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季节,是上海的梅雨季。
梅雨季,上海人说是黄梅天,也有写成是“霉雨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梅雨季,真的是落的结棍咯。屋外雨水哒哒滴,屋里厢咯被子铺盖,衣服杂物也都是潮湿的勿得了。黄梅天,丝雨绵绵,雾霭重重,玻璃、柜子、桌上、地上,甚至电器上,凝聚一层湿漉漉的雾气。家中的书籍纸张,都变得拱弯曲折的了。这时候那怕是有洁癖的人家,也会闻到梅雨时节,家中特有的一种霉湿的气息。木门变紧了,声音也不再清脆,就连铁门也被湿气浸泡的不再那么刚强,变得温顺柔和起来。
现在对付这家里的潮湿,还是有点办法的:空调开到“抽湿”档,或是弄个“抽湿机”,日夜不停地开着除湿,但仍是怨声载道地埋怨着。
上海话中,有非常正确地有形容这黄梅天的专用语:“齁势”,意思是形容天气闷热得让人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整个环境都是潮嗒嗒、热烘烘的感觉,加上衣服发霉、食物发霉、到处发霉的情景。如果你是住在一楼,或是你还有个地下室,那更是潮湿的一塌糊涂了!地上是水气,桌上是湿气,弄不好还要滑一跤!真是有无处发泄的不爽。令人“挖塞”(心塞,胸闷,心情郁闷)。
气象台讲,今年是重梅,是入梅早,雨水多,出梅晚。
梅雨季,也真好是杨梅上市的季节,不过迭个杨梅啊也真是生不逢时。还没采摘的杨梅,一落雨,杨梅就失去了甜度,落了一地,变得糊糟糟的了。这梅雨,是不是这杨梅造孽的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梅雨季,并非上海才是,江南一带,每年在这6、7月份,都是进入了这梅雨季了。
这梅雨季,也并非江南一带才有,是东亚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也有这黄梅雨季。
当然,梅雨季也是自故有之。古人墨客中,大有描述江南梅雨季节景象的诗句:
“梅雨时节家家雨,春草池塘处处蛙。”
“乳鸭池塘水浅深,梅熟天气半晴阴。”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
……
从入梅到出梅,大约有三四十天的过程。一待出梅,赶紧翻箱倒柜,衣物霉点斑驳了,家具霉了,书籍纸张霉了……你家的现钞有发霉吗?
而后,待太阳公公露出笑脸,家家户户,晒晒晒!晒去一切霉气,晒走一切霉运!
梅雨季节年年有,上海人抱怨归抱怨,日子还是年年过。
………………………………
2024年6月
作者简介:
*戴培钧,1956年1月出生于上海。机电专业本科学历;
*1972年参加工作,1993年从黄浦区科委辞职,创建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作者曾兼任:黄浦区工商联副主席;黄浦区政协委员、副秘书长;上海市工商联常委;全国工商联理事会理事。
*业余爱好写作,书法,画画;著有长篇小说《商谍》,长篇小说《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及短篇散文等;
*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闵行区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