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的一天,在湖北荆州长江边上的一条小船上,跌宕起伏的波浪还是没能掩盖住船里激烈的争吵声。

“你们两口子愿意这么干一辈子也就算了,何苦拖累儿子?”船头站着一男一女,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盯着船舱里的妇女。

“红艳,你好好想想啊。”见妇女依旧不为所动,男子收敛了口气,苦口婆心地劝道。

被唤作红艳的女子爽朗一笑,将船上的杂物一点点往外挪,与两人擦肩之际,她张了口:“三叔,你别劝我了,我主意已定。”语气虽轻,却不容置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叔叹了口气,话锋一转:“那成,房子的事我就不提了。可庆儿好好在银行上着班,你又瞎折腾什么?”

红艳跳上码头,伸手一抹头上的汗珠:“叔,有句话叫子承父业。”

“呸!”三叔吐了口吐沫,恨铁不成钢地嚷起来:“这也算事业?你都快成外人的笑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艳没搭话,她的目光移到远处,巍峨的青山中间,是滚滚东流的江水,落日余晖为一江碧水增添了几分不一样的色彩,绿水青山红日,美得让人心旷神怡。

“随便他们好了。”红艳缓缓说道。那些嘲笑她的人,永远不会明白。

赚钱的营生

红艳是地地道道的荆州人,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尾巴的她,最美好的童年记忆,莫过于站在长江边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渡轮,双手握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发出调皮的打招呼声。

洗衣淘米、抓鱼捞虾……长江承载了她太多的生长片段,也陪伴她度过了整个少女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2年,已经成家当了妈妈的红艳迎来了坏消息,工厂宣布的第一批下岗员工里有她的名字。回到家,看着正在上小学的儿子,性格直爽的红艳只伤感了半天,就打算重整旗鼓,就在她的小卖部刚开起来,噩耗再度传来。

丈夫陈景旭也下岗了,不仅如此,就在两口子努力想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时,丈夫遭遇车祸,生命危在旦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艳抱着家里全部的积蓄走进医院,好不容易把陈景旭从鬼门关里捞出来。听到医生说,还需要第二次开颅手术巩固治疗时,她回到家看着苦心经营终于有点起色的小卖部,挣扎了整整一夜。

这可是他们全家赖以生存的根基啊,要是卖了,娃娃念书的钱哪里来?“妈,救爸爸要紧。”儿子陈庆看出妈妈的纠结,伸出手替红艳捋顺凌乱的头发。“你不是经常说,钱没了还可以再赚,但是这个家一定要完完整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的话点醒了她,三天后,她用卖店换来的十万元换回了丈夫重新睁开双眼。

得知为了给自己治病,整个家一贫如洗时,陈景旭内疚极了。刚出了院,他就四处转悠,不停和之前的同事联系,看看有没有什么谋生的路子。

“我这里倒是有个门路,不过……”同事告诉陈景旭,在上海一带的长江流域,飘着不少专门收垃圾的船,一船垃圾可赚上百元,就是活脏些人受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景旭回来和妻子一说,红艳动了心。不过她有自己的盘算,都是捡垃圾,何必跑到上海,直接在荆州就行。她立马跑去当地海事局了解情况,得知本地还没人做这行时,她意识到,机会来了。

只不过,想要回收长江垃圾,需要购买船和皮卡车。经历过一场浩劫后,家里已经拿不出这笔钱了。红艳深思熟虑后,提出想把农村老家的房子卖了。

“你爹妈能同意么?”话才说出口,她就有些担心,农村老人对房子的看重,她不是不知道。没想到,公公婆婆对她的想法很支持,担心卖了房子钱还是不够,他们又找亲戚借了不少钱,总算买完了所有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那条飘在码头上的小船,红艳激动万分。为了图个吉利,他们全家特意选了2007年元旦节这天下水,希望从今以后的日子都能顺顺利利。

谁曾想,刚上船没多久,她就发现原来自己会晕船。看着妻子趴在船边吐得苦胆水都出来了,陈景旭心里也不是滋味。“你回去吧,我来弄。”红艳摆摆手拒绝了:“那怎么成?我没事,吐着吐着也就习惯了。”

这原本是一句玩笑话,随着出船的频率越来越高,最后一语成谶。她的确慢慢习惯了,但新的烦恼又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变

真正开船进了长江,红艳才知道,她印象里清澈干净的江水满是垃圾。

“你哪只眼睛见到我丢垃圾了?说我污染环境,你有证据吗?”过往船家对红艳夫妻很排斥,拒不配合他们的工作。

红艳只能拿出海事局发放的证件,一遍又一遍耐心讲解政策,冷嘲热讽几度让她委屈得垂泪,收到的垃圾散发出的恶臭更是让她觉得这个钱实在是太难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夜幕低垂,家家户户飘出了饭菜香,红艳夫妇俩才顶着凛冽的寒风将船停靠在码头边,扛着一袋袋沉重的垃圾往上爬,等皮卡车装满,才往垃圾转运站驶去。

