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他继位的时候才6岁,而且还是通过政治博弈才坐上皇位的。顺治帝继位之初由于年龄太小,由多尔衮摄政。多尔衮当了七年的摄政王,在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暴毙,这一样顺治帝也才13岁,还没有很好的理政能力,所以从宗室亲王中挑选了三位德高望重的亲王来辅佐自己,即理政三王,分别是敬谨亲王尼堪、巽亲王满达海和端重亲王博洛。那么他们三人在清初都立下了哪些功劳呢?又都是怎样的结局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敬谨亲王尼堪

尼堪是努尔哈赤嫡长子褚英第三子,出生于明朝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很早就跟随父祖作战,期间也立下过一些战功。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建立大清后,尼堪被封为固山贝子,后参与攻打朝鲜和明朝的战役。

顺治帝继位后,尼堪参加了诸多战役,跟随多尔衮入关,跟随阿济格追杀李自成残部,跟随多铎攻打南明弘光政权,抓获逃到芜湖的明福王朱由崧;跟随豪格攻打四川张献忠。征讨四川回朝后尼堪被封为敬谨郡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堪

顺治六年(1649年),尼堪以定西大将军的身份去山西大同讨伐叛将姜瓖,多次击败叛军。多尔衮亲自赴大同招抚姜瓖,晋封尼堪为敬谨亲王。次年多尔衮去世后,尼堪与满达海、博洛成为理政三王,共同打理六部事务。

顺治十年(1653年),尼堪奉命南下平定孙可望、李定国,战死在衡州,顺治帝赐予谥号“庄”,尼堪也成为清朝对明朝(包括南明)的战争中阵亡级别最高的将领。

2、满达海

满达海是努尔哈赤嫡次子代善第七子,出生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崇德五年(1640年)跟随皇太极围攻锦州,次年被封为辅国公。崇德七年(1642年),满达海跟随郑亲王济尔哈朗攻克了塔山。

顺治元年(1644年),满达海跟随多尔衮入关,当年十月晋封为固山贝子,而后又跟随英亲王阿济格、肃亲王豪格讨伐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治六年(1649年),其父礼亲王代善去世,他的各位哥哥也都去世,所以满达海承袭了其父礼亲王的爵位。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顺治帝亲政,改满达海封号为巽亲王。三月,根据规矩授予诸王分治部务的权利,满达海被受命执掌吏部。

顺治九年(1652年)二月,满达海逝世,年仅30岁,朝廷赐予谥号“简”,其长子常阿岱袭封巽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三月,乾隆帝以巽亲王满达海着有劳绩,赐一等辅国将军爵,世袭罔替,以满达海七世孙福色铿阿袭。

3、博洛

博洛是努尔哈赤第七子饶余郡王阿巴泰的第三子,生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后被封为固山贝子。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关,击破李自成的军队,因功被封为贝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治元年(1644年),博洛随豫亲王多铎南下,破李自成于潼关,并且攻下西安,平定江宁、杭州。顺治三年(1646年),博洛任征南大将军,平定浙江、福建、广东,击败鲁王朱以海,消灭南明隆武政权和绍武政权。顺治六年(1649年),封和硕端重亲王。

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去世后,博洛偕同满达海、尼堪同理六部事务。后来博洛因为各种原因多次被削爵,又恢复爵位。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博洛病逝。死后以依附多尔衮等罪,追削王爵。

小结:

尼堪、满达海、博洛都是努尔哈赤的孙子,也都是顺治帝的堂兄,他们三人在清初都立下了诸多战功,在多尔衮去世后成为理政三王,辅佐顺治帝处理朝政。不过他们三人在顺治九年和顺治十年相继去世,辅政的时间都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