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4797篇文章

看过或没看过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医生看诊时会搭脉,但不少人会在伸手时下意识地问,左手还是右手?或者再加上一句男左女右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搭脉”即中医脉诊,出自于《中国民间故事选·白娘子》:“ 许仙听白娘子说身子上勿适意,连忙端来一只小方枕,搁在桌上,挪过白娘子的手来搭脉。搭了右手,又搭左手。”所以搭脉是既要左手又要右手。

脉诊属于 “望、闻、问、切”中切诊范围,是中医独具特色的一种诊法。医生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中医认为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

脉诊源远流长,《史记》中载“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认为脉诊起源于扁鹊,或者说是扁鹊时代。其实早在《黄帝内经》,就已经对脉诊进行许多详细论述,如提到了三部九候法、人迎寸口脉法,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两种诊脉方法现在很少采用。

至晋代,名医王叔和综合前代有关脉学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了《脉经》一书,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独取寸口”的诊法,首次提出腕后高骨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这一寸口三部定位法,清楚地划分了寸关尺的部位和各占的长度,并且明确了左手寸关尺分别对应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则对应肺、脾、命门等理论。“独取寸口”法就是现在为大家熟知的“搭脉”方法。医生以三个手指搭脉,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按取寸、关、尺, 而且两只手都要搭,以诊察各脏腑气血状况。

误区

:脉诊不能代替一切诊断手段。中医主张“四诊”(望、闻、问、切)合参,进行辨证论治,反对只靠脉诊一项来诊断疾病。虽然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神毕竟也是很少的。

小贴士

诊脉时最好有一个比较安静的内外环境。诊脉之前,先休息片刻,使气血平静;诊室环境也尽量保持安静,以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医生体会脉象。所以大家就尽量不要在餐桌或酒桌上请医生朋友搭脉啦。

作者: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姚笛 主治医师

医生,我是妇科病,为什么要给我灌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