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胡赛武装封锁红海之后,巴以冲突的第三轮外溢开始了,以色列对黎巴嫩真主党的全面进攻箭在弦上。本月5日,以色列政府正式决定多征召五万名预备役士兵;6日,以军方宣布,国防军已完成向黎巴嫩真主党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的部署工作;18日,对黎巴嫩发动军事打击的作战计划获得北方司令部的批准,以色列外交部长伊斯雷尔.卡茨表示,全面战争将彻底摧毁真主党并重创黎巴嫩。

同一天,深知按不住以色列的美国派出总统特使霍克斯坦,乘专机紧急飞赴黎巴嫩试图让黎政府出面劝说真主党不要有过激的反应,但收效甚微。就在霍克斯坦抵达中东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19日,真主党警告如果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将对以色列全境进行打击

没人怀疑真主党警告的真实性,因为此前一天,真主党发布了一段近10分钟左右的无人机侦察视频,包括军工企业拉斐尔公司、铁穹火箭弹防空系统的驻扎地、海法港和军舰等保密目标都在该视频中清晰可见。

从当前的情势来看,以军发起全面战争几乎没有任何悬念了,现在就看以色列政府什么时候做出决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问题在于打哈马斯都如此费劲的以色列能干翻真主党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扶持的诸多什叶派武装中,扼守红海要道的胡塞武装拥有最先进的军事技术,而长期在最前沿跟以色列对峙的黎巴嫩真主党则拥有最强悍的战斗力和战争潜力。

历史上,以军和真主党多次交手都吃过大亏,2006年,以色列在亲以民兵南黎巴嫩军的带领下攻入黎巴嫩,在这场仅仅持续了34天的战争中,以军97辆坦克装甲车被真主党摧毁,其中36辆造成伤亡。21日凌晨,真主党突然夜袭南黎巴嫩军占领区,南军迅速溃败,还在占领区前沿作战的以国防军方寸大乱,被迫在十天内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真主党频繁向以色列北部发射火箭弹,许多民众流离失所,搞得政府和军队灰头土脸。

据外交杂志援引伊朗负责指挥协调各什叶派武装的圣城旅官员说法,真主党的兵力约莫有十万人,各类火箭弹超过100万枚,另外还有2500架不同类型的无人机,这些装备足以迅速压倒以色列先进的防空系统并袭击其最大的城市,这还只是硬条件上的优势。

哈马斯活动区域在加沙地带,众所周知,加沙的外围被以色列军队封锁得非常严密,整个加沙城完全就是一座全球最大的露天监狱,因为这个封锁城内的抵抗武装只能挖地道来活动。

而加沙的平民要想获得生活用品和其他东西,主要靠两个途径:一是埃及那边有个叫拉法的关口,二是靠那些隐秘的地下通道。海上通道理论上也能送物资进来,但被以军堵得死死的,能不能送进来,能送多少进来,完全看以色列的心情。

相较之下,真主党不仅在黎巴嫩境内修建了一条远比加沙城庞大且复杂的地下隧道网络,在地理上也更具优势,大家看下面这幅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黎巴嫩的西部是地中海,东部则和叙利亚接壤,再往东分别是伊拉克和什叶派之弧的扛把子伊朗,四国领土完全连成一片进而形成了一条长达1200公里的陆地走廊。真主党所需要的各种战争物资,都可以通过这条什叶派走廊源源不断地送进来。

只要以色列全面进攻黎巴嫩,就等同于跟整个什叶派之弧联盟的直接战争全面打响了,伊朗军队的人员、武器、物资将顺着走廊进入战区。

更关键的是,得益于真主党在黎境内修建的地下通道,什叶派武装甚至还能从地中海对以色列本土发起进攻。届时,以色列必然陷入顾头难顾腚的尴尬局面。

既然没有任何胜算,那以色列为何明知山有虎呢?

因为开启与什叶派之弧的全面战争,把战火烧到本土,正是以色列想要的局面,他们想来一次惊天豪赌:以神为饵拉美国人入局,从而彻底解决周边的安全隐患

从阿萨克洪水行动后的加沙冲突再到引而待发的以黎战争,以色列把美国拉下水的目标自始至终都没变过。以色列诞生于战火中,建国不到三十年打了四次中东战争,而且敌人每次都是冲着灭国去的,所以他们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

