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有幸与松竹为邻,不耻与桃李同开,迎春花带雪冲寒,最先点缀春色。

刘禹锡以桃花讽权贵二度遭贬,白居易代花邀友,独钟情不与桃李为伍的迎春花,可见,他与刘禹锡是同频的。

诗言志,词抒情,文以载道。白居易写过许多借物抒怀的诗作,下面这四首代表四时的七绝,也寄寓了他的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
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唐 白居易《戏题新栽蔷薇(时尉盩厔)》

赏析

把你从野外带回,栽种在官舍的庭院里,千万不要因为换了地方而憔悴,这里和野外一样春光烂漫。

我孤身一人,年近四十还未娶妻,未免有些寂寞,待你开花的时候,就将你看做夫人,彼此相伴。

这是一首游戏之作,白居易任职周至县尉时,公事之余,喜欢寄情山水,偶然从野外带回一株蔷薇。

彼时,白居易35岁,因为母亲反对,他与湘灵的爱情难以修成正果,可是,他也迟迟没有娶妻成家。

但是,相比于个人生活的不如意,白居易更在意的事情,还是自己的仕途,和达则兼济天下的壮志。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想大有作为,可彼时的现状和环境却令其失望。

尽管“托根非其所”,他还是兢兢业业地在其位谋其职,处理案件,深入田间地头,为百姓谋福祉。

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所以,诗的前两句既是对蔷薇的期望,也是对自己的勉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
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于野水中。——唐 白居易《阶下莲》

赏析

荷塘里,田田的荷叶随风舞动,水中的月影一会被遮住,一会又露出来,与洒落在石阶上的月光相映成趣。

荷花盛开,清风拂过,荷香四溢,飘入帘中,这样高洁美丽的荷花种在天池中,总胜过开在寻常的水域中。

元和十年(815年),因为直言敢谏,白居易得罪权宦,以越职言事罪贬为江州司马,这一年,他44岁。

散员足庇身,薄俸可养家”,白居易在江州虽然不能签署公事,但不缺吃穿用度,其忧愁来自含冤遭贬。

到江州的第二年,他在庐山筑起一座草堂,开始“吏隐”,思想也由“兼济天下”,转变为“独善其身”。

虽然他在不断地调整自己,进行自我疗愈,但是,这巨大的人生落差,和才不得用,还是让他心有戚戚。

这首《阶下莲》就作于这个时期,此诗借物抒怀,野水喻江州,天池比朝廷,从而表达自己的才不得用。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是白居易的是个理念,而《阶下莲》就正好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舞场,白头翁入少年场。——唐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赏析

重阳节,满园菊花绽放,大多数菊花的颜色都是金黄色的,只有一朵雪白的菊花盛开在丛菊中。

那朵白菊花,就好比今天宴会中这位须发尽白的老翁,一不小心走进了少年人歌舞聚会的地方。

这是大和九年(835年)的重阳节,彼时白居易63岁,虽然已经进入花甲之年,但犹有少年心。

彼时白居易分司东都,与刘禹锡、裴度等一众好友诗酒唱和,寄情山水,过着闲适的晚年生活。

重阳节与友人饮酒赏菊,见园中白菊花盛开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和刘禹锡的旷达一样,经历了诸般坎坷,白居易亦是越活越通透,体现在诗中,就是岁月静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唐 白居易《酬刘和州戏赠》

赏析

我在池边在下七株梅树,待到花开的时候,再来检查它的生长情况。

不要惧怕长洲苑上那些桃李花的嫉妒,你今年就好好地为我绽放吧。

彼时,刘禹锡任和州刺史,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所以称其为刘和州。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白居易为皇帝拣选贡橘,游览长洲苑。

看到长洲苑桃李花,想到刘禹锡因为作诗讽刺玄都观桃花遭贬之事。

又想到自己与友人屡次遭到权宦小人的排挤和构陷,不由心生戚戚。

遂模仿屈原《离骚》诗意,写下这首《酬刘和州戏赠》,寄托情怀。

岂无后开花,念此先开好”,群芳争艳,诗人独喜欢先开的梅花。

梅花傲雪凌霜,熬过漫长的冬天,腊尽春回,早早地绽放迎接春天。

诗人爱憎分明,以桃李喻小人,以梅花比君子,故独喜梅花之高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记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白居易赞美迎春花的不同俗流,就如他欣赏刘禹锡的起群拔俗。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刘禹锡鄙夷桃李只能在春天绽放,比不上杨柳枝叶的郁郁葱葱。

同频共振,因为嫉恶仇、刚介耿直的个性,刘禹锡与白居易结为惺惺相惜的挚友,谱写一段友谊的佳话。

以上分享的四首小诗,分别写于人生的不同阶段,但无论境遇如何,都不改白居易的通透旷达,这样的人生态度,永远值得世人学习。

参考文献

《新唐书 白居易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