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作为延安市文化新地标的“延安博物馆”正式对外开馆。该博物馆投资约10亿元、耗时6年建成,地处延安新区中轴线,占地124亩,

红色故土迎来博物馆“开业”,本来是件备受关注的重大盛事,最近却因馆名题字5字错5字,正确率高达0%,引发网友热议,令人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牌匾,错误根源在于选用电脑字体“华康新篆体”。所谓“新篆体”,主打一个创新,却严重背离了汉字渊源和审美,也谈不上正确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脑篆书字体系列

不单网友和书法群体,连著名文博专家陈根远发表了批评意见。大家普遍认为这种电脑印刷体的选用忽视了书法的准确与传统,从而引起了书法界对博物馆牌匾题字问题的广泛讨论。

争议:牌匾的字错了吗?
延安博物馆的牌匾题字问题上,来自陕西文化艺术品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专家、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教授指出,这种字体几乎全错,主要是因为它没有保证篆书的流传渊源、没有正统性,自然不是准确的。

我们再查阅“书法字典”,全面进行对比求证显示,“延安博物馆”的牌匾篆书,5字确实错了5字,100%全错误,没有一个字是符合规范的,就算跳出汉字规范,这样不伦不类、结构失调的汉字审美,也是很拉胯,经不起推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字与书法字典对比

真是草率!所谓华康新篆体,简直就是电脑字体的悲哀,从“出厂”开始,就是一个奇葩的存在。而延安博物馆,竟然完美错过正确的写法,做出了最错误的选择,不仅损害了博物馆的文化形象,也反映出领导团队在对待传统书法文化方面缺乏敬畏之心,实在是对不起陕西这片高古浑厚的土壤。

社会大众、网友、书法界等专家对此表示失望,普遍认为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大众窗口,文字标识正确性是重中之重,必须确保无误,否则就是对群众的极大误导。

专家建议,除了调查此次事件外,应加强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书法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从根本上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 建议:正确的字法很重要

在文化和艺术的广阔领域中,正确的书法字法不仅是对传统的一种尊重,也是公共场所展示其文化底蕴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作为中国各地重要文化展览场所,所采用标准且美观的书法字体,都是对其承载的文化价值的体现,同时也能增强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

这些文化机构责任重大,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决定了必须接受大众对其文化属性的监督,进而才能确保它们能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公众,传承并发扬祖国各地的文化遗产。

专家建议:集古字是个好办法

电脑简体篆书属于一种没有逻辑性的“创新体”,放在现代广告设计中,错误不明显,但是在文化场所中,它的未遵循传统篆书规范的问题、审美简陋而粗浅、对大众的误导因素等,都是弊大于利,对汉字文化的传承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采用传统权威古代碑帖作为来源,进行集字,制作牌匾,不仅能够提升牌匾的文化价值,还能确保美观性、正确性、本地化,都得到充分的保证。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