九十年代,在美国的推动下,以色列逐渐和一些周边国家达成和平协议并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但以色列愿意和解的前提,是美国在击败苏联后建立起了单级的世界霸权,只要有美国的霸权在,有美军的保护在,以色列就不怕伊斯兰国家往死里搞他,这也是为啥以色列武备松弛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以来,随着白宫的国安政策重回大国竞争的基调,美国从中东收缩力量部署至亚太地区围堵中国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这让国家安全高度依赖美国霸权的以色列,陷入到深深的焦虑中。

美国离开后,谁来保护以色列的安全,成为了当时以色列精英领导层必须回应的答案,但不外乎两种:

第一、趁美国还没有完全离开将其拉下水,一劳永逸地解决周边隐患。

第二、投靠新的大国。

改换门庭这事儿犹太复国集团再熟悉不过了,春江水暖鸭先知,以色列就是那只鸭,多年在国际上左右逢源的经验,使他们对大国兴衰的嗅觉比狗鼻子还灵,不然你以为当初他们从英国船跳到美国船为啥那么丝滑,反正给谁当狗不是狗呢。

前两年,以色列第一大报纸耶路撒冷邮报,刊登了一篇主题为以色列如何在新时代大变局中谋求生存空间的文章:

随着超级大国斗争的影响不断朝中东扩散,本地区的战略力量配比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色列必须重新思考其在中东的国际和区域关系的未来。

简单翻译一下:美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小,以色列不能在一颗歪脖子树上吊死了,而是应该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但问题是把鸡蛋放在谁的篮子里,文章继续说道,中国被看作唯一有可能填补美国空缺并维持中东地区稳定的超级大国,尽管中国是否愿意履行这一角色还远未确定,但以色列仍需要找到方法来更接近中国,加强两国联系。

显而易见,作为以色列最具影响力的报纸,耶路撒冷邮报给以色列政府提供的新安全政策建议是向中国靠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

以色列政府的确也采取了中美两边下注的办法,比如把国内最大的港口海法港新码头租给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运营。美国对此大为光火,五角大楼甚至发出警告,如果中国企业取得了海法港的运营权,以色列海军将无法继续保持与美军第六舰队之间的密切关系

意思再明显不过了,美国在以保护伞为筹码,对以色列进行威胁!

美国这么上火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他们看来,以色列把海法港口的项目交给中国做,不止是单纯的基建目的,还暗含有政治目的。

首先,海法港在当时是美国第六舰队的驻地,美海军舰队在中东收集到的大部分情报都会在此地汇集,并传回国内。有这层军事因素在,以色列还敢把中资企业往里面招,不是给美国找难堪吗?

其次,以色列的地缘情况有点特殊,几乎与中东所有国家为敌的现状,决定了它在陆地上是不安全的,西部狭长的海岸线是该国唯一的外部突破口,这也就意味着港口安全事关以色列的核心利益。

既然是核心利益,一般的国家自然没法轻易染指,而能染指的国家注定不是一般的国家,至少和以色列的关系很不一般。能大规模使用以色列港口的国家以前只有美国,现在多了一个中国,这会在国际政治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色列当局不是不清楚。尽管美国反对的声音很高,但以色列似乎是打定了主意要在这件事上彰显出其并非为美国仆从国的姿态。

白宫曾不止一次向特拉维夫施压,要求以色列政府严格审核与中资企业的合作,但政府非常确信,他们非常坚持不审查中资企业的态度。

——源自以色列国土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非常善解人意,以色列作为美国的小弟,能把事情做成这样子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我们也很理解,但接下来发生的几件事,彻底把以色列推到了中国的对立面。一是情报部门造谣疫情是从中国生化实验室里泄露出去的,随后撬动了整个西方对中国的抹黑;二是在涉疆问题上跟随欧美签署宣言攻击中国;三是议会代表团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窜访台湾。

这三件事后,中国和以色列分道扬镳,而沙特和伊朗在中国的推动下和解也让以色列认识到跳船的可能性没有了,要想保证自己的安全,还得把美国拖下水,于是就有了阿萨克洪水后以色列的疯狂梭哈。

但问题在于,就算美国下场,真的管用吗?

来看一条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讨会和研讨班,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研讨会务虚,研讨班务实。

所有成员不论入班前的职位和身份,来了都是同班同学,大家互相交流下作战经验,然后由我方根据实际过程总结一番,提几个要点,再传授一些新的武功秘籍和心法,中东这场大戏的台子就差不多搭好了。

该怎么唱师傅今天在台下教你,台上就交给各位了。毕竟自己的戏要自己唱,自己的仇要自己报,哥儿几个日后座次怎么排全看这出戏了,别想着浑水摸鱼,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谁唱得卖力大家都看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道师傅为啥能从老大哥那里搞来一整套工业体系吗?

三个字: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