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今天是腊月二十五,王顺发把老伴儿递过来的搪瓷盆放在灶台上,铁锅里的油已经开始翻滚起来了,王顺发用勺子崴起来一个肉团,轻轻的放入滚烫的油花里,瞬间屋里就飘荡出一股肉丸子的香味。

老伴儿李淑兰一边在围裙上擦着手,一边对王顺发说:“炸完了这点丸子准备吃晚饭吧,天快黑了。”

易县的冬天天黑的早,下午五点多天就已经暗了下来,昨天下了一天的雪,老两口今天也没敢出门。

李淑兰的腿脚不太好,虽然才60多岁,因为常年在地里劳作,落下了一身的毛病,背也有点驼了,罗圈腿越来越严重。

王顺发有哮喘病,稍微累着点就喘不过气来,身体还不如老伴儿。

村里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外面传来小孩子的欢叫声,可能是在打雪仗吧。

李淑兰刚要进屋就听到院子门口有人说话,“爸、妈,我回来啦。”

听到声音,老两口同时转头看向院门口,只见一个身穿军大衣的小伙子推开院门走了进来,定睛一看,正是小儿子王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家有三个孩子,老大老二都是女儿,王强是老三,老两口是老来得子,北方农村传统观念还是很严重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算上天垂怜,终于在四十多岁高龄生了个儿子,老王的心里这才算是踏实了。

两个女儿早都嫁出去了,老大丫头嫁去了保定,老二丫头嫁到了石家庄,老三王强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就当了兵,在中俄边界驻守边防,当兵二年多了一直没回来过。

“强子......?”李淑兰有些诧异又有些惊喜的喊道。

“妈,爸,是我强子,我回来看你们来了。”王强放下手里的行李包,冲过来抱住了李淑兰。

王顺发黑黢黢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老伴儿啊,你先带着孩子进屋暖和暖和,我把这几个丸子炸完了就过来。”

“我来帮你炸吧,爸。”王强说着就开始脱大衣。

李淑兰拉着儿子的手臂就往屋里拽,“不用你炸,马上就好了,你进屋去洗个澡,咱们准备吃饭。”

趁着儿子洗澡的空,老两口忙活着做饭,三口人也不用多做,炸了个花生米,炒了个西葫芦,早就炖好的牛肉、排骨热了热,凉拌了个豆腐丝和松花蛋就齐活了。

儿子洗完了澡饭桌已经摆好了,王顺发从炕底下拿出一瓶白酒打开,王强赶紧抢了过去,给父母都倒满杯,然后给自己也倒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起杯对二老说道:“爸妈,两年多没回来了,没机会照顾您二老,儿子不孝,这头一杯我敬爸妈,请多多原谅。”

李淑兰心疼的看着儿子,眼角挂着泪珠,“儿子你受苦了,看你这脸都皴成啥样了”。王顺发双眼微眯看着儿子憨憨地笑着,“来,儿子,一起干一杯!”

李淑兰看儿子喝下酒,赶紧给儿子夹了一块排骨,“快,吃口肉,儿子。”

放下酒杯,王顺发夹起一颗花生米丢进嘴里,“强子,在部队生活怎么样啊,东北那边是不是比咱们这里冷多了?”

“爸,妈,您二老放心吧,现在部队的生活条件好得很,不过那边是真的冷,尤其是巡逻的时候,眉毛胡子上都挂满了霜,鼻涕流出来都能冻住,哈。”

“儿子,这都两年多也没回来过,怎么今天突然跑回来了,是不是能在家过完年啊?”李淑兰渴望的眼神看着王强。

听到这话,王强不好意思的皱了皱眉,然后露出歉意的表情,“妈,我这次回来时因为部队有任务路过保定,连长知道我家在这里,特意给我一天假,让我回来看看爸妈,明天一早我就要赶回去。”

一听儿子说明天一早就要赶回去,李淑兰的眼泪就又涌了出来,“哎呦,怎么这么紧吧啊,不能多待几天,过了年再走吗?”

