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一生都是在为人民做事,为人民服务。但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领导人,也是一位父亲。

在长子毛岸英和三子毛岸龙去世后,次子毛岸青也就成为了毛主席唯一的儿子,父子二人也十分珍惜彼此。

他们同住北京,但毛主席却多次拒绝与儿子见面。

“我想见面,但不敢。”

这究竟是为何?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难言之隐?这些年父子二人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揭开毛主席的这段伤心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毛岸青和妻子韶华

上世纪初,中国动荡不安,内有国民党的残暴统治,外有世界各国的群狼环伺,可谓是充满了内忧外患。

而毛岸青就是出生在这么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出生没多久就跟随父母奔波于广州、武汉、上海等各地。

毛主席非常喜爱自己这个次子,因为他长得很像自己的妻子杨开慧,自然免不了对他多了几分疼爱。

但当时的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无法在他身边照料,与家里的联系也是时断时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左)和毛岸青(右)

在1927年4月27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在上海对共产党人进行了大肆的抓捕和残酷的屠杀。

为了国家的未来,毛主席奉命发动“秋收起义”,并开展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于是他再次离开了妻儿,那时的毛岸青只有四岁。

未曾想,这一别竟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的永别。

在毛主席离开家乡后,杨开慧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抓捕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四处逃亡,从那以后,杨开慧便独自照料着三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青

但杨开慧不仅是一位母亲,同时也是一名革命战士,她组织并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的武装斗争,从小给孩子们做了榜样。

杨开慧为了让孩子们对父亲毛主席不那么陌生,她还会经常给孩子们讲述他们的父亲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在做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杨开慧原以为,她们母子迟早会等到中国革命胜利的那一天。

但事与愿违,1930年10月24日那天,杨开慧带着毛岸英偷偷回到板仓去看望母亲,却没想到国民党的探子一直在紧盯着她的行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

当他们发现杨开慧后马上对其实施了抓捕。于是在当晚,杨开慧一家皆落入了特务之手,并被关押在了长沙陆军监狱。

杨开慧被关进监狱后,国民党对她严刑拷打,想要套出共产党人的行踪及毛主席的消息。

但即使是受到非人的折磨,杨开慧依然咬紧牙关,没有透露出一个字。

“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这是杨开慧说过的唯一一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

那么国民党又为何对她如此重视呢?

因为杨开慧是毛主席的妻子,是革命人士的家属,更是一名共产党员。

他们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胁持家属,以此来得到自己想要的消息。但他们却没想到共产党人竟会有如此坚定自己的信仰。

而无耻的国民党撬不开杨开慧的嘴巴,就想将魔爪伸向她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青

但毛主席也没有坐以待毙,在这危急关头,他马上联系各地爱国人士,利用社会舆论向蒋介石施压。

而迫于舆论的压力,蒋介石向湖南省政府主席何健发去电报,希望他能酌情处理。

何健深知舆论的危害,他便没有再对杨开慧的孩子有什么动作,但对于杨开慧何健显然并不想轻易放过她。

于是,何健便让杨开慧公开与毛主席脱离关系,并脱离共产党,如此一来他就可以放过杨开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青

但杨开慧对这能活命的机会不屑一顾,直接拒绝了何健的提议,以此来证明她对党的忠心,以及她和毛主席伉俪情深。

何健看到杨开慧如此“不听话”怒不可遏,于是他便到处散播谣言,说共产党人在计划着营救所有被关押的人,以此来掩人耳目,为的就是枪决杨开慧。

1930年11月14日,罗国林、姚楚忠二人负责押送杨开慧进行了行刑前的游街示众,在将近一个多小时的游行中,杨开慧一言不发,她的脸上却有一种毅然决然。

随后,二人押送着她来到了一片荒凉的野地,负责行刑的晏国务让士兵连开了两枪,当他看到杨开慧倒地后便慌忙离开了现场。而杨开慧的生命便永远停留在29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而毛岸英三兄弟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被营救出来了,并被秘密转移到了身处上海的叔叔毛泽民的身边。

本以为在自己亲人的身边毛家三兄弟会好过一点,但当时上海革命的形势十分严峻,生活也很艰苦,三兄弟不得不隐姓埋名的过日子。

毛泽民将他们送到了地下党员开的幼儿园中,并拜托园长董健吾对孩子们照顾一二,随后他便也投入到了革命当中。

但在几个月后,毛岸龙患上了痢疾,并且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之下根本无法对其进行医治,最终,毛岸龙因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这样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而毛岸英和毛岸青知道后抱头痛哭,三兄弟也只剩下他们两个相依为命了。

到了1931年,因叛徒告密,共产党在上海的重要部门遭到了严重性的破坏。

而董健吾的身份也因此暴露,为了大家的安全,幼儿园也不得不解散,而照顾孩子的重任也就交到了董健吾的妻子身上。

当时的国民党是宁可杀错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董健吾的妻子担心两兄弟被抓捕,于是将他们关在屋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青

一开始她还会给两兄弟送饭菜和衣物,但后来竟开始对他们不闻不问,甚至恶语相向。

毛岸英与毛岸青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所以便趁黄女士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去。

至此,两兄弟流落街头,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有一天毛岸青在街上卖报时,无意间听到了街上的人都在议论幼儿园的保育阿姨,及自己的叔叔被害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青一家

于是,气愤的毛岸青便在路边的墙上写了几个大字:打倒国民党!

