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年来,山东省各级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严惩新型毒品犯罪,高度关注麻精药品及“笑气”案件特点和发案态势,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未成年涉毒品犯罪治理取得良好成效。这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现场。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供图

据了解,2023年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开展以来,山东省各级检察机关办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呈现逐年下降态势,禁毒工作成效显现,但新型合成毒品种类繁多,犯罪手段方式花样不断翻新,其外形、包装又极具迷惑性,取证、鉴定难度大,犯罪形式日趋复杂化、低龄化和非接触化。医疗用麻精药品、依托咪酯和“笑气”等物质流入涉毒渠道等问题,值得高度警惕。

在此情形下,山东各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诉讼主导作用,积极通过提前介入、补充侦查等工作机制,及时、客观、全面收集证据,严把案件事实证据关,依法打击各类涉青少年毒品犯罪案件,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以来,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毒品犯罪10人,占同期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0.13%。

今年,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将“打击整治笑气违法犯罪”列入2024年执法监督重点工作,全省检察机关立足检察工作实际,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笑气”案件涉及到未成年人保护情况,秉持多层级接续治理的理念,形成了“笑气”治理省市县三级多部门联动整治机制,经向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立法修改建议,促成“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笑气’条款”被写入《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把检察监督转化为立法成果。

同时,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数字赋能监督优势,以“笑气”监管多维度治理为切口,积极构建未成年人“笑气”滥用监管融合履职类案监督模型,梳理发现案件线索,融合推进刑事、公益诉讼检察一体履职,并向相关部门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该模型分别获得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三等奖和全省检察机关竞赛二等奖,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编入《数字检察办案实务指引》,并在全国检察机关推广应用。

此外,不断加大禁毒宣传力度,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关口前移、预防为先,结合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充分发挥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作用,运用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学校对学生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正向引导树立“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的观念,普及青少年禁毒知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