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对于郑伊健,该作何评价?

此前在谈及香港影坛“五大巨头”的时候,有人留下这么一句评论,“不争气的郑伊健”,仅七个字而已,但含义颇丰。

当下香港影坛,大局与版图,已近乎定局。

凡郭、刘、梁、古、甄五人,或单枪匹马、或任择其二,皆可擎起港影大旗,并具备相当程度的商业票房号召力。

说出“不争气的郑伊健”这句话的人,大略上是一种“怒其不争”的态度。

而其实巨头难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视线投向上世纪九十年代。

郑伊健跳出电视剧圈子,开始其歌影双栖路线之时,正是四大天王雄霸乐坛、双周一成在影坛争斗白热化之际。

严格来讲,这算不得什么“好时候”。

所以我们眼见,他非但从未“沾手”过乐坛大奖,甚至除了一个虚无缥缈且稍纵即逝的“第五天王”名号,几乎一无所得。

而在影坛,虽获王晶力捧,却仍徘徊多年不得志。

直到1996年,他凭借“古惑仔”题材系列电影,异军突起,在商业角度而言,似有“破茧成蝶”之兆。

彼时,刘德华坐实“第五巨星”地位,梁朝伟紧随刘德华,郭富城以破千万票房的《浪漫风暴》受到嘉禾电影关注,古天乐则尚在给郑伊健“打下手”,甄子丹尚未找准戏路。

彼时而论,虽不至于比肩“双周一成”,但“影坛新贵”四个字,一定跑不掉。

王晶就尤其看好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始终只是“新贵”。

撇开无可匹敌的双周一成不谈,无论资历、人望还是综合实力,刘德华、梁朝伟郭富城三人,郑伊健无论如何也迈不过去,甚至也“过不了”黎明。

道理很简单。

一时爆红,尚待进一步验证。

刘德华一手影坛、一手乐坛,声威卓著,梁朝伟虽冲击乐坛地位无功,但影坛声誉渐隆,郭富城与黎明则携乐坛巅峰地位和偶像实力,轻易就玩转了影坛。

随便举几个例子,就一望而知。

1996年,刘德华与张国荣合作《新上海滩》,双雄一番,梁朝伟则不但以《重庆森林》的双料影帝一鸣惊人,更一步踏入顶级演技派阵营,郭富城签约嘉禾电影,前途无量,黎明则携《甜蜜蜜》余威,在《真心英雄》中压番银河映像爱将刘青云。

而这五个人,又皆是实打实的偶像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考很快到来。

在签下郭富城,并许之以“第三代功夫巨星”的愿景之后,嘉禾电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双方合作的“头炮”。

与成龙的“功夫”、“喜剧”风格不同,郭富城表现出来的是冷峻、酷帅的形象,故嘉禾高层选定了漫画《风云》,遂买下版权,交予了“最佳拍档”公司来制作,这就是漫改《风云雄霸天下》的由来。

很有趣的是,“最佳拍档”是王晶、文隽和刘伟强三人合作的公司,也恰是“古惑仔”系列电影的制作方,所以又有人说,《风云雄霸天下》是“全古惑仔”阵容。

昔时而论,这部电影在商业票房上,打败了“双周一成”。

所以向来围绕番位和影响力问题,争端不断。

那么,郭、郑二人,谁为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任何问题,都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抹稀泥。

比如我们可以说,这是嘉禾电影、最佳拍档和一众主创的合力,双雄主演的二人,平分秋色,无须争功。

第二种是偏向各自偶像。

比如郭富城拥趸言郭第一,郑伊健拥趸说郑无敌。

第三种,则是理性分析、秉公而论。

那么,无论是番位、剧情还是表演,其实都毫无疑问,一番领衔的郭富城,就是《风云雄霸天下》这部电影的核心。

有人会不满。

作为一个见过诸多言论的影迷,尝试用自己的微薄之识,稍作科普。

比如番位,香港电影的番位概念,通常以海报和片头的演员名字排序为依凭,且符合“横左竖右”的标准,也即横向排列,以左为尊,竖向列名,以右为先。

再论剧情,郭富城持瀑布出场、夜屠无双城、抢婚、闯侠王陵、葬孔慈、后陵独战雄霸及获麒麟臂等重头戏在手,已无须多言。

就表演来讲,二人皆是无可替代之选,但郭富城的亦正亦邪与岳峙渊渟,当然令人印象更为深刻。

以此为鉴,答案自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此一役,新偶像崛起。

撇开番位和地位的争执,郭、郑二人,皆受益匪浅,他们已经隐然,可以与在影坛耕耘多年的刘德华和梁朝伟,分庭抗礼。

而随后的走势,就颇有些戏剧色彩。

郭富城拒接嘉禾电影的诸多工作安排,令公司高层恼怒,故干脆策划了一部“单主角”的特效电影《中华英雄》,由郑伊健单人担纲。

电影投资比《风云雄霸天下》少了一半不止,最终票房则落在两千万层级。

再到千禧年,刘德华、梁朝伟、郭富城和郑伊健四人同时亮相,他们或分或合,分别以《孤男寡女》、《东京攻略》、《阿虎》、《决战紫禁之巅》、《雷霆战警》和《侠骨仁心》,占去该年度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的六席。

双周一成的年代宣告结束,新的格局已成,刘、梁、郭、郑登顶。

次年,他入驻顶级特效大片《蜀山传》,一家独大,领衔包括古天乐、张柏芝、吴京和章子怡等演员阵容,地位、人气皆仍在顶层。

却已是最后的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为何跌落?

有人说,是“双琪夺面”事件的影响,也有人说,他被公司雪藏,而也还有另一个说法,指他为人,并无斗志。

这些言论背后,或皆有其因。

然若从宏观视角去看,大环境的变动,与个人的选择、付出和天赋等因素,关联颇深。

比如有一个巧合的事件,雄霸影坛的双周一成,与雄霸乐坛的四大天王,几乎于同一时期,成为了“过去式”。

这不是偶然。

对娱乐圈众星来讲,新世纪过后,资源的锐减,不可避免。

换句话说,绝大多数演员,或仍有戏可拍,但大制作与常规商业片资源,都开始变得紧俏起来。

刘德华和梁朝伟,非但未受影响,反而以《无间道》再上行一步,并列双骄。

郭富城苦思之下,转而脱离了商业战场,以打磨演技为目标,并旋即以《三岔口》和《父子》连庄影帝,昂然崛起。

郑伊健则似乎依然高产,但作品质素一言难尽。

再不能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伊健可谓天生偶像。

出道仅短短数年,即在香港影坛强势崛起。

奈何花期短暂。

更在香港影坛转头向下之际,既未能如刘德华和梁朝伟般稳住阵脚,也未能如郭富城一般携实力杀出重围,遂逐日式微。

而所谓“不争气”,也只是时代缩影。

宿命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