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好了!他是未来史学界的新希望,这样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我们一定要着重培养!”

这是陕西省师范大学的历史名家李裕民,对西安学霸林嘉文的称赞,这时林嘉文还不到18岁。

但没过多久,林嘉文便留下一封遗书,从高楼上一跃而下,此时距离高考仅只有100多天。

那么,这位天才少年为何要在高考来临之际跳楼自杀?他留下的遗书里究竟写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一样的童年

1998年,林嘉文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母亲是小学教师,父亲在一所著名的律法学校教学,甚至他的外公外婆也都是教育工作者,从小他的家庭氛围就具有浓厚的历史韵味。

尤其是他的母亲,在历史上更是有一定的造诣,林嘉文就是在这样了,耳濡目染之下,从小便对历史特别感兴趣。

有人说,天才的童年总是不一样的,林嘉文便是如此,在很多小朋友还喜欢玩泥巴,看动画片的时候,林嘉文便已经投入到历史的世界当中。

由于,家庭中很多人都是教师,家中的书更是多的装不下,而小小的林嘉文便自己主动踩着凳子去够家里的历史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嘉文的父母很快注意到他特别喜欢看历史书,且他的父母并不崇尚应试教育,也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学习,于是林嘉文的父母为他提供了很多历史资料。

有一次,小小的林嘉文自己在家看起了电视,他的父母还十分惊喜,以为儿子终于做了小朋友喜欢做的事情,结果离近了发现电视上播放的是央视的《百家讲坛》。

而这个讲坛中的老师,大多数都是历史学界的著名学者,他们用通俗的语言和有趣的故事为林嘉文扩展了很多历史上人物的形象与故事,从那以后,林嘉文便多了一个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显成就

在父母的支持下,林嘉文一直沉浸在历史的海洋当中,他的父母也一直在尽自己的力量为他创造优秀的学习环境。

虽然说林嘉文更喜欢历史,但是他的其他学科成绩一点都没有落下,从小到大,林嘉文都是老师和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上了初中以后,其他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历史,而林嘉文已经是一名小小的历史老师了。

历史这门文科,非常枯燥乏味,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而言,也比较晦涩难懂,也就是说想要学好历史,并不是那么简单,如果只单单靠死记硬背,也就只能应付一个考试了,那并不算得上是真正的学好历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嘉文的历史好到哪种程度呢?他们学校当中的历史老师刘文芳,便多次主动请教林嘉文关于历史的知识,并亲切的称呼他为小林老师。

刘老师在为学生们上课的时候,有时候都会多多留意林嘉文的表情,来确定自己讲的历史内容是否与真实历史存在偏颇的情况。

对于历史研究颇深的林嘉文来说,初中所讲述的历史内容非常简单,他也会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历史信息,有时候也会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林嘉文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也会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他时常会将问题和和自己的分析过程,以及自己对历史问题的感悟都记在笔记本上。

经过数十年的累积,林嘉文自己的笔记内容已然有了数十万,而他的父母在读过他的笔记之后发现,林嘉文的见解对于这些历史问题来说确实有一定的思路,便向林嘉文提议,将这些笔记整合修改之后放到出版社出书。

就这样,林嘉文的第一本书《当道家统治中国》正式出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中,林嘉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晦涩枯燥的史学融入贯通,他对于道家思想和政治实践有着独特的见解,将道家思想与汉帝国连接起来,分析正确的思想统治对于国家的影响。

备受关注的天才

天才少年林嘉文一步步走入了大众的视野,也逐渐被更多历史文学著名的学者注意到,这些学者大多数已经到了花甲之年,他们满心期待的看着这个天才少年,期望他能够在历史界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

作为拥有一个天才的西安中学,更是将林嘉文当成了宝贝,给予他很多的支持,在得知林嘉文准备出自己的第二本书的时候,专门为林嘉文安排了一场座谈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12月16日,西安中学举办的座谈会,专门邀请了几位重量级嘉宾到场,分别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二级教授李裕民教授、历史文化副院长曹伟、师资博士后胡耀飞。

这种能和著名历史学家交谈的机会非常少,林嘉文表示非常开心,在会谈中,林嘉文不卑不亢,运用着自己丰厚的学识底蕴,与著名学者相互对答。

座谈会结束之后,到场的几位嘉宾,对这个高二的学生称赞不已,都对他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期待着历史界以后的辉煌。

为了表示对林嘉文学识的肯定,李裕民教授,特意为林嘉文的新书作序。

这也充分肯定了各位教授对林嘉文抱有浓厚的期望,也仿佛看到了中国历史学界的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而倍感欣慰。

正是这次座谈会,让众多媒体记者抓拍到了他的照片,一时间,关于天才少年的信息铺天盖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新书在2016年1月出版,再加上他天才少年的桂冠,林嘉文这个年少的学者声名鹊起。

林嘉文则表示,他对这些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任何兴趣,对他来说,能够专注历史领域,无疑是最大的快乐,出书也仅仅是向大家分享他自己关于历史的感悟,媒体宣传确实有些干扰了自己的生活。

噩耗传来

而就在距离他的新书出版一一个月之后,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了。

2016年2月23日,林嘉文跳楼自杀,伤重不治而亡,年仅18岁。年少成名的他放弃了自己的大好未来,选择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他的家人和老师接受采访,声称林嘉文在跳楼之前的生活与往常没有任何区别,没有任何征兆,他的家人和老师都悲痛万分,他们不愿失去林嘉文。

林嘉文,到底为什么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是害怕高考的压力还是另有隐情呢?

这个原因就藏在他留下的一封遗书中,原来天才少年居然患有抑郁症。

有人说,真正的学者都是孤独的,因为他们对学习越是深入,他们自己站的高度也就越来越高,当父母和周围的人与他所站的高度不匹配的时候,他的认知高度也就到了无人企及的程度。

我国的历史是沉重的,厚重的,历史中饱含着深重的感情,越多的人在研究历史的时候,都会被历史所束缚。那种身临其境的体会,必然会引起共鸣,面对历史上人物的沉沦、历史的迭代、阶级的演变,林嘉文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将自己封闭起来,时间久了,面对深重的历史,确实还缺少一些疏导。一个十几岁的人,研究历史到了一定程度,他的心智已超越了一个成年人,但是却缺少了成年人的历练与疏导,他浑身上下充满了不符合自身年纪的透彻,最终被这种透彻所束缚,他的抑郁症也就越来越严重。

清醒地死去

原来,当林嘉文上中学的时候,与家人的沟通逐渐变少,也越来越喜欢安静地思考,他的家人就发现了他的异样,立即带他去医院做了检查,经过心理医生诊断之后,他确诊了抑郁症。

生给他开了很多药物用来抵制抑郁症,他的家人也以为按时吃药便可以克制,但是抑郁症是非常难治愈的,接触过抑郁症病人的人都知道,抑郁症患者,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他们非常善良,经常陷入自责的世界当中,为了不让自己的家人担心,林嘉文每天按时吃药,把自己伪装起来,让家人以为自己开始好转了,但实际上的他并不是真的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书中林嘉文表示自己一直保持着冷静和理智,他做下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

他也十分清楚的知道,自己死后会有人利用这个噱头借题发挥,就像之前媒体拼命的往他头上安装“天才少年”的名头,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即便是死后也不想被炒作。

林嘉文这样如此热爱历史的人,他沉浸于过去历史的长河,却始终没有摸清自己未来的方向,实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