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近日,江苏的中专学生姜萍因为在2024年阿里举办的全球数学竞赛初赛中名列前茅而冲上热搜。

在谈及自己因为兴趣而自学高数的历程时,姜萍表示自己在看完老师推荐的两本国内教材后,又去自学了美国数学学会编撰的《偏微分方程》。

采访一经放出,就在网上引发了一场有关国内教材和国外教材谁更好用的争论,而早就对近年来教培行业乱象心怀不满的家长们也纷纷表达起自己在辅导孩子时的无力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那么,中外教材的差别真的有那么大吗?而姜萍成功的背后又是否说明了中国的教育体系出现了问题吗?

突如其来的“黑马”

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公布了将于6月22日参加决赛的选手名单,其中排在第十二位的姜萍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作为整场竞赛中唯一闯进全球前三十名的女选手,姜萍竟然还是一位来自中专的学生,而排在她左右的,几乎清一色都是来自清北、剑桥、麻省理工等世界知名高校的数学高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巨大的反差感很快就为姜萍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在《人民日报》公众号转载报道后,更是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场激烈讨论。经过媒体和网友的细挖,姜萍此前的经历也被“挖”了出来。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姜萍进入了中专,并不是网友们最初猜测的那样“因为偏科”或者“家里条件不好”。虽然相较于数学的遥遥领先,姜萍的其他成绩比较平均,但她和别人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姜萍所在的淮安地区,中考的满分成绩为780分,而姜萍的中考成绩达到了621分,距离当地的两所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也只有十几分的差距完全可以选择普通高中就读。

涟水虽然曾经是江苏有名的贫困县,但是自古以来就有“教育之乡”的美誉,当地民众对于孩子的教育十分关心,姜萍的家庭虽然并不富裕,但供应姜萍上高中还是不成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姜萍的姐姐已经进入大学就读,姜萍的家庭在最近几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大额开支,并不存在一些人所猜测的家庭突然生变导致孩子只能选择中专。

姜萍的父亲表示,姜萍和姐姐的关系很好,中考出分后的填报志愿,主要还是两个人自己商量的结果,不过涟水中专对于达到普高成绩的学生免除学杂费确实可能对姜萍的选择存在一定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涟水中专,姜萍遇到了王闰秋,她欣喜地发现这位数学老师有着深厚的数学功底,于是主动询问老师自己是否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继续钻研数学。

在王闰秋的指导下,姜萍很快就自学了大学的部分高数内容,并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在王闰秋看来,姜萍已经达到了大学数学专业大三阶段的水平,为了测试她的水平,他带着姜萍参加了阿里的全球数学竞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在数学领域,该项数学赛事的地位并不高,但是由于参赛资格的限制相对较少,正在中专就读的姜萍很顺利地就得到了比赛资格。

中国教材存在的优势与诸多问题

在中国,对于教育自古以来就有“名师出高徒”的思想,很多家长都有着十分浓厚的“名师情怀”、“名校情怀”,甚至为了孩子可以进入“超级中学”而不惜花大价钱去买重点小学或者初中的学区房。

除了学校和名师,有些家长还十分迷信学霸的学习思路和成才经历,甚至甘心为此付出大价钱来学习。就在几年前,高考、中考状元的学习笔记还曾经出现过数十万元的成交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当得知姜萍作为一个中专生却突然在一场全球性质的比赛中获得了初赛12名的好成绩后,很多家长都十分好奇她是通过哪些优质教材自学成才的。

在一次采访中,姜萍回答了家长们的疑问,她表示自己最开始学习的是老师推荐的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随后是谢惠民的《数学分析》,在快速学完了两本书后,姜萍开始自学美国数学学会编撰的《偏微分方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于两本国内教材,《偏微分方程》作为一本英文数学专著竟然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被视作姜萍的最优选择,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这时,一些海外留子也也纷纷表示,不同于现在国内喜欢玩“文字游戏”的辅导资料,美国教材对于章节的分配更加合理、贴近教学进度,可以保障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的“成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中国近年来的教培行业乱象,早就对中国教材市场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现象不满的家长们也开始抒发自己对于国内教材现状的不满,认为国内一本教材要配一堆辅导资料的情况急需整治。

