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是四大名著《水浒传》中非常精彩的一个桥段。从杨志受托押送生辰纲,到东溪村七星聚义谋划劫夺,再到六月初四黄泥岗麻翻杨志得宝而回,情节连贯生动,人物形象鲜活。

凭着细腻的描写和紧凑的情节,《智取生辰纲》被部编版语文初中九年级上册选中,成为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内容。

押运生辰纲的杨志无疑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这位大刀杨继业的五世孙,一心想做一个好官,上阵杀敌,为国报效,但是几番阴差阳错,被刺配大名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好,杨志受到大名府留守司梁世杰的青睐,获得押送生辰纲,进而可以接触太师蔡京的好差使。

命乖运蹇的是,这一次杨志又栽了个跟头,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一文不剩。杨志显然无法为生辰纲的丢失负责,不得不落草二龙山。

那么,杨志押送的这十万贯生辰纲,放在今天大约值多少钱呢?

青面兽杨志丢失十万生辰纲

很多人都知道,杨志在黄泥岗被劫走的,是北京大名府留守司梁世杰送给他岳父老泰山蔡京的生日贺礼。在《水浒传》中,这批贺礼被称为生辰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著中,杨志刚刚出场的时候,在梁山脚下与林冲械斗。王伦制止械斗后,请杨志上梁山歇脚。杨志回顾往事,说他是因为丢失了花石纲,畏罪潜逃,逢天下大赦,才又重新打起做官的主意。

先是花石纲,后是生辰纲,两个名词里面都有一个“纲”字,这个“纲”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在《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纲”的第二条解释是“唐、宋时期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将运输的货物名称后面加了一个“纲”,就形成了当时对在途货物的称呼

杨志逢天下大赦,回到东京,想要求得一官半职不成。为了凑返回关西老家的路费,杨志当街卖刀,不想遇见了泼皮牛二,激愤之下。将其杀死,被开封府判流配北京大名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名府,杨志受到了大名府留守司梁世杰的礼遇,东郭演武与急先锋索超激战不分上下。杨志被提拔为大名府的副旗牌,对梁世杰感恩戴德,说以死相报也不为过

那梁世杰是北宋太师蔡京的女婿,受到岳父老泰山的提携,担任北京大名府留守司。“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视大名府知府如无物

让梁世杰烦心的是,前一年蔡京做寿,他送去的贺礼就被人劫走。今年,梁世杰早早准备了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能否顺利送到开封蔡京府上,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难题。

恰好,帐下新得了一个曾经中过武举,武艺高强又忠心耿耿的杨志,梁世杰于是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杨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志在明确了责权利后,义无反顾地带领十一名健卒,两名虞侯和一位老都管踏上了送礼之路。不曾想,在黄泥岗,杨智等人被晁盖为首的打劫集团麻翻,从此失去了立足官场的机会

依据《水浒传》情节推算的结果

梁世杰身为北京大名府的留守司,官高爵显,其岳父更是北宋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执蔡京。于公于私,在蔡京过生日的时候,梁世杰都应该备上一份厚礼,送上门去

这一次,梁世杰“使人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京师庆寿”。就是说,梁世杰准备了起码价值十万贯的寿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的“贯”指的是成串的铜钱,一“贯”是一千个铜钱。十万贯就是一亿个铜钱,听起来就是一笔价值很大的数目

但是,宋代时习惯“以七十七当百”。所以,大约那时的一贯钱不是一千个铜钱,而是七百七十个。即使这样,十万贯就是七千七百万个铜钱,数目也不少了。

因为现代人对于铜钱的概念,尤其是宋朝铜钱的概念比较模糊,所以无法直观地意识到这十万贯铜钱究竟价值几何。

了解北宋历史的人知道,宋辽澶渊之盟约定宋朝每年向辽国提供岁币银十万两。当时官方指导价格,一两银兑换一贯铜钱,十万两岁币银,就是铜钱十万贯,和梁世杰送给蔡京的生日贺礼理论上价值等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说来可能还是不够直观,我们可以在《水浒传》中再找一些使用铜钱的例子,让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十万贯的价值。

在智取生辰纲这个桥段里,扮作贩夫走卒的白日鼠白胜挑着两桶酒,来到了黄泥岗。押送生辰纲的军汉问白胜酒的价格,白胜的回答是“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

这里出现了一个非常确切的数字,表明了在《水浒传》的世界里,一桶散装酒的售卖价格。因为原著没有仔细描写桶的大小,酒的多少以及酒的种类,我们只能大致猜测一桶酒在现在值多少钱。

假设一桶酒合现在二十斤重,推测白胜挑的不应该是优质白酒,可能只是一般的私家酿造散装酒。按照人民币五元一斤计算的话,一桶酒的价值大约是人民币一百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读者可能会疑惑,在《水浒传》里,五贯钱可是以千计数的铜板啊,怎么才值人民币一百元呢?为了解释这个疑惑,我们同样需要在原著中寻找更多的例证。

李逵在回家探母的途中,经过两间草屋,遇见一个妇人,“髽髻鬓边插一簇野花,搽一脸胭脂铅粉。李逵放下朴刀,道:‘嫂子,我是过路客人,肚中饥饿,寻不着酒食店。我与你一贯足钱,央你回些酒饭吃。’”

在这段描写里,李逵在郊外寻一顿便饭,花了相当于现在人民币的二十元钱,尽管和李逵的胃口相比似乎有些少,但也大致不离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青智扑擎天柱”一回,燕小乙要店小二拿些茶饭,说“我先与你五贯铜钱,央及你就锅中替我安排些茶饭,临起身一发酬谢你”。可见,那时候,在小馆子吃顿便饭,大约就是现在人民币一百元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