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是工业皇冠上的宝石,它包含了空气动力学、电子、动力、材料等一系列顶尖科技,技术水平的高低、性能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斗的走向,但空中作战史却是观念、体制、作战样式、训练模式的创造史,新型武器或多或少给作战样式带来冲击,从最初的生疏与敬畏,到完美地展现武器的最佳性能,这是许多部队必须经历的过程,当面临技术革命带来的冲击时,一支军队如何积极主动接纳、认识到学会使用再到娴熟运用,这代表着智慧的体现,

一:中距空战的空白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空军60年的发展中,经常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有什么装备打什么仗,在50-60年代是苏联转让什么型号,中国空军就装备什么型号,于是仿制的歼-6成为空军随后20年的中流砥柱,初步建立了基本技术和工业体系,开始按照要求发展作战体系飞机,较成功的设计的是强-5攻击机,而战斗机的发展则历经波折,歼-6/7战斗机在70年代已经是落后于时代的战斗机,体积小、火力弱和设备简单,采用空中“人民战争”的方式将敌人淹没在机海中方法并不等于战斗力,1969~1979越战和中东空战促进了中国空军完善现代化战斗机机载设备和武器的思想发展,歼-8战斗机,歼-9战斗机、歼-11战斗机研制项目都被要求安装有雷达和导弹以全天候作战,歼-11是全天候格斗战斗机,歼-8是技术相对简单的歼-7放大型,对抗目标是F-104战斗机和F-105战斗轰炸机,并且具备与更先进的F-4“鬼怪”I战斗机进行中距对抗的能力,也较适合中国航空工业科研生产的能力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9战斗机则是以对抗M2(2马赫)速度B-1A和图-22M为目标的防空战斗机,拦截高速轰炸机必须保证战斗机飞行速度比高速轰炸机高20%才能够有效占位,也就是歼-9战斗机需要至少M2.5的拦截速度,苏联和美国先后开始的XF-107战斗机、米格-25战斗机和XF-12高速战斗机项目都是同样要求,对中国空军来说发展高速拦截机拦截B-1A和图-22M是非常必要的,在60~70年代全面核战争威胁下,防御轰炸机更是重中之重,空军不停改变技术指标,就是为了达到抗衡预期中高空飞行速度超过M2的轰炸机,只是超越了当时航空工业科研生产的能力范围,“高”的搞不出来,而“低”的标准又太低。十年奋斗还是无奈的“歼-6万岁”,当然,这个时代的超视距空空导弹也不怎么样,越南战争中的美军AIM-7“麻雀”中程空空导弹在空战中命中概率只有9%,而且视距外攻击的战例却寥寥无几,美军原先超视距打击因为敌我识别系统缺陷严重制约了超视距空战,AIM-7“麻雀”实际只在目视近距格斗中才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0年代后期,中国空军主力装备仍然是落后的歼-6战斗机,强化了雷达火控和全天候能力的歼-7II战斗机和歼-8II战斗机虽然暂时缓解了装备上的更新压力,但仍然没有任何中距空战能力。于是开始考虑到引进西方新型战斗机,如引进“鹞”式战斗机、“幻影2000战斗机、F-15战斗机和F16战斗机,连歼轰-7也准备用引进的“狂风”战斗机替代,不过引进计划先后失败,“幻影”2000战斗机则因为太贵也难以引进,引进整机难度太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引进技术则比较顺利,通过特殊渠道得到了苏联米格-21战斗机和米格-23战斗机的实物,并且利用西方引进的航电和武器对现役装备进行改进,这个阶段中国航空工业大量吸收了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得到了综合航电、脉冲多普勒雷达和先进中距导弹武器的技术,航空材料、工艺和机载成品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这一务实做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直接促成了第三代全天候全空域战斗机“十号工程”和配套项目,中国空军装备体系中挣扎二十年的中距空战终于有了突破,但战术体系虽有触动,可在基础上并没有出现变化。

