一时之间,非议重重。

当然,河南博物馆后来解释:只限流,没禁入。

之后又是熟悉的操作,董宇辉直播说明,粉丝下场,公关出手,话题再度翻篇。

几次三番下来,到底有一些人,开始对他祛魅。

而之后董宇辉的一些言论,又令一些网民不适至极。

比如他说:??

“我是非常抗拒卖东西的,实事求是,我到今天都不享受这个工作,现在的工作有支撑意义,但没有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很不解。

赚了亿万,居然轻飘飘地说着“不享受”“没有喜悦”,这是矫情,还是“何不食肉糜”?

要知道,在当前形势下,普通人的日子有多糟。

负重前行。

重轭加身。

危机重重。

谁不曾在深夜痛哭,谁不曾陷入绝境?但大家连哭都不会哭。

不过是在午夜抽根烟,第二天,又若无其事地像牛像马一般,继续谋生存。

然而哪怕拼尽全力,依然收入微薄,养不起家人,照顾不了孩子。失业危机、房贷、车贷重重围剿,几乎透不过气。

当董宇辉卖惨时,真正泡在人间苦难中的普通人当然不适。

在大家看来,他不过在直播间说几句话,就赚着普通人一百辈子赚不到的钱,居然还自觉很惨?!未免得了便宜还卖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说,他不喜欢被说成网红。

因为那不是一个褒义词。

“通常(网红)都是做一些非常蠢的事情,然后去吸引眼球的,我很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他的名、利、资源、权利,都是“网红”这个身份带给他的。

端碗吃饭,放碗骂娘,肯定有人看不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讽刺的是,当他说自己不想当网红。

结果这个词条又上了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搜常驻,名利双收。

一举一动都引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网红,谁网红?!

这种声音一多,自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你要说董宇辉是个坏人,不至于。他应该是真诚地觉得累,也真诚地不喜欢。

他肉眼可见地进入职业倦怠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爆棚的压力、无法止歇的焦虑,都令他昼夜难安。

其实不仅是他。

连俞敏洪,也数度呈现倦怠。

俞敏洪曾在采访里,说自己10年里,最少吃了3000片安眠药,好几年根本睡不着觉。

5月31日,他又在直播中直言,“东方甄选现在做得乱七八糟”。

还说想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游山玩水、享受生活上,不想参与太多生意上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俞敏洪想“开辆吉普车,一路朝拜,走到青藏高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宇辉想回家不弄了。

而在这一两年间,头部主播纷纷离开。

罗永浩基本告别镁光灯。

大小杨哥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

辛巴称直播进入倒计时

李佳琦很久没出现在直播间。

要知道,这些头部主播一天成交额,能顶一家上市公司一年营收。

为什么主动放弃?

除了赚够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流量的负面效应正在加剧。

成也流量,毁也流量。

谁也保不住,会不会因一句话、一件事、一个偶发细节,使“泼天富贵”反噬成“腥风血雨”。

风头之上的主播,也是危墙之下的困兽。

还在直播间里的人,都有一层灰扑扑的倦意。

支持他们还在熬着的,是钱。流量。股价。更多的就业机会。N个产业链的运转。???

不再有内驱,只有外力。

理所当然,越来越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悲哀的是,当董宇辉一边说累、一边被骂时,普通人入局,却分不到一口蛋糕。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

全网职业主播数量已达1508万人。

这还只是职业主播。

如果全平台更新的帐号都算上,

有机构统计,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内容创作者已超过2亿。

主播数量,都超过了直播观众。

蓝海变红海。

蛋糕被头部分走,普通主播,连吃一口渣渣都没机会。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一直播基地创始人刘宝励时,

刘宝励透露,已有主播时薪低至20元,不如去街头发小广告。

直播失去朝气。

机会越来越少。

上升的门又被关闭了一扇。

这才是更难受的现实——

董宇辉们被骂,骂声能转成流量和银行流水。

普通人不被骂,但没有黑点却贫穷的人生,恐怕更加艰难、更加没有退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