这几个字无疑是在打国民党的脸,当巡街的警察看到后,马上制止了毛岸青的行为,并对他拳脚相加,而毛岸青当时尚且年幼,所以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被动挨打。

事后,毛岸青的头受到了创伤,但因为没有钱,所以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而他也因此落下了病根,只要受到刺激便头痛难忍,这个毛病甚至伴随了毛岸青的一生。

虽然经历了诸多不幸,但老天爷始终是眷顾他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青一家

1936年,在上海流浪已久的两兄弟终于被党组织在破庙找到,并将他们送往了苏联求学。

毛岸英和毛岸青一开始在一所国际儿童院学习了一年,他们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习俄语及德语。

教学的老师是一名中国人,在课余时间还会教给两兄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在这期间,毛主席的第二任妻子贺子珍恰好在苏联养病,于是,组织上便安排兄弟俩与贺子珍相处了一段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青和儿子

而贺子珍也对他们视如己出,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们早年缺失的母爱。

毛主席知道自己的次子因为遭受毒打而留下了后遗症,心里也是十分的愧疚,所以常常写信给两兄弟。

也正是因为毛主席的关心和鼓励,致使两兄弟的学习成绩都很优异,并且让他们在苏联也接受了进步思想。

当二战在苏联爆发后,毛岸英主动要求参军上前线,建立了功勋,毕业后更是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苏联军事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韶华

而毛岸青也对战场充满了热血,同样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因头部有伤,所以未能前去。

尽管如此,他也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选择做起了战场后勤工作。

直到二战结束,毛岸青才回到了祖国,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而毛主席也并没有因为他是自己疼爱的儿子就搞特殊化,将他送到了黑龙江克山县进行土改来打磨他的心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青与韶华结婚

毛岸青在工作两年后直接被调回了北京,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担任为俄文翻译员,并且翻译出版了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的书籍。

可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加残酷的考验。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策,号召各位青年踊跃参军,毛岸英作为毛主席的长子更是第一个主动申请参加。

但不幸的是,毛岸英刚上战场一个多月就牺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之墓

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得知这个消息时非常的悲痛,更不知道这封电报如何发出去。他思索再三,改了写,写了改,写了一个多小时才写完这封电报。

但这封电报并未第一时间送达毛主席的手中,而是被周总理压下来了。

在1951年1月2号,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大获全胜。这时,周总理才将这封电报拿给毛主席,希望可以减少他的痛苦。

但那终究是自己的孩子啊!怎么能不伤心呢?看到这封电报毛主席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之墓

过了很久,办公室才传出一声叹息:“谁让他是我的儿子啊,我们都是革命人士,战场上牺牲是常有的事情。”

而哥哥牺牲的消息,好似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毛岸青崩溃了,因为哥哥就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

毛岸青知道,当初如果没有哥哥的陪伴,他无法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而他的身体也因此再度受创,毛主席迫不得已只能将他送去苏联养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思齐

毛岸青在苏联一住就是十多年,当他的身体大好之后,便想要回国陪在父亲的身边。

不过当时的毛主席工作繁忙,无法抽出空闲时间陪伴他,没人会想到从这里开始毛主席就有意地避开和毛岸青的相见。

在他回国后,所有的事务都是嫂子刘思齐安排的,而他也被嫂子安置在大连进行疗养。

待毛岸青可以正常工作后,他提出想要见毛主席,却被毛主席“无情”地拒绝了,所以他只能通过书信的方式去和父亲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父子俩的这种联系方式也维持了很多年。毛主席也会主动给毛岸青写信表示关心,在书信里满满的都是对他关心和疼爱。

可一直拒绝相见,毛岸青的心里也不好受。

毛主席明明很疼爱毛岸青,但为什么不肯见他呢?

就在毛主席收到毛岸青最新的一封来信时,秘书忍不住询问了毛主席为什么不肯见毛岸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青和韶华

只见毛主席紧紧捏着这封信,叹了口气。

“我不敢看岸青啊,只要看他我就想起他去世的母亲和哥哥,自己在革命年代牺牲的许多同志啊,岸青一看到我悲伤的模样也会想到自己的亲人,我怕他接受不了旧疾复发啊。”

毛主席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当毛岸青知道了父亲的想法后,他也没有再纠结于见面这个问题。父子俩仍然通过书信进行来往,而毛主席也像普通的父亲一样关心儿子的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青一家

“不要眼光太高,自己也只是一个翻译,只要中意,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家庭的孩子都可以。”

后来,毛主席有意撮合毛岸青与韶华,他们见面后也情投意合,便决定在大连结婚。

但即使是儿子结婚,毛主席也没有出面,只是派人送去了一块手表和一台收音机作为他们的新婚礼物。

毛岸青结婚后,他们夫妻二人也生活的十分幸福,并且两人还育有一子,名为毛新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新宇

虽然毛岸青有了自己的生活,但毛主席还是随时的关注他的情况,并总是向他询问近况。

晚年的毛主席身体状况并不好,他想的仍然是不要刺激到毛岸青,所以在书信中从未透露过自己身体不好之类的话语。

对于毛岸青,毛主席不是不想见,而是不敢见,他比谁都要想念毛岸青,可是为了儿子的身体着想,他只能将这种思念压在心底。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表达父爱的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