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饿的只能啃树皮,坐在雪堆里瑟瑟发抖,实在扛不住就把门框拆了,烧火……”

1948年12月,20万国民党大军被华野围困,兵困马乏,粮草告急。

当时正好天降一场大雪,所有人都以为围剿国民党的时机已到,可粟裕却突然下令:“把肥猪送到国民党军营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1949年12月,在苏豫皖交界地带,成千上万的百姓推着独轮车走在泥泞的道路上。

有的小推车里装着满满当当的粮食,有的装着妇女们亲手缝制的棉被,棉衣,还有老人杀了一头年猪,把肉拆好,装进小推车里。

他们顶着风雪前行,一直看到前方军营的大门,老百姓们才露出高兴的笑容。

“大家伙,快点儿!解放军就在前面!”

听到领队的老汉一声吆喝,大家伙疲惫的身躯立刻精神十足,老人家推着几十斤的货物健步如飞,没多久大家就赶到军营前。

站岗的解放军哨兵看到老乡们来了,一个人立刻跑着给首长汇报,其他人则热情的迎了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乡们激动的把小推车推到解放军面前,但当解放军要给他们拿钱的时候,老乡们却连连摇头拒绝。

“没有解放军就没有我们的好日子,今年秋天打的粮食多,你们就收下吧!”

哨兵们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华东野战军的副司令粟裕走了出来,他感激的握住老乡们冰冷的手,执意要把钱拿给老乡。

“我们有纪律,老乡们必须要收钱,不然以后我们就不敢收你们的东西了。”

听到粟裕这么说,老乡们终于把钱接了过来,粟裕再次感激的向他们道谢,并且让后勤的战士们赶紧来招待老乡。

如今已经连续下了五六天的雪,由后勤部队押送的粮草根本无法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好有老乡们用小车拉来的粮食,解放军暂时不用为穿衣吃饭发愁。

正好年关将至,粟裕找到负责后勤的同志,了解了粮草库存之后,下令过年前后,每个战士们配给了米和肉,就算打仗也得过好这个年!

听到粟裕的命令,解放军战士们雀跃的欢呼着。

他们喜气洋洋的声音从军营里传了出来,经过一段狭长的战线,正好传到对面国民党阵营的耳中。

救人不成反被围

只听见“啪嗒”一声脆响,杜聿明直接把作战厅的门框掰了下来,李弥冻得浑身发抖从外面走回来,结果看到自己的上级正用打火机把门框点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框不是什么好木头,点火之后烟味弥漫,李弥被呛的睁不开眼,但身体却不由自主的凑到火堆前。

他把刚翻译好的电报递给杜聿明,唉声叹气的说道:“委员长说了天气不好,运输机没办法起飞,让我们再多撑几天。”

一向对蒋介石马首是瞻的杜聿明终于忍无可忍,眼看四周没有外人,直接把电报扔到火堆里烧了,他强忍着怒火压低声音对李弥说道:“校长这是什么话?弟兄们都快饿死了!骑兵的马都杀完了!!”

他越说声音越大,李弥赶紧指着嘴巴提醒他:“委员长的话让人寒心,不过弟兄们的确有些撑不住了。”

他伸手指了指解放军的方向,告诉杜聿明,这些天解放军每天都炖大锅肉,本来香味儿并不明显,可冰天雪地的国民党阵营连口热乎饭都没有,战士们就跑到边境线上去,伸着鼻子闻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这么下去,他们根本无心打仗,解放军都不用派兵,他们自己就投降了。

杜聿明自己也是又冷又饿,窝了一肚子的火,他猛的从火堆边站起来,大步流星找到通讯员,以自己的名义再次向蒋介石发送电报。

看着外面越下越大的雪,杜聿明突然有些后悔,当时不应该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千里奔袭营救黄维兵团。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解放军以华东野战军为主力,在苏豫皖交界地带,与国民党黄维兵团,黄百韬兵团和杜聿明兵团正面对抗。

这场战役刚开始,解放军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敌军无论是兵力部署还是装备都明显更强于解放军。