“人家部队有纪律,能让儿子抽空回来看看就已经是照顾他了,这就不错啦。”王顺发冲着老伴儿嘟囔了一句。

“爸、妈,我们这次有任务,明天一早5点半就来接我出发,没办法,下次回来一定多住几天,好久没吃过妈包的酸菜馅饺子了,下次一定吃个够。’”

说完王强又端起酒杯三人一起碰了下,一口干了下去。

一家三口一边聊天一边喝酒,饭桌边上的煤气炉子弥散着热乎乎暖气,三人的心中也是热乎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喝完酒三人又聊了会天,李淑兰一看都十点半了,赶紧招呼着儿子睡觉去,明天还要早起出门呢。

儿子躺下后,李淑兰又拿出一床厚被子给儿子盖好,掖了掖被角,“睡吧儿子,明天早上妈叫你。”

轻轻的掩上房门,李淑兰拉上王顺发的胳膊走回卧室,郑重的说道:“他爹啊,儿子明天一早就要走,我想给儿子包酸菜馅饺子给他吃,这孩子最爱吃酸菜馅饺子了。”

“哎呦,咱们今年没腌酸菜啊,不行去村里小卖铺去买点?”

“那可不行,他们家的酸菜腌的味道不对付,儿子吃不惯,这样吧,我去村东头老姐家去看看,她们家腌酸菜是我教的,味道差不了。”

“这样啊,那我去借点,回头再还她们。”说完,王顺发拿起大衣就要穿。

李淑兰一把拦住了老伴儿,“还是我去吧,这种事我去合适。”

王顺发想想也是,只得说道:“那这道上有雪路滑,你可要小心点啊。”

穿好衣服,李淑兰拿了个柴火棍拄着,迈着弯曲曲的腿慢慢的走出了院门。

见老伴儿走远了,王顺发扭头回了屋,轻手轻脚的开始和面,和好面看看表都快11点半了,老伴儿已经出去半个多小时了,王顺发有点不放心了,披着大衣就往外走去,刚出院门就看到李淑兰驮着背拄着柴火棍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转角口。

王顺发迎了上去,搀着老伴儿的胳膊,“走慢点,路上没事吧。”

“没事儿。”说完扬了扬手里拎的塑料袋,“借来了,赶紧回去包饺子吧。”

回到屋里头,王顺发把借来的酸菜投了投水,然后拿到菜板上,刚要拿刀剁菜,就被李淑兰把刀夺了过去。

“我来吧,儿子睡觉呢,别吵着他。”说完,把着刀慢慢的切了起来,尽量不发出声音来。

王顺发苦笑了一声,转头去冰箱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猪肉馅放进了搪瓷盆里。

弄好了馅儿,王顺发擀饺子皮,李淑兰包饺子,看着一个个鼓着肚皮一样的饺子整整齐齐的摆满了两个篦帘儿,王顺发抬头看了一下表,半夜三点了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发站起身来,把摆满饺子的篦帘儿端到了灶头上,拿了两头蒜坐在桌子旁。

“砸点蒜泥吧,儿子吃饺子必须有蒜泥才行啊,没蒜泥他吃的少,有蒜泥他着饺子啊就吃不够一样。”说完一边剥蒜一边笑着。

说完没听到老伴儿回应,抬头一看,李淑兰竟然坐在板凳上迷糊着了。

王顺发摇了摇头,剥好了蒜拿到菜板上,用刀背把蒜压碎,然后放进了蒜臼子里,放了点盐,想了想,拿起擦桌布叠成四方块垫在桌子上,用蒜锤儿轻轻的捣了起来。

尽管已经小心翼翼的避免发出声音,可还是有点声音起来,李淑兰听到捣蒜声,抬起头来,“轻点,别吵醒儿子。”

“孩子赶了一天路,估计睡踏实了,放心吧,我小心着呢,你去屋里躺回去吧,这都三点半了,咱们四点多点煮饺子四点半再把孩子叫起来,别耽误了孩子的正事。”

“不睡了,别睡过了耽误了事,我去把锅刷刷准备好了水去”

李淑兰都准备好了看表还不到四点,就拉着王顺发进了屋,然后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皮包来,拉开拉锁从里面取出一叠钱递给了王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