时间久了,她总感觉自己身上有股味道,那是水腥气混合垃圾的怪味。儿子不理解,见父母满身疲惫回到家,捂着鼻子跑开了。

“妈妈,你们能不能换个工作?”懂事的儿子不理解,世界上能做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非要收垃圾。“同学们问起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艳很想和儿子聊聊,可回应她的永远是沉重的摔门声。

没办法,为了生活,再苦再累也得坚持。红艳给自己立了规矩,每天必须装满一辆皮卡车才能休息。这意味着她每天都要接受形形色色的人甩来的脸子。

一天下午,红艳遇到一艘外地货船,刚说没两句就被对方喷了个狗头淋血。“我在这里来来往往二十多年了,从来没听说过丢个垃圾还要收钱的!”老头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指着红艳夫妇一直骂个不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景旭有些生气,正打算找老头理论,却被妻子一把拦下。“大爷,这样吧。钱我不要了,但这垃圾我还得带走。”老头有些懵,还有人免费清理垃圾这种好事?

只见红艳爬上他的船,快速将一袋袋垃圾提到自己船上,对着老头挥挥手说:“你走吧,大爷。”丈夫不理解,出船一整天烧了不少油钱,这趟免费了,今天岂不是本钱都赚不回来?

红艳叹了口气,站在垃圾堆里缓缓讲述着自己小时候与长江的牵绊。“那时候江水是真的清澈啊,可你看……”她顺手一指身旁的塑料垃圾。“老陈,这是养育了多少人的母亲河啊。”妻子言语中的痛惜让陈景旭大受触动,也慢慢理解了红艳对长江的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她还能看到江豚跃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现在这样的场景已经极难看到了。她有一个心愿,希望等长江水干净了,江豚会再度出现,让儿子也能看看那道美丽的弧线。

如果说一开始选择这份工作是为了活下去,随着时间推移,红艳终于明白,打捞垃圾于她而言不仅仅是赚钱那么简单,她想要保护长江,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辛苦,但甘之如饴

皇天不负有心人,船家们慢慢接受了红艳夫妇的存在,有时候看到两口子在打捞垃圾,还会主动把船上的垃圾拿出来,顺道递上几十块钱。

看着手上的一张张毛票,红艳激动地直掉眼泪,大家总算是认可他们了。然而,每次回到家看到儿子阴郁的小脸,她觉得应该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到底在做什么。

“周末要是没什么事的话,和我们出船吧。”儿子虽然不满,但还是乖乖跟着红艳来到码头。见母亲费力地甩着绳子,有时候不小心砸到身上立马红肿一片时,陈庆心疼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船上的工具,没有一件做饭的家伙,儿子好奇问道:“你们每天早出晚归,怎么做饭?”陈景旭掏出两个馒头,乐呵呵地说:“船上没有电,也不能生火。我和你妈都是喝粥,要不就馒头就着凉水将就一下。”

陈庆愣住了,阳光照射在一望无际的江面上,他突然发现原本满头乌黑秀发的妈妈两鬓似乎有些斑白,爸爸的模样也憔悴了许多,心一下子就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他的身高快赶上红艳了,此刻却依旧像个孩童,拉着母亲粗糙的手,泪流满面。

无声胜有声,儿子从此再也没嫌弃过打捞垃圾这份工作,贴心的他担心爸妈吃得不好,每逢周末就早起给红艳夫妇做好可口的饭菜送到船上。

风吹日晒,爬高下低的辛苦日子让红艳清减了不少,也苍老了许多,但她甘之如饴。因为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可在陈景旭心里,却觉得对不起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捞垃圾这么多年,陈景旭最害怕过的季节就是夏天,那些生活垃圾堆积在狭小的船上,散发出来的味道实在难以接受。他在驾驶舱还好,可妻子却要和垃圾长时间共处。

尤其到了三伏天,船上没有电,自然也不可能有空调,整个船舱像个蒸笼一般,走在夹板上都感觉很烫脚。到了风雨季节,飘曳的小船在一阵阵巨浪中颠簸,随时都会有被掀翻的风险。

夫妇俩挤在驾驶舱里,浑身上下都湿透了。看着别人家的媳妇每天穿漂亮衣服,不用受风吹雨打的苦,自家媳妇却起早贪黑与垃圾为伍,在暴雨天中弄得狼狈不堪,陈景旭很是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艳看出了丈夫的心思,笑着安慰道:“别难过,想想看,咱俩做的事多有意义啊。”雨过天晴,她走出驾驶舱,看着蓝天白云下的长江,忍不住感叹:“老陈,我们是苦了点,可做的事都是在造福子孙后代啊。”