更何况两黄一杜三个兵团之间完全可以形成犄角之势,万一对华野形成包围,解放军恐怕会陷入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陈毅和粟裕丝毫没有慌乱,他们打算化整为零,分别派部队牵制住三个兵团,并且不断延长战线,让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

只要三个兵团首尾不能呼应,对解放军的威胁会大大降低。

经过一系列的周旋奋战,华野很快黄百韬兵团被直接歼灭。

这件事情震的蒋介石说不出话来,没想到黄百韬兵团竟然不堪一击。

于是他立刻下令让黄,杜兵团紧密配合,双方尽快缩短战线,保存实力。

结果还没等黄维等人有所反应,直接和华东野战军正面开战,结果就是他们也被团团包围,连续多次突围都没有成功。

这下子蒋介石更慌了,他直接给杜聿明下令,让他无论如何也要率领20万大军施以援手,尽快帮兄弟部队摆脱包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聿明刚收到命令就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以他对陈毅和粟裕的了解,只要自己向华野包围圈靠近,对方早就布好了天罗地网等待着自己。

明摆着这就是死路一条,可无论他怎么劝谏,蒋介石都不肯听。

此时的杜聿明对蒋介石还有很深刻的师生情分,他只能硬着头皮带领部队出发。

结果和他预料的一模一样,粟裕直接派重兵将整个兵团包围住。

杜聿明前后三次突围,结果都被粟裕不费吹灰之力的挡了回来。

一时间杜聿明再也没有了力气。

不战而屈人之兵

重重包围之中最艰难的就是后勤补给,杜聿明兵团携带的粮草本来就不多,刚过两天就撑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本来打算向当地百姓求助,可当地百姓听说国民党来了,连家里的房子都不要了,立刻带着财产跑的没影。

结果给国民党剩下了一间又一间空房子。

无奈之下杜聿明只能亲自向蒋介石求助。

当时蒋介石还希望他能尽快突围,所以毫不犹豫的就批准了粮草援助。可是冬日里突然一场大雪,绵延不断下了十几天。

大雪天气,直升机根本没办法起飞,所以蒋介石许诺的空投也就断了。

国民党士兵们立刻陷入了没有粮草的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天下雪本来就冷,战士们还没有饭吃,无法补充体力,原本生龙活虎的人饿的垂头丧气。

为了降低热量消耗,大家干脆围坐在一起一动不动。中间有几天雪稍微停了,又有几家从南京过来的飞机空投粮食。

但国民党飞机在天空上看到解放军阵营之后,生怕我军直接开炮扫射他们,根本没有靠近瞄准就直接把粮食丢了下去。

结果这些粮食大多都被送到了解放军的阵营,偶尔有几包掉到国民党阵营的,士兵们立刻一窝蜂的冲上去。

他们甚至饿到连生米都直接塞进嘴里,一口咽了下去。

可是哪怕拼了命抢到一口粮食,这点东西根本没办法担保。很快让我军战士感到吃惊的事情发生了,大晚上一连多个国民党士兵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将不少战士吓了一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们是谁?干什么的?”

哪曾想,对象自报家门后,居然低声下气的向我军讨口饭吃。

而这一情况,也让粟裕知晓敌方如今的物资情况是多糟糕,但对于此他非但没有阻止,甚至还下令让后勤把国民党空投的粮食还给他们。

听到国民党阵营传来一阵阵吃不饱的哀嚎声,粟裕还让后勤把大肥猪拉到阵线前,让炊事们直接把饭做好。

敌军士兵看到肉之后,连军纪也顾不得,直接冲了过来,粟裕来者不拒,只要想吃都可以来,吃完了也可以留下,也可以回去。

粟裕的这段话立刻传遍了整个敌军的军营,战士们听说之后都跑到解放军这里来找肉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吃了肉之后甚至不愿意回到自己原来的阵营。

粟裕就这样用阳谋,让20万装备精良的士兵自行瓦解。

杜聿明得知此事之后,立刻在12月29日组织士兵发起最后一轮反攻,他知道自己再不反攻的话,恐怕就没有几个士兵了。

不过粟裕料事如神,连杜聿明突围的路线都想好了,最后将杜聿明成功逮捕俘虏。

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解放军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乡们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国民党淮海战役的失败则是倒行逆失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