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刘向,人们就会想起《战国策》、《列女传》、《说苑》等传世之作,其实这仅仅是刘向著作的一少部分,他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还主持整理了古代大量图书典籍,为我国思想文化的继承传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刘向,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文化典籍可能失传,很多学术体系就面临消亡的可能。比如《列子》,就是刘向重新编订的一本思想学术专著,此外还有《管子》、《晏子》、《韩非子》、《邓析》、《关尹子》、《子华子》等诸子百家学术,都因为刘向的系统整理,得以流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向

与学问越做越大相反,刘向的仕途却越走越窄,牢骚越来越多,活得越来越憋屈。汉元帝和汉成帝是非常崇儒的两位皇帝,他们在位期间,九卿几乎非儒生不录,三公非学术大师不用,为何刘向混得这么惨?

三次入狱的苦瓜学者刘向

一般像刘向这样的大学者,普遍受到社会尊敬,很少卷入是是非非,偏偏刘向很不幸,他一生三次入狱,多次被罢职,起起伏伏一辈子。

刘向年轻的时候,偶然得到一本书,叫《枕中鸿宝苑秘书》,书中说了一种黄金提炼术。刘向大喜,如果能提炼黄金,国家还愁什么财政问题?他急匆匆将这本书献给了汉宣帝。

晚年的汉宣帝跟很多圣君明主一样,堕落到迷信方术的地步,见到此书也很高兴,令有关部门配合刘向,提炼黄金。结果,花了一大堆钱,一两黄金也没提炼出来。刘向由此受到弹劾入狱,被判处死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向

若不是刘向的哥哥以自己的封地,替刘向赎罪,中国历史上也就没有这个伟大人物的存在了。

如果说这一次遭遇,是年轻人的冒失导致,接下来的两次牢狱之灾,则是他主动的行为。

汉元帝登基后,刘向的才华得到太傅萧望之的赏识,被任命为宗正、给事中。宗正是九卿之一,给事中是参与朝政决策的内朝官,由此刘向平步青云,位居国家权力中枢。

不久,爆发了萧望之、周堪与弘恭、石显、史高等人的政治斗争,刘向作为萧望之的心腹,受到弘恭当人的打击,与萧望之一起被逮捕入狱,后来虽然被释放,但被罢官夺职了。

第二年,汉元帝再次起复刘向,做了一名中郎,低级官员。上任不久,刘向就给汉元帝递了一份奏疏:天象异常,老天在警示您,您应该罢免弘恭、石显,重新萧望之。

这封奏疏让刘向再次入狱,他被以排挤许氏、史氏外戚,谋图专权为罪名,被贬为庶人。直到汉元帝驾崩,十几年间,刘向一直被排斥在朝堂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元帝

斗宦官战外戚,连士族也不放过,刘向想干嘛

刘向为何与弘恭、石显等人为敌?因为这俩人是宦官!刘向为何与史氏、许氏为敌,因为他们是外戚!刘向又为何与萧望之为友,因为他们都是儒家士族!

也就是说,刘向其实是站在士族阶级立场,与宦官及外戚势力走向了对立面。年轻时候的刘向,虽然学问不错,但是却不安心于做学问,而是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可惜终汉元帝一朝,他始终不得舒展,反而被宦官和外戚搞得死去活来。

汉成帝即位后,随着石显的倒台,刘向再次入朝。这一次,汉成帝交给他一个光荣的任务:主持校勘皇家藏书。

事实证明,刘向面对书籍的能力,远超于面对政客的能力,时至今日,很少有人知晓政治家的刘向,却无人不晓学术大家的刘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显

刘向有一本著作,叫做《洪范五行论》,《洪范》是《尚书》中的一个篇章,讲的是上古至春秋时期的天象灾异事件。天象是什么?在古人的心目中,天象就是上天的意志,就是天命,了不得的大事!刘向以阴阳五行论,对《洪范》做了系统整理和论述,目的就是让皇帝能更清晰地理解“天命”,避免被小人蒙蔽,出现失德的情况,影响万年基业。

比如,前文所说,出现了地震等“灾异”,刘向就要通过《洪范五行论》告诉皇帝:您身边有奸佞,他们蒙蔽了您,导致老天发怒,所以您要赶紧干掉这些坏家伙!

转了一圈,又回到政治,敢情刘向一直念念不忘自己政治家的抱负!

汉成帝一朝,刘向多次上疏,警告汉成帝:王氏外戚的权势之盛,自上古至今,从未有过;王氏祖坟的大树根深叶茂,高过了屋顶,王家的吉兆;王氏与刘氏不两立,如今汉室江山有累卵之危;田氏代齐,六卿分晋眼看就要发生了!

这些话听起来很像读书人的言过其实,事实上刘向去世后仅仅十三年,王莽代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氏外戚

除了王氏外戚,刘向一改与士族合作愉快的历史,他与士族集团也闹得不大和谐。比如他与丞相匡衡,似乎总是尿不到一块!

匡衡主张宗庙叠毁,刘向坚决反对;匡衡说郊祭应该让神祇跟着皇帝走,刘向说,神祇是神,皇帝要迁就神祇;匡衡死劲打压民族英雄陈汤,刘向坚决为陈汤请命。

翻开史书,发现刘向除了与萧望之、周堪、陈汤以外,就没有真正的朋友!

与宦官、外戚为敌,是刘向的一贯立场,那么,他为何由于士族集团闹得关系不睦呢?刘向到底想干嘛?

开历史的倒车,刘向选择了不合时宜的路

其实,除了士族外,刘向还有一个身份——宗室。汉高祖刘邦有个弟弟叫刘交,刘向就是刘交的五世孙,是皇室支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成帝

这就不难理解,刘向不仅与宦官、外戚势力为敌,又与士族势力心存芥蒂,原来他的政治立场就是希望恢复宗室势力,士族集团只是刘向可选择的盟友,而不是战友。刘向曾经对陈汤说:

“灾异如此,而外家日盛,其渐必危刘氏。吾幸得同姓末属,累世蒙汉厚恩,身为宗室遗老,历事三主。上以我先帝旧臣,每进见常加优礼,吾而不言,孰当言者!”

我虽然只是刘氏的旁支,但面对我们老刘家被外戚危害,我有责任站出来!《汉书》对刘向的政治思想,有一段很精准的概括:

“向每召见,数言公族者国之枝叶,枝叶落则本根无所庇荫;方今同姓疏远,母党专政,禄去公室,权在外家,非所以强汉宗,卑私门,保守社稷,安固后嗣也。”

公族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王室诸侯,天子的宗室势力。刘向的意思是,宗室才是拱卫皇权的枝叶,一旦枝叶凋零,根就无所庇护,所以,皇权稳固的根本,就是要让宗族势力枝繁叶茂。目前的状况是朝政大权都跑到外戚手上,怎么能保证汉室社稷长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向

所以,刘向一辈子就像个期期艾艾的祥林嫂:

“向自见得信于上,故常显讼宗室,讥刺王氏及在位大臣;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

见到皇帝就叨咕,要让宗室强大,要遏制外戚以及外戚周边的士族,每次都把自己感动够呛,一把心酸一把泪。结果呢,汉成帝多次感叹,每每赞同,“然终不能用也”!高度赞同,隆重挂起,浪费了刘向的一片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