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撰文 | 文 静

编辑 | 龚 正

位于鸟巢、水立方北边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近来正成为许多公司的跑步团建地。

很多年轻人一改在办公室里的气若游丝,在这个大氧吧又重新活了过来。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跑步,有的人是看领导脸色被动参加,有的会看老板速度来调整跑速。这座号称亚洲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似乎正沦入班味儿之中。

奥森,班味儿浓郁

“连跑个步都能释放班味儿。”

说这句话的是在北京某教育机构做市场的尚云杰。

奥森跑步团建,是尚云杰公司每年雷打不动的项目,已持续多年。一年两次,一次5月,一次11月。每次两圈,全程10公里。每次大概30-40人参加。

尚云杰称自己不是一个热衷于跑步的人,如不是工作安排,压根就不会来奥森。但由于市场部门的工作性质,需要起到公司氛围的带头作用,他不得不做一个“身体上的i人,精神上的e人”,有时心比身体更累。

不过,比起强行利用下班时间或者周六日把员工硬聚在一起推杯换盏,尚云杰说,他还是宁愿选择跑步这种团建形式。

“跑步过程中,大家都是自己跑自己的,可以暂时屏蔽掉各种social。”

尚云杰公司对奥森跑步这件事,并不是当做玩乐,而是搞得有模有样。公司内网专门开设了长跑勋章墙以及排行榜,平时小透明的员工,只要能跑会跑,可能也会被领导看到。

尚云杰对这些倒无所谓,就有一点他很介意。跑步中,会有为了不抢领导风头而将人情世故拉满的同事,比如为领导扫清障碍、主动减速,本是件来放松头脑的事儿,却要想很多。

在公司干了快五年,尚云杰自己倒是早想通了。半天的团建不会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关系,领导还是领导,同事还是同事,最多只可能在下次团建的时候,领导会让跑得快的跟他一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奥森跑步的人群

尚云杰的感受不算孤单。连一些刚入职的职场新人,也会因为撞上公司奥森团建跑步而对人生产生怀疑。

有一位公司实习生就在网上发帖称,刚入职一家大厂没多久就遇到了奥森团建跑步。不仅要帮老板们做各种准备,还要比平时早到2个小时,看管他们的随身物品。

“关键内部有传,跑不下来10公里的员工算不上老板认可的业务骨干。”这让这位社会新人回忆起了几个月前,“我还是一位多么活泼开朗的小姑娘。”

不过不同的岗位,对跑步团建这件事,想法截然不同。

在某豪华车企做公关工作的Alice,她就把在奥森跑步活用到了工作中。

跟各路媒体保持良好关系与沟通一般是公关岗的要求。近几年,Alice所在的部门发现很多媒体老师喜欢跑步,于是也开始组织奥森跑步活动,“希望交流思想、建立友谊和信任。”

跑步每次大概到场三四十人,有些人出差在外不能到场就云打卡,主打一个兴趣圈层交流。

Alice说,奥森跑步重在形式轻松,不比拼成绩,可自由选择线路,活动前会安排专业的热身与拉伸。“公关的工作就在于与大家真诚沟通与共成长,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连接,这是最重要的。”Alice说。

既提供了情绪价值,还能把工作做了,在奥森跨企业搞班味儿跨界传播的不仅这一家车企,还有许多。

奥森跑步,不仅是企业或企业之间的内部活动,有的思维活跃的老板,还会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把这里做成秀场舞台,直接把班味儿拉满。

对奥森跑步最热衷的老板当属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今年5月前,他为了宣传“搜狐视频播主大会”,三刷奥森公园。

奥森公园南园跑一圈下来刚好5公里,而张朝阳的最后一跑以4分58秒刷新了自己的纪录。有网友评,“他当初能这么整搜狐就好了。”

就在前几天,张朝阳还与车圈新网红周鸿祎,在奥森跑步。张朝阳“批评”周:“周鸿祎跑步时的急切态度反映出他的性格,起步过快,忽略了先慢后快的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张朝阳与周鸿祎的奥森跑步

