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1988年,歼轰-7终于面世,它的各方面性能都远远高出人们的预期,在飞行速度和轰炸能力上,它超过了轰5、轰6,而攻击能力和作战半径则胜过强-5,随后,歼轰-7在珠海航展上一鸣惊人,并得到了一个响亮的名号“飞豹”。

说起“飞豹”的特征,用三个字概括,那就是“粗、壮、猛”。首先是体型,明显比一般的战斗机大,而且它外挂3个大油箱,重量接近30吨,几乎是当时其他战术飞机的两倍。庞大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航程远达3650千米,作战半径扩大到前所未有的1650千米,“飞豹”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种完全覆盖中国所有海区的战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豹”必须胜任突防、定点摧毁、反舰、轰炸等各种作战任务,因而挂载的弹种也非常丰富,包含“鹰击-83”反舰导弹、KD-88空地导弹、“鹰击-91”反辐射导弹、“霹雳”系列空空导弹等等。如果是在已经夺取制空权,不需要使用导弹打击的情况下,它还可以化身“炸弹卡车”,携带大量的250千克或500千克级炸弹,以及特种炸弹,如烧弹、高爆炸弹、子母弹、钻地弹等。

“飞豹”填补了我国空军和海军中程攻击火力的空白,成为中国对地、对海打击的中坚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批“电子豹”应运而生,它们装备电子干扰吊舱和反辐射导弹,大大增强了综合压制能力,成为“宙斯盾”舰的噩梦。

未来,伴随我国航母的发展,“飞豹”有可能会走上航母,进行弹射起飞。届时,它将飞往更辽阔的天地,继续守卫在祖国的海空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