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古诗五首赏读:玉女投壶天大笑,急把银河倾作雨

最近南方暴雨,各地多发生雨水灾害,因此时的雨,属于天文气象上的“梅雨”,被网友直呼“暴力梅”。前天,本地夜晚忽然降下大暴雨,时在几十层高楼上的我,看见了暴雨奇观,半个小时之内,天地昏黑,雨声如瀑,万家灯火,被湮入茫茫黑暗中,我疑心是雷雨导致的很多地方停电。近处,视线稍好,则有烟雾在雨中升起飘荡,极其诡异,我又疑心是附近失火,导致的烟雾上扬。城市高楼一时间变成了黯黯烟雨群山。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灯火才渐次显现,原来是雨如黑幕,而那些上扬在雨中的一团团飘荡的烟雾,则是偏低的云气迅速在漂移流动。李商隐说,巴山夜雨涨秋池,我现在体会到,这中间有多少惊悚,是要和远方的家人倾诉。

因为体验够刺激,所以人有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沉浸感,忽略了这梅雨到了本地,原来也不算最强的,因为,还有更多的地方,正对着这场大暴雨的前锋,遭遇了更多的暴雨袭击带来的灾难。比如广东梅州,福建上杭,广西桂林。很多人,君问归期,未有期,生命永远停留在这场暴力梅雨中。

这也使得我,翻阅古诗文中,关于暴雨的描述和体验。让我们敬畏自然,珍惜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作浔阳客,无如苦雨何。

阴昏晴日少,闲闷睡时多。

湖阔将天合,云低与水和。

篱根舟子语,巷口钓人歌。

雾岛沈黄气,风帆蹙白波。

门前车马道,一宿变江河。” 唐 · 白居易《霖雨苦多江湖暴涨块然独望因题北亭》

白居易四十四岁,由一个常年生活在京城的京官,贬谪到长江中下游的江西九江做地方官。南北气候不同,给了白居易很大的生活和精神的困扰。比如九江这边,阴雨天气多,梅雨季节,更是连绵风雨,北方带来的生活用品,常常发霉,色暗花草死。而这里,往往暴雨成灾,阻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出行。

自从来到九江,我拿着连绵的雨毫无办法。

天气阴沉昏暗,天晴的时间少,我自己则很多事情都无法办理,只能在家休息睡觉。

我站在高台上,看见湖水满涨,浩瀚连接天边,而低压的雨云垂在了水天,一片迷蒙浩瀚。

而暴雨形成江河湖水合流,涌入城市乡村,形成涝区。

在往常的篱笆院落,已经可以行驶小船,而巷子口,水涝成湖,可以钓鱼了。

门前过去是行走车马的马路,一夜暴雨,变成了浩瀚江河。

这首诗并没有写白居易是如何治水的,但是从白居易后来调任杭州,治理西湖,晚年捐钱,开挖龙门石滩,可以知道,在九江他所看到的,绝非暴雨大水之下的壮阔景色,而是灾难。正是这种沉痛,使得他致力治理水患,终生不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暴雨逐惊雷,从风忽骤来。

浪驱三岛至,江拆二仪开。

势恐圆枢折,声疑厚轴摧。

冥心问元化,天眼几时回。” 唐 · 薛逢《大水》

夏季连绵的暴雨,不仅使得江河暴涨,而且暴雨容易形成山洪,山体滑坡,造成重大的灾难。

薛逢曾经做过巴州刺史,这里山水峻美,有巴山巴河。

但是暴雨造成的山体滑坡,直接将山体推进了江流,雷电狂风交加,场面惊悚震撼。

暴雨在巨大的雷声之后,伴随着暴雨的还有狂风

巨大的江浪,移动着山体形成漂浮的岛,江面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清的,一部分是带着泥沙的浑浊。这样的水流,一定蔓延至两岸,形成洪水和涝灾。

这种巨大的移动和声音,仿佛天地崩塌,巨大的立轴被摧毁的末世。

我沉下心来,问老天,你开开眼吧,你睁眼看看,这里都发生了什么啊!

