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随着夏季来临,高温天气日渐增多,我市各建筑工地进入“补水时间”,积极采取科学合理措施开展防暑工作,有条不紊开展施工作业,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干渠改线工程施工人员在补水。

6月17日上午10时30分,记者在那大镇兆南熙园北区项目工地看到,各户外施工班组人员暂停手中的工作,来到阴凉处饮用凉茶,领取藿香正气液等防暑药品,提前进入午休时间。此外,在该工地各施工楼层,灭火器等设施配备齐全,全力防范炎热天气下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

“针对高温炎热天气,我们调整户外施工作业时段,上午作业时间从6时至10时左右,避免阳光直射带来的炎热,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紧锣密鼓推动项目建设,确保项目28号、29号楼明年2月份顺利交房。”兆南熙园北区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那大镇京艺源小区项目工地,记者看到多名建筑工人顶着酷暑,头戴安全帽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正在对楼层板面进行钢筋固定、水泥浇筑等施工工作。离施工点位不远处就有一桶冰镇凉茶,随时可供施工人员饮用消暑。同时,施工现场四周还开启水雾喷淋装置,不仅可以抑制工地扬尘,还可以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已进入夏季高温和汛期,且强对流、强降水和大风天气多发,为切实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和防汛工作,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一线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该局发布通知要求各施工单位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作业、休息时间,做好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饮水、饮食卫生和防暑降温、防疫、防中毒等工作,严格控制在高温烈日下从事高空、深基坑等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工作,防止中暑事故发生。

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极端恶劣天气来临前,加强对脚手架、模板支架、深基坑等工程和宿舍、围挡围墙等临时设施的排查和监控,全面做好排涝、加固和防雷击、防大风、防坍塌等安全防范措施。在雷雨、大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影响期间,停止施工作业,切断施工电源,严密监控工地围墙、基坑支护、起重机械设备等安全状况以及现场排水情况,采取相应的防风加固等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围墙倒塌、基坑坍塌、设备倾覆、触电等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切割、电焊等生产作业和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安全管理,及时清理可燃易燃施工杂物,规范建设工地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严禁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施工、装修,自查自纠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覃凯/文 羊文彪/图

编辑:李佳峰 审核:万善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