大家对于国产教材如此深恶痛绝,难道说中国在教育资料上真的不如美国吗?中国的国产教材就真的一无是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优质的进口教材往往有一项很明显的优势就是成体系授课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获得充足的“成就感”“这些东西等后面学到就会了”的情况也远远少于国产教材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好教材,很多经过众多学者反复调研参考,最终推敲出的精选教材往往十分严谨专业,虽然对于初学者可能并不友好,但确实是非常不错的工具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毁掉国产教材名声的,是个别学者为了个人私利,不断更改、推新编撰的“新教材”,因为编撰教材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所以他们甚至可能直接丢给自己的学生进行,导致教材中往往存在大量纰漏。

而更严重的,是某些教培机构为了“卖课”,刻意对于教材做出修改,学生在购买初始教材后还需要额外加价购买辅导材料和“私教课”才能得到完整的课程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就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教育行业在这些别有用心者长年累月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需求下教材质量一路下滑,最终导致了很多人因为教材的生搬硬套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勿让“捧杀”变成“伤仲永”

而姜萍的出现,重新让人们意识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这也是江苏教育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的体现,是素质教育对于应试教育体系下“唯成绩论”、“唯学历论”的有力驳斥。

但是,某些网友对于姜萍的过分“吹捧”,和对某些高校不切实际地要求和指责,显然将姜萍置放到了一个不属于她的高度上,如果继续“捧杀”,或许就将是“方仲永”故事的重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有关姜萍的报道下面,总有部分网友认为,清北或者姜萍的“梦中情校”浙大应该对她直接特招入校,甚至认为“晚了就会被海外高校抢走。”

但这样的理由显然没有什么说服力,且不说已经多次被澄清的国内高校特招姜萍的消息均系网友杜撰,难道仅仅因为海外大学抢先录取,姜萍就一定会在功成名就后选择放弃自己的祖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网友给出的理由是姜萍在国内通过正常途径只能选择三所省内大学,但江苏省考试院早就对此做出澄清,表示姜萍并非只有职教高考一条路,中专三年级的学生一直都有正常参加高考和强基计划的权利。

除此之外,虽然阿里达摩院举办的比赛不具备获取各大高校保送名额的资格,但是数学领域内可以获取保送名额的国赛和国际大赛并不算稀少,已经扬名的姜萍想要获取参赛资格并不算一件难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姜萍的未来并非网友们所猜测的“如果没有被特招就是中国教育的重大损失”,她仍旧有很多的机会在之后证明自己并正常地进入高校

反而某些刻意渲染这种气氛的人才是别有用心,在特招竞赛的保送资格规范化之前,不惜重金举办比赛并在赛场上通过不正当手段取胜,进而获取特招名额的事情并非虚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仅仅因为几个月的“刻不容缓”就打碎多年教育改革的成果,只怕会给中国的教育带来更大的损失。

结语

虽然多所大学都澄清了自己不会对姜萍“不拘一格”地进行特招,但他们都表示了欢迎姜萍的报考,可见他们的拒绝并非某些人口中的“扭捏”,反而是对中国多年教育改革的尊重

在这场全球竞赛中,还有另外一位来自上海的初中生位列26名,而在江苏教育改革职普融通的当下,如果可以对姜萍特招,那么这位上海初中生要不要特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从姜萍爆火而再次引发关注的中国教材问题更加值得我们的关注,只有切实改变中国教培行业乱象,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重提升。

参考文献

四川电视台新闻现场——《姜萍可参加普通高考和强基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星新闻——《17岁中专女生姜萍拿下数学竞赛全球第12名!老师拿下125名,竞赛题目曝光》2024-06-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澎湃新闻——《“天才少女”姜萍读中专没上高中因为偏科?村支书和老师回应》2024-06-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