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辛店大街寻访古迹时,曾听当地老人说地下埋藏着古道,最近终于见到了实物。”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范纪萍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长辛店大街部分路段封闭施工时,探挖出早年间的石板路。北青报记者实地走访并采访专家得知,长辛店地处北京城的西南部,其石板路面符合清代所修石道特征,是京西古道体系中的独特遗存,具有非常高的实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商业街下埋藏古道 路缘石长约1.7米

位于丰台区永定河畔的长辛店,是明清时期京西南的商贸重镇,南北长约2.5公里的大街沿用至今,作为长辛店的交通主轴,延续着古镇的形态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辛店大街的施工路段

根据范纪萍所反映的情况,北青报记者实地走访看到,长辛店大街改造提升工作已于2024年6月11日启动,前期对曹家口至长辛店火车站前东侧路口封闭施工,长约500米的施工路段,沥青路面已被铲除,考古工作人员正在选点勘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古勘探

在聚来永副食店门前的道路上,驾驶员操作挖掘机小心翼翼地下挖约30厘米深,随后工人用铁铲、扫帚进行清理,一段古朴的石板路显露出来,6块长方形石板横向拼砌在道路上,每块石板中间微微隆起,可起到散水的作用,其中两块石板上有连贯的凹陷,疑为车辙反复碾压留下的痕迹,石板路的外侧边沿,有竖向拼砌的路缘石,俗称马路牙子。考古人员对石道拍照、测量后立即进行了回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辛店大街探挖出的石板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古人员对石板路进行测量

据当地居民透露,在施工路段类似的探坑有5到6处,其中大部分发现了石道遗迹。随后,北青报记者沿长辛店大街向南走访,行至大寺口附近看到,一块出土不久的条石横置在路中央,石材的外形厚重,四周可见人工雕凿的斧剁痕,粗糙的表面挂着污泥,朝上一面呈现为圆润的弧面。经测量,该条石长约1.7米、宽约0.45米、厚约0.3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辛店大街出土的路缘石

“这块大条石并非石板路面,而是古道上的马路牙子。”过往的长辛店居民,纷纷在条石前驻足围观,你一言、我一语述说着条石的用途和来历。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这块条石旁边,还有一块尚未完全出土的条石,顺着道路方向排放,露出圆润的弧顶,疑为不曾挪动过的路缘石,标记着石道的方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工后显露出来的路缘石

长辛店曾是进京要道 大街原为石头路面

“听老辈儿人讲,这条石板路铺设于清代,从彰仪门一直修到长辛店的永济桥。”家住长辛店的赵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出生于1953年,在其儿时的记忆中,长辛店大街已铺设柏油路面,1958年修建排水管道时,曾挖出过石板路,石道忽高忽低、坑坑洼洼,形似卢沟桥上的老桥面石,而施工后这些条石无法完全归位,个别残损的条石被人移走,有的散落在路边,有的被用做房屋的墙角石。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赵先生提到的永济桥,位于长辛店大街南端,是一座清代石桥,现为丰台区普查登记文物,该石桥同样被埋藏于地下。

对于长辛店古道的历史,《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这样记载:长辛店自元朝在京建都起,就是沿太行山东麓进京的交通要道,原名长新店,清代更名长辛店,长辛店大街原为“石头路面”,两侧多为旧式商铺,主要为进京和出京的旅客提供食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辛店大街施工路段

此外,在京西流传有一首民谣,不仅提到了长辛店,还将京西南的出京道路描绘得颇具画面感:“前门楼子修得高,菜市口人多闹吵吵,彰仪门(广安门)外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卢沟桥有十一孔,东头狮子西头象,长辛店街五里长,二十五里到良乡,良乡塔、半山坡,过了窦店琉璃河,琉璃河一道沟,三十五里到涿州。”

符合清代石道特征 考古报告尚未得出

通过鉴别现场图片,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认为,长辛店大街的石头路面,符合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所修石道的特征,石料为花岗岩材质,就近开采于京西山区,是长辛店极具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出土的那块条石,根据体量推算其重量在2-3吨之间,很可能是路肩位置上所用条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辛店大街出土的路缘石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建议相关部门在对长辛店大街的改造过程中,不要破坏古旧的路面,也不要把古道移走,对这样的真迹应原址保护,不能将其视为‘绊脚石’。”刘卫东强调,现正值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应借此机遇,对长辛店大街的古道开展调查,摸清遗存状况,保留历史景观,为今后的研究、展示、利用奠定基础。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对于地下埋藏的古遗址,丰台区相关部门在文物和规划层面均有提出要求——3月20日发布的《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摸清全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情况,普查范围包括丰台区域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近年来,作为北京城市更新重点街区的长辛店老镇,成为全市率先实施区域综合性城市更新的地区,《北京丰台区长辛店老镇FT00-4011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明确,要划定文物、历史建筑、历史街巷、地下埋藏遗址、碑刻、古树名木6类物质文化保护要素,并针对各项要素提出保护利用要求。

就长辛店大街的地下遗存,2024年6月21日下午,北青报记者致电丰台区文旅局文物管理科,一名男工作人员表示,长辛店大街的考古报告还没有出来,对于长辛店大街的地下遗存状况,还要依据考古报告的结果采取相关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青年报》2024年6月22日相关报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