二:被耻笑的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湾战争美国航空兵的中距空战已经开始成熟,让中国认识到了自身的局限性,传统的航空兵装备和使用思想开始调整,战术思想也开始由近距格斗向中距空战的方向发展,苏-27战斗机的引进不但使中国空军比计划中早十年得到了中距空战的装备空白,附带的材料、工艺和动力系统也促进了歼-10战斗机的研制进度,引进苏-27对中国航空兵80年代确定的战斗机思想造成了冲击,随后引进的苏-30MKK战斗机更填补了多用途战斗机的装备空白,由苏-27SK/歼-11、苏-30MKK和歼-10战斗机共同组成的作战体系,保证了中国空军在在主战装备性能上已经与周边国家不相伯仲,但苏-27战斗机的实际装备规模到2000年的近十年里实际装备量还不足百架,年均不到十架的装备速度还不足装备整个空军,九十年代,歼7战机依然是空军的主力装备,提高歼7战机部队的中距空战水平也提到日程上,毕竟这些歼7战机飞行员最终还会去驾驶苏-27,歼10战斗机的,不能人等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的北剑98演习,济南军区调派18架歼-7战斗机担任以蓝军角色,红军则是一支被评比为尖子部队的精英大队,一场对等兵力,同机种对抗,就在浙江上空展开,蓝红双方捉对厮杀,完全的一对一的刺刀见红战斗,上演一场二战似的空中大混战,36架战机在一个狭小空域里翻滚打转,不管是蓝军还是红军,先打再说,全部杀红了眼,反正看到出现在前方的就是敌机,两边都想着要占便宜,谁都不想被对手拍了照片当战功,这是一场乌龙空战,所有参战人员都忘了这一场有计划的视距外作战演习,地面上的管制人员把飞行轨迹全录下来,然后在第二天一早,就在基地里当着所有参演飞行员的眼前,用电视播放出来狠批,这是解放军真正第一次执行中距空战演习,结果搞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八月,美国第7舰队的F-18战斗机飞行员一行7人前往浙江路桥基地观摩,4架歼7战斗机与2架苏-27战斗机进行中距空战对抗,当双方接近到40海里时,地面管制员对歼7领队下达敌机发射远距导弹信号,这时在场观摩的美军飞行员都不约而同的低头看手表,4架歼7战机立刻下降高度增加速度,歼-7战斗机有个优点,那就是在接近音速时特别灵活,随便一拉就7个G,一下就超过音速,当码表的指针1到20秒时一起向左做大G转弯,5秒钟后又一起向右做一个大G转弯,地面上的美军完全被这种新战术给搞糊涂了。在检讨会中,美军飞行员起身询问这种新战术,一个中校说:“你们那场表演做得不错,但与事实相差太远,那应该不是你们的真战术吧!大家都是飞行员,不要骗我们.”,其实这套对抗敌人远距导弹的战术,都是在没有实际武器系统数据的假想情况下,飞行员蒙着头起讨论出来的,认为躲过敌军打过来的远距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空军举行建军以来第一次自由空战对抗演练,特别邀请美国与俄罗斯的空军高级将领参与观摩,演练以苏-27战斗机部队在一次未知条件下紧急机动移防,该师一套指挥班子在某防区组织海上拦截课目训练后,师部按上级要求立即出动另一套指挥班子,将空地勤部队结合,指挥部队跨越7个省区,实现了“当日到达、当日战区试航、当日升空担负任务”的要求。美、俄两国的空军高层前往第一线机动指挥所,美俄两国将领在指挥车里观赏着实时雷达轨迹,看到红、蓝双方战机分别由地面管制带领,进入战术占位,在距离愈来愈近时,就进入空中机动操作,缠斗相当激烈。但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俄国将领很不客气提出了要收听刚才空中演练的全程录音,而美国将领也顺水推舟的表示同意,原来,双方在空中对抗的机队彼此可以在无线电中对话,俄国将领笑笑走开,一位美国将领的随从参谋,则用相当标准的普通话说:我们敢来,就是因为我们听得懂普通话。他还半讽刺的说:中国人了不起,可以用勇气来赢得战斗,

三:学习的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27战斗机和当时中国空军思想有30年的跨度,在装备使用、维护保障和作战体系上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将苏-27战斗机融合到国内航空作战体系成为当时的首要任务。在真正实现体系融合前,增加装备数量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苏-27战斗机在当时中国空军的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中难以发挥作用,换言之就是当时的中国空军根本不会使用这么先进的战斗机。Su-27战斗机的飞行员报告中愤慨的写道:大家明知现代化作战是整体协同战斗,但在整个演习过程中,还是各玩各的一套,空军出动,海军就看热闹。海军出动,空军就演样板戏。反正只要海上的目标打掉、炸掉,演习就成功了。但是我们现在才知道,这一场演习,人家美国人都把我们当笑话看。我们从头到尾都被人锁住,随时会被敌人的导弹打掉,这样下去,哪一天真要跟美国人打,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现实,痛定思痛,来自基层飞行员的声音首次被领导阶层所接受。解放军公开检讨如何建立新一代空军战斗力,低头学习新战术,为了要全力换装新一代战机与战术,成立尖子部队,专门训练“新战略、打新战术、斗新战法”的种子教官。这一批教官,多数都曾前往美国、俄罗斯、乌克兰、以色列及马来西亚,实际参与各项空战演习,也实际学习视距外作战的射击任务。苏-27战斗机成为了掌握中距空战的学校,目标是完成“能用→会用→用好”的跨越,老老实实的学习掌握苏-27SK/UBK战斗机,从基础上掌握苏-27SK战斗机的精髓,然后再创新,经过整整一年的检讨与战术研究,2001年的华北空军对抗演练中,苏-27战斗机第一次使用计算机模拟发射视距外的空空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美国及俄罗斯方面,对于视距外空战的战术,显然都留了一手。解放军对于视距外空战只有理论,没有任何发射参数可以参考。例如视距外飞弹的射击,就是一个无法精确计算的参数。执行视距外空战,在发射导弹后,就立即要进行激烈的机动操作,解放军一直都无法将发射后的飞行动作与闪躲动作做结合,因为这是一连串需要精密计算的飞行,不是随便拉出大G转弯就算及格的动作。许多技术瓶颈仍然没有办法用地面上的装备来计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操作步骤之所以特别重要,也特别危险,因为对方有可能也对我方进行视距外导弹的攻击!所以在完成导弹发射后,只要是属于「射后不理」的导弹,战机就要立刻做闪避敌人导弹的动作,这个动作不是很粗率的做大G转弯,而是要看自己在战术编队中的位置来操作,在闪避的过程中,还要建立下一波攻击的空战能量,整个飞行轨迹都需要严密计算及严格苦练。偏偏美国及俄罗斯都不愿传授这种战术,解放军的新式战术都要靠自己一点一滴的经验累积,再一次筹备一次视距外作战的空战演习,直到2008年,经过蜕变后的空军终于可以带着中距空空导弹上战场了。

四: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中国空军装备的歼-10战斗机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和系列化生产,引进生产的歼-11战斗机也实现国产化,歼20战斗机也已经成为真正的大国利器,中距空空导弹已经成为这些战机的主力武器,未来空中作战,预警机作为预警探测和空中指控能力的重要手段,依靠信息系统融合一体、精确释能、协同合力实现中距空空导弹齐射,彻底摆脱了只能空中拼刺刀的窘境。其实,中国空军和美国空军,,中国海军和美国海军的发展轨迹相当相似,都是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唯独中国陆军和美国陆军不同。

小知识,下面是F-15战斗机的中距空战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