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原阻击战究竟有多惨烈?我军9400人战至十不存一,但美军的伤亡更加难以想象。

时隔半个多世纪,美国竟称抗美援朝的失利仅仅是因为中国使用人海战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详解铁原阻击战,且看我志愿军,是如何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顶着堪比上甘岭的火力密度,击退汹涌而来的美军。

战役之始

1951年1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席卷之势攻破汉城,将联合国军逼退至三八线以南,打破了美军的不败神话。

不过,这一战虽然成功,但我军始终面临着一个根本问题——后勤补给严重短缺。

我们都知道,抗美援朝期间,美军始终都有着绝对的空中优势,在其强大的空中侦察与打击能力的压制下,志愿军很难使用卡车等现代工具进行物资运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我国当时的工业产能并不高,卡车产量有限,加之朝鲜北部山地众多,增援批次的运输车抵达前线也很困难,因此在入朝作战早期,我军每一次行动,都必须掐准数字,精打细算到每一个人。

若不能有效改善后勤问题的话,志愿军的攻势势必不能持久。

在夺回汉城后,志愿军又在汉城周围发起了第五次战役,期间四次打退大规模反扑,歼灭联合国军8.2万人,致其非战斗减员达8.5万人,有效打击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1951年五月,联合国军已基本彻底退到汉江以南,志愿军达成了入朝作战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但此时我军的补给也到了强弩之末,无论是枪支弹药还是被服干粮,都已经濒临耗尽。

反观美军一方,他们可养精蓄锐有段时日了。

在前四次战役遭到志愿军连番痛击后,美军就已经学乖了,他们几乎不再出现在正面直接战场上,转而让韩国伪军部队在前线送死,只求拖住志愿军的攻势,而不求任何实际战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志愿军面临弹尽粮绝难题时,美军则完成了第二轮补援,在5月10日重新整编部队,集合起一支包含摩托化步兵旅、炮兵团、坦克装甲团的混编突击兵团,随时准备在空军的火力掩护下突击涟川、铁原等战略重地。

在这般危急的情况下,志愿军总指挥彭德怀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战略转移,优先将伤病员撤离,并将整备部队换防到前线。

5月28日,美军4个师4.7万精锐兵力,配备1600门火炮、400辆坦克,在空军支援下,向涟川、铁原迅速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日17时,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电令志愿军第63军与第65军第194师,“不惜一切代价”立即在涟川、铁原之间布防,构筑一道东起古南山、西至临津江畔,正面25公里、纵深20公里战略重地,坚决阻止敌人的攻势,为大部队的转移争取时间。

当时63军屯驻于铁原附近的清洞、揪屯里、德山里等山地,在此之前,他们已连续作战1个多月,部队减员极其严重,既无坦克也无飞机,更无兵员补充,全军上下将非作战人员算上也仅仅只有2.4万人,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阻挡美军至少十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丝毫犹豫,63军第187师立刻开驻玉女峰以东,构筑涟川至铁原铁路、公路以西地域的正面防线,第189师则驻扎左翼,布防于涟铁公路以东、汉滩川以西,预备依托有利地形,阻挡美军装甲部队的北进。

来自第65军的第194师,则在玉女峰、内洞、朔宁、下浦地域组织防御,但因为防御方向过多,兵员不足,许多位置的布防力量捉襟见肘,例如驻扎在铁原西侧灵洞方向,用于截击美军空降部队的守军,仅能分配到一个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5月30日凌晨,美军千炮齐发,向着第63军的驻地发起了狂轰滥炸,惨烈而悲壮的铁原阻击战正式打响。

独步世界的战斗意志

美军一向以其财大气粗的作战风格闻名于世,仿佛只要有充足的弹药物资开道,就没有打不下来的阵地。

那么在5月30日凌晨,美军在首轮炮战中倾泻出了多少火力呢?答案是4500吨炮弹,对于当时世界上除苏联以外的其他国家而言,这种程度的火力覆盖度是不可想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炮战暂歇之后,美军立刻让先锋部队压进,矛头直指第187师防守的涟川山口,企图夺取涟川两侧有利地形。

按照美军以往的一贯经验,任何敌军经历过如此可怕的饱和式火炮攻击后,都不会再有还击的力量,更何况,此时的美军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

在3公里的正面防御阵地上,他们投入了整整2个师的兵力,仅北山方向的162高地一带,美军就投入了5个骑兵营、4个炮兵营、11辆坦克、5辆装甲车的机动力量,与之相比,我军仅能分出一个营的兵力进行防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战斗的经过却与美军想象中的截然相反,志愿军部队没有因为炮火而低头,更没有因为兵力劣势而怯于抵抗,反而给予了美军迎头痛击。

在最为惨烈的首轮攻坚战中,我军依托有利地形节节后退式阻击,让美军在拉扯中付出了相当的人员伤亡,仅在162高地就付出了超过三百条人命,并被我军战士拼着牺牲的意志炸毁坦克一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