此外,跑步界怎可少了小米雷军,据传他也是跑步30年。2021年3月,在小米新品发布会召开之前,雷军在奥森公园的长椅上与作家许知远进行了一次长谈。

雷军说,“你要是早起,六点半来奥森跑跑步,你会觉得你(每天)的人生多了几个小时。”“跑步能让焦虑的心安静下来,很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雷军与许知远在奥森公园长椅上谈跑步

在大佬带领下,普罗人世间也开始风靡跑步。从各大公司的官方微信号来看,曾在奥森公园组织过跑步的,就有国企、民企、也有大学,涵盖金融、地产、互联网等各领域。

今年以来,就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3月9日团建)、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4月27日团建)、中国中铁(5月27日-31日团建)在奥森跑步。若把时间线拉长,2023年春天,帮雷军管钱的小米财务部也在奥森集体跑了步。

一些活动组织公司也从中看到了商机,纷纷广发广告,希望能抢到这一波商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某活动公司广告

有些人痛恨班味儿,有人则求之不得。网络上还流传着许多奥森跑步传说,比如说有中年失业者在奥森跑步,遇到了大牛,解决了工作。

有网友评,现在整个活儿,没想到又要卷身体,还要卷精神。从企业内部看,奥森跑步可能是一种“废命”活动。站在外部看,它也能成为一种“求职”活动。

奥森,从散班味儿到聚班味儿

奥森公园究竟是怎么一步一步成为公司的团建地的?

先来看看这里的历史。据城市资料记载,奥森公园的前身是北京市朝阳区洼里乡,地广人稀,与现在人声鼎沸的场面截然相反。

这里的兴旺,得益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自2003年起,北京奥森就开始建设重要的配套项目,在奥运会期间,承接了赛艇和皮划艇的比赛。

奥运会后的第一年,奥森公园就对全体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成了遛娃、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这里成为跑步圣地,坊间流传着各自信奉的理由。

首先在一些老板看来,这里地儿好。

在北京,北城被认为属于上风上水,连空气都是香的。在这里搞员工跑步,能给企业经营带来吉利。

据史书记载,这里早先是正黄旗的墓葬区,清朝不少名门大族的家族墓地都选在此处,包括至今还能看到的雍正皇帝姥爷卫武的家族墓地原址。此外还有康熙名将图海、乾隆统一西北将军兆惠等人的家族墓碑也位于此。

后来,考古学家把散落在朝阳各地的石碑墓碑集聚于此,建成了朝阳贞石园,坐落在如今奥森公园南园。

这是古代的选址,如果你站在附近的奥林匹克塔顶俯瞰,你会发现现代设计师们同样在奥森公园上用了许多巧思。

奥森公园与鸟巢之间,由一条“龙形水系”相连,水系汇入奥森公园南门成湖,像一个龙头很讨喜。大众从公园南门进入,视野开阔,可以看到北为山、南为水的设计,也就是“北山南水”,这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能够“长富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奥森南门,北山南水

其次,从民气汇集角度来说,奥森成为团建跑步圣地,不是突然练成的,而是气氛的日积月累。

早在2017年,运动科技平台 Keep 与百度地图发布的一份中国城市研究报告就显示,早在那时,北京奥森就排在了全国十大热门跑步公园榜单榜首。

奥森有三条热门跑步路线——北园跑道、南园跑道,这两条跑道各5公里。如果南北园合跑,则是10.6km。如果围着全园跑4圈正好是一个全程马拉松的距离,对组织跑步团建活动,特别容易计算,基础设施完善。

当然Keep这么“吹捧”奥森,或也与它赞助了奥森公园的跑道有关。时至今日,Keep在奥森跑步发奖牌,光奖牌收入一年就赚几个亿。

而从打工人跑步文化的积累来说,当年的报告显示,晚9点是奥森公园全天跑步人群的流量峰值,基本都是中青年,25-34岁的跑步群体占到了近六成,渐渐在全北京形成了 “上班族爱在这里夜跑”的传说。

可能是打工人的爱好,让各大公司行政部门收录在了眼里,把在这里跑步变成公司团建,就至少有了可操作的民意基础。

第三就是整个奥林匹克社区,除了森林公园外,周围还汇集了众多国家级会展、博物馆、展览馆等重要建筑。

很多公司团建,奥森跑步顶多只占半天,还有的半天多会用来逛逛附近炙手可热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史馆等。