这一定是他接到讯息,赶往灾难发生地,见到的惨状,那倾塌的山体上,一定还有人民和房屋,而洪水使得多少人家园荡然,然而面对这样的天灾,他无能为力,发出了悲怆的问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狂雨暗舟人惧,自委神明志不邪。

投得苇湾波浪息,岸头烟火近人家。”南唐 · 李中《江行值暴风雨》

一帆风顺,往往是祝福人们人生道路的平坦顺利,不过,这个成语的背后,是古代人们重要的一种出行方式,水路船运。现在的陆路交通发达,江湖少舟船,反而形成了天然的美,以至于人们忘记了水路曾经十分的繁华和忙碌。

因为水路的便捷,可以承载巨量的货物和人口,相对廉价,在古代是重要的出行方式。

但是水上交通也蕴含大量风险,就是翻船落水事故,尤其是天灾造成的翻船,触礁,救助比陆地交通更困难。也使得人们祝祷行程风顺。

但是既然选择了水路,尤其是长途旅行,那么不可避免的要遭遇风雨天气,在寄望船工的优秀驾船技能和经验的同时,自然也会期待神灵保佑。因为坐上这条船,可谓生死在天。

江风狂暴,风雨昏暗,一船的人都心生恐惧。

只有我,将生死托付神灵,一心一意冷静的面对,因为不这样,又能如何?

终于,这艘风浪中颠簸的船,行驶到了一处芦苇湾中,远离了风浪。

我抬头看见岸上的烟火,这是靠近有人家的地方停泊啊,顿时感到安全而开心。

实际上,这真是惊险。因为这处芦苇荡,显然不是码头,而是临时选择的避风港湾,得力于船工水手行船的经验。

这种劫后余生的安全感,当然看什么都美好,因为是生死关头走了一趟。哪怕那烟火人家实际上,也帮不了他们更多,但是对于苦于风浪的船上的人来讲,这就是最安全的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上浓云合,江南暴雨来。

将归林下岭,中路遇风雷。

心速湾犹远,行迟伴屡催。

舟师添系缆,儿女望人回。”北宋 · 梅尧臣《登瓜步山二首 》

这是诗人去瓜埠山旅游,结果遇到暴雨的旅游经历。

山头看到浓云在集结,已经感知了江的南边正下着暴雨,而且暴雨即将过来。

果然,赶紧下山的路上,半路上就遭遇狂风和雷电

心里越想赶快点,越觉得山下的码头离得太远。

步履蹒跚,被身边的同伴使劲催着,越发步子不稳,跌跌撞撞。

终于可以看到山下的船了,但是因为暴雨将来,船已经锚定不行,且增加了防风浪的缆绳。

这下终于回不去了。可是我家的孩子还等着我回家啊。

他们一定会担心死了。

我也无可奈何,这下雨留客,只能夜听山雨宿水楼了。

实际上这首诗很有旅游时生动的心理,欲速不达,滞留生怨,百感交集,又无可奈何。

所以旅游一定要注意天气,做好攻略。平安去,平安回,切勿心急焦躁,反而会出更多的意外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女投壶天大笑,千寻火炬当空照。

老龙行迟天忽怒,雷车壮士连鼓。

黑鳞铁甲十万许,急把银河倾作雨。”北宋 · 徐积《暴雨 》

单单写暴雨带来的壮观景色,我推崇这首诗。

玉女投壶,这是形容天上一条条闪电。

传说,天上的玉女喜欢投壶的游戏,就是隔着一定距离,将手上的箭投掷进一个瓶子。在古代,这是一种锻炼臂力眼光的运动游戏。女孩子当然很少这样做,通常是男孩子或者青年男子的带着军事味道的游戏。

天上的闪电,犹如箭射,又像云彩里神仙的大笑,伴随雷声。

所以形容雷电,用玉女投壶,天帝大笑,很有神话感,也很有壮阔感。

天上雷电大作,那是玉女在投壶,天帝在狂笑,一道道闪电,像千万的火炬照的天地一瞬通明。

又像是老天等着龙王下雨,龙王迟迟不来,所以天上雷声滚滚。

那是老天的军队,在擂鼓,不用龙王上阵,那朵朵乌云就是天帝的雷兵战士,他们将银河的水赶出来,泼在人间,化作了倾盆大雨。

狂放,激烈,来形容雷电暴雨的过程。

当然这种心态,是站在更高的审美上的,仿佛雨过河源隔座看。

但是当我站在高楼上,面对如此狂暴的风雨时,却没有他的那种快乐,因为我所爱的所牵挂的,都是凡人,我害怕他们淋雨,或在这样的雨中,陷入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