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与人相处,这是一门大学问。

跟君子如何相处,需要我们思考;跟同行如何相处,需要我们思考;跟小人如何相处,也需要我们思考。跟不同人相处,有不同的相处方式。

跟君子相处,如果我们采用了对待小人的方式,那我们就会得罪君子。跟小人相处,如果我们采用了对待君子的方式,那我们就会被小人拿捏。

目标对象不同,所采取的方式就不一样。所谓“因时而变,因人而变,因地而变”就是这个道理。

与人相处的核心,就是灵活变通。倘若不懂得变通,永远都按照老套路,那只会得罪人多,而称呼人少。

跟小人相处,最高级的智慧,莫过于这8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不理。

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小人会缠上我们?很大一部分原因,跟我们“多管闲事”的品行有关。

尤其是老实人,看到有什么闲事,就会凑过去,丝毫不考虑这里边涉及到多少矛盾和是非。偏偏这矛盾和是非,会让人惹祸上身。

在职场中,有两个同事在闹矛盾。老实人多事,就凑了上去,希望化干戈为玉帛。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将矛头指向老实人。

老实人的出现,恰恰转移了他们的主要矛盾,注定老实人会成为他们针对的目标。这,就是“多管闲事”的必然下场。

人在江湖,跟我们无关的闲事,一件都不要去管。哪怕别人有什么矛盾,那都是别人自己的事,我们选择“尊重、理解、不理会”就可以了。

别忘了,管了是非事,便成是非人。是非就像是泥潭,一旦我们身陷其中,就很难挣脱了。可见,少管闲事,不理是非,才是上上之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少言。

有这样一句名言:我们要花两年的时间学说话,却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学闭嘴。

学说话,是为了沟通。而学闭嘴,既是为了沟通,也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是,闭嘴比说话更难。并非每个人,都能主动闭上嘴巴。

遇到某个有点好感的朋友,你大概率就会跟他掏心掏肺,将什么话都说出来。这个时候,就会出问题。掏心掏肺的结果,不过是被人趁虚而入罢了。

所谓“为人只说三分话,不敢全抛一片心”就是这个道理。说三分真话表达自己的礼貌,就足够了。至于说剩下的七分真话,不妨烂在心底。

说多,往往就会错多。本来你没有得罪小人的想法,可就是因为你说话太多,某些话刺中了小人的内心,那小人就会跟你不死不休。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在江湖,该沉默的时候,尽量要沉默,既是为了尊重别人,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城府,更是为了明哲保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神秘。

上文谈到,与其说多错多,不如保持沉默。沉默的人,看起来城府都比较深。城府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三个字,神秘感。

对于神秘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白天走山间小路,你不会有任何的担忧,因为你看得清周边的环境。反之,晚上走山间小路,你就会担忧了,因为你看不清周边的环境。

人,都会对“看不清”的一切人与事,秉持敬畏的心理。而对“看得清”的一切人与事,丝毫不尊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小人精明,当他能轻易看透你,那他就会认为你没本事,是个软柿子,注定他们会来拿捏你。

当他看不透你,那他就会认为你不是善茬,也就投鼠忌器,而不敢轻易拿捏你。有可能,小人还会尊重你,给你台阶和面子。

保持神秘感,不要透露自己的底细,让别人猜不透,也看不透,相信我们跟小人,就能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立威。

有人提出过一个观点:小人畏威而不怀德。

意思是,小人畏惧威严,却丝毫不会记得别人的好。你谦卑礼让对待他,他就会得寸进尺,咄咄相逼。你硬气威严对待他,他就会往后退,不敢逾越雷池半步。

为什么小人会有这样的品性?其实,不仅小人有这样的品性,就连我们自己,也会有这样的品性。因为“欺软怕硬,趋利避害”是生物的天性

在单位里边,你特别好说话,也助人为乐,那小人就会拿你来薅羊毛,把你当成工具人来使唤。到头来,你只能成为小人欺负的对象。

反之,你不好说话,也不会主动助人为乐,甚至比较记仇,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小人躲你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会欺负你呢?

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严,如何让小人尊重我们?这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能立威,自然处境安稳。而无法立威,往往会被人分食,成为别人的盘中餐。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