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世态炎凉”“人情薄如纸”,我最初不是这么认为,总感觉事在人为,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可是昨天我们村里的一桩丧事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世的是一位七十五岁的老头,原本老人是有一儿一女的,但是儿子八岁时去河里洗澡,不幸溺亡。所以老人只有一个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并成了家。在我们农村这样的家庭因为没有男丁继承香火,女儿嫁人成为外姓人,所以往往被人们称为“绝户”。

五年前老伴因病去世,闺女一家风尘仆仆的赶来,在村里老少爷们的帮助下,把老母亲风光大葬。考虑到老父亲年事已高,一个人生活确实让人放心不下,于是就和父亲商量,一起回了女儿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老人下楼遛弯的时候,突发脑溢血人瘫在小区路边的连椅上,再也没有醒来。关于老人的丧事,女儿两口子意见也不一致,丈夫和儿子觉得老家也没什么亲戚了,倒不如在本地买块墓地,把老人葬在这里算了,以后还方便祭拜。女儿坚持葬在老家,她说那里还有她的母亲。要把父亲和母亲葬在一起。再说了人家都说叶落归根,去世了还是要埋在故乡的土地上。

就这样在女儿的坚持下,一家三口带着亡父的骨灰来到了老家。在女儿的心里一直这样认为,父亲的葬礼肯定有许多的乡里乡亲过来帮忙,就像母亲去世时那样。因为父亲生前就是这样一个热心人,不算谁家有伤亡喜事,他都会一次不落的把街礼奉上,就算住女儿家的这几年,除非不知道,知道了也一定会让女儿把礼金转给人家,有时她闺女就说你那么大岁数了,又离家那么远,随这礼有什么用?不都是打水漂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父亲就意味深长的对闺女说。妮,你不懂,等我百年之后你不会受难为……。如今女儿回味起这句话,好像明白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老家傻眼了,俨然成为一片废墟,老家拆迁了。女儿赶紧打电话给当年主持红白事的三大爷。电话接通后,女儿把情况说了一下,三大爷就火急火燎的来到了老家的废墟上,他告诉她们一家三口,说老家拆迁了,新楼还没盖上,全村老少爷们都分散租住在其他村里,别说他们这事,就是村里谁家有白事,现在都很难找齐人了,女儿就央求三叔帮忙联系几个人,她说父亲在世时,这种事情他没少帮过忙,他们知道了不会不来的。

三叔有些为难,但还是打了不少电话,结果只有五六个和父亲年龄差不多的老人来了,手里拿着一刀火纸,干哭了几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叔说看来别人是来不了了。要不这样你看看家里还有什么亲戚,打电话通知一下,既然人不多咱们也不再耽搁了,早点让俺老哥哥找嫂子团聚去吧。女儿算了算也没什么亲戚了,只有父亲这边的三家老亲,电话打过去,得到的回复几乎一样。“有事,过不来”。

三叔一看,气的骂娘,但没办法,那也得把逝者安葬了呀。但是墓穴谁挖?棺木谁抬呀?总不能让这五六个老人去干吧?不过好在三叔人脉广,以前认识一支盖民房的建筑队,于是就打电话给这个建筑队的头头,借几个人。头头听说是挖坑抬棺,嫌不吉利,不想干。女儿说我们给钱,最后商定,对方来五个人,让她们出五千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响器,没有纸活,甚至没有哭声,前面是花钱雇的五个人和主持葬礼的三叔,中间是女儿的一家三口,后面是那五六个步履蹒跚的老人,简单而又凄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老人有儿子,或者女儿是儿子的话,葬礼还会那么冷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