他们十余年坚守在长江上,看着荆州附近水域的垃圾一年比一年少,感受着过往船家的变化,红艳觉得吃再多苦,也是值得的。

2018年4月,随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长江的措施,这对夫妇也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段,政府补贴了8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争吵爆发

按照政府统一分配,红艳夫妇被安排到沙市区,之前的小船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工作量,他们需要更换成长31米、宽6米、载重100多吨的新船,买船费用大致在150万元左右。

看到国家的好政策后,红艳很开心,可陈景旭笑得却很苦涩:“就算有补助,还是有70万的缺口,咋办?”

红艳没说话,看了眼刚刚下班回到家的儿子。陈庆三十出头了,为了让儿子谈婚论嫁无后顾之忧,夫妻俩省吃俭用给他置办了套房产,那套房子以市场价来算的话,大概值30多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庆儿暂时还没谈女朋友,要不……”见妻子说着拿出了房产证,陈景旭突然变得很激动,站起来拦住红艳,摇摇头说道:“不成!”

他们夫妇苦了小半辈子,十多年耗在长江上收垃圾,造福后人的事固然是好,可儿子的终身大事也同样重要。

结婚多年,丈夫对红艳一直百依百顺,一向很支持她的决定,可这次在卖儿子婚房的问题上,两人出现了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丈夫的反对尚在其次,家里亲戚知道红艳要卖房的消息后,纷纷炸了锅,轮番上门劝她不要犯傻。

“你在长江上干了这么多年,怎么就没点积蓄呢?”长辈不理解,按理说红艳两口子起早贪黑日日飘在长江上,回收垃圾也能赚到不少钱,怎么这么勤快的人却要沦落到卖儿子的婚房。

红艳没吱声,陈庆看不过去站出来解释:“妈妈也不是每次都收费的,大家出来讨生活都不容易,有时候他们是贴着本在干。”

亲戚无奈地摇摇头,回收垃圾这么苦的事,亏着本也要干,这不是傻子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丈夫不支持,亲戚不理解,就连自己的老母亲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老母亲被红艳安置在荆州石化公司那几间废弃的老出租房里。得知女儿又要卖房,她拖着年迈孱弱的身体来到码头,拉着红艳的手,心疼地说:“艳儿,当初你和我说,捡垃圾是为了糊口,怎么捡了这么多年,连个养老钱都没有?”

红艳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妈,小船维修需要钱,做了这么久,皮卡车也换了三辆了。”母亲一听,眼泪瞬间掉了下来:“你头发都白了,把房子卖了以后岂不是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你图啥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艳泛起一阵酸楚,到底在图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她,她该怎么回答呢?为了保护长江,造福后世?她的确是这么想,不见得谁都能懂。

坚守

好在还有儿子庆儿,整个家族一片反对浪潮里总算有了不一样的声音。陈庆支持妈妈卖房,哪怕这个决定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他未来的生活。

“我能赚钱,妈妈爸爸吃了那么多年苦。房子卖了不要紧,我以后还能再买个新的。”儿子一锤定音,红艳拿着卖房后得来的钱,又借了不少终于换了新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船条件好了很多,不仅有厨房、卧室等生活区,还安装了空调、吊机和污水舱。红艳再也不用扛垃圾袋了,先进的设备让她省心不少。

最关键的是,回收垃圾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一律由政府出钱,红艳每天只需要运送垃圾到监管部门,根据垃圾数量领取报酬就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着乐意开心的事,还得到了政府的全力支持,红艳夫妇日子越过越红火。她和丈夫的事迹也渐渐广为人知,2019年,他们荣登“中国好人榜”。

拿着沉甸甸的荣誉,红艳又有了新的想法。她一直想让陈庆跟着他们一起收垃圾,这想法亲戚们都知道,只是不清楚儿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思熟虑后,她向儿子张了口。“一开始我们就想着赚钱,后来才发现,这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庆儿,这难道不比在银行上班有意思吗?”

在她的动员下,陈庆通过考试拿到了船员证,这意味着他得放弃优渥稳定的工作环境,从此过上漂泊江面的辛苦生活。可当他看到爸妈乐呵呵的模样,之前的担忧全部烟消云散了。

14年时间,红艳夫妇总共打捞了一千多吨垃圾,倘若没有他们坚持不懈做这件事,恐怕长江将不会是如今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已经52岁了,看着夕阳西下,水鸟在江面嬉戏的美景,听着渡轮发出长长的鸣笛声,顿时浑身充满了力量。她还要继续干下去,一直到无法出船的那天。她也不担心这份事业会就此中断,因为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他们并不孤独。#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