到了夜晚,很多公司会在附近团建聚餐后,顺带参观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塔三件套,或者直接登上奥塔俯瞰整个北京城,享受国都夜景,简直就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安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站在奥林匹克塔上鸟瞰,可以看到很多地标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跑步能花几个钱啊。在当下,这一点比啥都重要。

只略微可惜的是,在行政和人力部门一顿操作下,这里原本是一个散班味儿的地方,变成了一个聚班味儿的地方,森林公园正变成另一个办公室。

打工人的团建,进入4.0不花钱时代

其实,在奥森跑步,不只是团建文化变化,背后也折射出了中国打工人的境遇变化。

关于团建文化何时进入中国,说法五花八门。

远的不谈,80、90后这一代职场中坚人,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波团建可能是2010年前后流行的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这个词,网载来自于1941年的英国,英文名为Outward Bound,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港湾,挑战未知旅程。

可能很多打工人都有印象,作为公司人力资源部主导下的员工向心力提升项目,拓展训练的舞台多设定在近郊。

通常的画面是请来几个肌肉小哥,把大家分成几支队伍,依次进行团队破冰、取队名、绘制旗帜、组队喊口号等,然后以队为单位,参加由简单到难不同级别组成的体能游戏。

人力部门的目标,是希望大家在游戏中能对团队管理、项目管理等有所启发,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用现代年轻人的观点来看,这类带点半封闭色彩的拓展训练堪称“灾难”。它主打一个人群大杂烩,把公司里所有的社恐、社牛、i人、e人全部混杂在一起,强迫演出“内外一条心的和谐画面”,过程中还经常被要求高呼口号,“好、很好、非常好”,这让人畏惧。可能因为这个原因,拓展训练到了现在,体感上少了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拓展训练,80后职场人的青春

第二波可能是2010-2020年间,处于黄金发展期的互联网公司,是这一波享受团建舆论高光的主角,主打一个“团建旅游不差钱”。

实力弱一点的公司近郊游,凑合的公司三亚游,实力雄厚的公司则是出国游。由于互联网公司规模动辄几万人,基本上这个阶段的团建,都以本部门为主,跨部门大型团建少了。

这时,财务部门的经费,以及部门自留的小金库,成为组织活动的关键。通常,许多公司也不会对旅游费用进行全包,而是采用公司出一部分、员工出一部分的形式。

与拓展训练相比,旅游可以说是底层上班族最喜爱的团建形式,离开996的工作环境,在工作日免费游山玩水,发朋友圈都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很多互联网人跳槽,也会把有没有海外旅游作为判断公司实力的依据。

第三波可能是2020年后这几年,赶上疫情,很多公司停止了大人数团建,为了发泄工作压力,年轻打工人的团建趋向小规模化,重在组织简单、轻松、容易实现的娱乐项目。

比如,密室逃脱、狼人杀、剧本杀、甚至围炉煮茶,都成了前几年的流行,当然剧本杀也成了年轻人吐槽最多的团建,甚至一度登上了《吐槽大会》。

“我是没有班上吗?为什么周六日还要拉我看着一沓沓厚厚的资料开会?凶手本还要演绎部门间的各种甩锅,上班下班都是演员。”

第四波可能就是2023年起,进入团建4.0时代。这一代团建主打“没有钱”,很多公司大幅削减团建预算。

于是,爬山、飞盘、跑步这类基本上花不了多少钱的项目,成了团建选择项,主打一个能免费就免费,能简单就简单,能动动身子就动动身子的“小型怡情”。

当然也有公司连这个也没了,很多年轻人也表示理解。

一是年轻人们深信:没有团建就是最好的团建。二是这年头,能有个班上就可以了,你还想要啥?

未来的年轻人终究是越来越原子化的,且越来越重视实际利益。

与其让老板在团建中继续享受高光,众星捧月,嚷嚷着要给员工情绪价值拉满,不如往年轻人卡里多打几百元,来得更加得人心。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