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莉 通讯员 王丹丹 实习生 陈梦媛

6月19日,位于武昌滨江的武汉长江中心项目现场,橘红色的“空中造楼机”坐落在300米高塔楼顶部。这是武汉市首台第四代造楼机,最快4天可造起一层楼。

走进“空中造楼机”内部,就像走进一座空中建筑工厂,里面集成施工电梯、智能布料机、堆场等。工人们可以在同一立体空间的不同的作业面上进行钢柱吊装、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工作,全然没有空中作业的担心受怕。

“传统的超高层施工需运用爬架,费时费力还不安全。”项目副总工程师程谦介绍,如今,“空中造楼机”解决了材料垂直运输及模板提升的难题,提高工效,节约人工,施工物料只需“搭顺风车”就能去新的楼层。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这座空中建筑工厂的第二层是智能核心控制室,里面有一个操作平台和一个监测屏幕,技术人员可通过监测屏幕清晰看到造楼机附墙支点的情况、钢平台系统关键部位的受力状态、支撑系统的垂直度等各项数据。若现场出现异常或偏差超出预设安全值,控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技术人员还会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为工人们的安全作业实施双保险。

这台占地近1200平方米、重逾900吨的巨型机械,之所以能运行得如此流畅,是因为历经了十余年的技术迭代。2007年,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第一代“空中造楼机”,改善施工底座支撑问题;2021年,又打造出注重轻量化与智能化施工的第四代“空中造楼机”。新一代平台相对于上一代整体减重60%,相比传统的爬架施工,整体效率提高20%以上,且各组成系统主要使用标准化构件,可拆卸后循环利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