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周总理率领着中国代表团,前往亚洲七国访问,印度为中方外交人员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在仪式上,周总理回答了多名记者提问,赢得了各国代表的交口称赞。

然而,此时一名印度记者,却不怀好意地问道,“听说国共第三次合作要开始了,如果蒋介石带着台湾回归,大陆将让他担任什么职位?是部长吗?”

听到这个尖锐的问题,周总理毫不慌乱,他整了整衣袖,面带笑容地说出了一句话。

但正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让台下记者面面相觑,消息传出后,更是在国际范围内掀起了热烈的讨论。

那么,周总理到底说了什么?如果蒋介石带领台湾回归,又将会担任什么职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带着家人、下属以及价值连城的黄金、文物,逃到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对于这次撤逃,蒋介石其实一直犹豫不决。

1949年春节前夕,他似乎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特意回家乡浙江奉化溪口呆了一个月,整日在母亲的墓前极目远眺,对家乡的大好河山眷恋不已。

不过,随着12月“西南王”刘文辉的起义,国民党再也没有负隅顽抗的底气,蒋介石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般,逃窜到台湾岛上。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向来大开大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看来,收复台湾不仅必要,而且紧迫,渡海作战也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然而,国际形势波谲云诡,1950年6月,朝鲜半岛爆发内战,打乱了解放军收复台湾的部署。

由于北朝鲜人民军高歌猛进,一举打下了南韩首都汉城,向来为南韩撑腰的美国坐不住了。

美国利用苏联缺席的时机,在联合国上会议上一手炮制了第84号决议,决定向朝鲜派兵参战。

美国插手其他国家内政的无礼行为,很快在国际舆论场上引发了巨大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后美军登陆仁川,将军队开到鸭绿江边的举动,更是引起了我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在毛主席力排众议之下,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战争随之打响。

这一战,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不过,狡猾的美国人却留了一手,在朝鲜激战正酣时,美军第7舰队穿过了台湾海峡,其意图已经昭然若揭。

为此,毛主席与周总理一致认为,可以将武力收复台湾的议程暂时搁置,这样的决定,主要考虑到两个因素。

一方面,朝鲜战场投入巨大,对于新中国而言,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必须集中力量,不能顾此失彼。

而另一方面,当时我国还没有成建制的海军,贸然渡海作战,可能会给我国军事力量造成严重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如此,毛主席审时度势,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理念,对于国民党,也不再一味用武力施压。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在思考。

起初,他想要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并且利用金、马两地作为跳板。

但是在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已经深知这只是一个妄想,解放军能够正面击败不可一世的美军,国军又岂是对手?

于是,一直惦记家乡的蒋介石,也开始考虑起和平统一的可行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岸统一,对于大陆和台湾而言自然都大有裨益,然而,这却不符合美国的远东利益最大化原则。

在朝鲜战争过程中,艾森豪威尔接替杜鲁门当上了美国总统。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对美军的沉重打击,使他决定从台湾问题入手,打算以此遏制新中国的发展。

除了在海峡驻兵外,美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便包括“劝告”蒋介石放弃金、马两地,与大陆“划海而治”。

虽说蒋介石一直想实现自己不切实际的狼子野心,但他并不想做一个分裂国家的罪人。

所以,对于美国这个无理要求,他向来不屑一顾。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也敏锐地觉察到蒋介石的态度。

于是在后来的金门炮战中,两岸都是象征性地开炮,为对方留有余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炮击存在,也就说明了内战仍在持续,美国想要插手台湾海峡、分裂两岸的阴谋也就不攻自破了。

当然了,和平统一虽然符合大陆和台湾人民的共同期望,但仍有少数不安分的人。

为此,毛主席一直痛心疾首。

为了争取广泛支持,毛主席在1956年1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一再强调,“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台湾有很多爱国者,必须与他们取得积极的联系”。

周总理则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对于那些想要回到大陆,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人,不管曾经犯下了多大的错误,我们都可以既往不咎”。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怀柔政策便深得人心,很多国民党官员便是冲着解放军的宽大,选择起义或者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这番表态传开后,很多因战争流亡海外的国军高层,纷纷想要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乡。

其中,李宗仁是一个典型代表。

从1956年到1965年,他多次派人与我党接触,确认了新中国的宽大政策以后,他终于在1965年7月决定回到祖国

期间,他突破了重重艰难险阻,才带着妻子抵达北京,随后,毛主席、周总理以及朱德,都对他进行了热情的接见。

李宗仁的经历无疑为海内外爱国人士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尤其是台湾的同胞更是焦急地盼望回归。

不过,蒋介石毕竟是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他仍旧担心回归后受到清算,直到当年6月份周总理的表态,才彻底打消了蒋介石的顾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建立后,周总理在外交领域起到的重要作用无须赘述。

1954年他在缅甸访问时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赢得了大多数国家的支持,也成为了后来国际上通行的外交准则。

1955年,周总理前往印尼参加万隆会议,期间他不仅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首次在国际场合回答了台湾问题。

周总理表示,“历史上,国共之间有过两次合作的基础,第三次合作并非没有可能”。

此话一出,立即引发了轩然大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6月,周总理再次前往亚洲各国访问,受到了印度的热情接待。

于是便出现了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一幕,印度记者不怀好意地问道,如果蒋介石携台湾回归,将给他安排什么职务。

周总理思忖了片刻,随后干净利落地回答道,“部长还是太低了,如果他回来,至少不会低于国务院总理级别”。

周总理的表态,让在座的记者以及各国代表团成员都震惊不已。

毕竟,国务院总理级别也就意味着与周总理平起平坐,在国家事务的决策中,拥有着极高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新中国竟然愿意给予蒋介石这样的待遇,其拥抱台湾回归的诚意,由此可见一斑。

不久后,台湾掀起热议,各地人民回归大陆的愿望更加强烈,见中共愿意开展“第三次合作”,蒋介石也有了一些想法。

作为“老对手”、“老朋友”,毛主席对蒋介石的了解毋庸置疑,得知蒋介石内心开始松动后,他决定趁热打铁,彻底“勾起”蒋介石回归的念头。

当年8月份,毛主席特意写了一封亲笔信,委托著名的爱国人士章士钊转交蒋介石。

章士钊曾是国民党高层,与蒋介石私交甚笃,后来国民党日益腐朽,章士钊便选择脱党,成为民主党派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章士钊年龄老迈,当时已近耄耋之年,无法长途跋涉,于是他又借同乡许孝严之手,将毛主席这封信辗转带到了台北士林官邸。

当时,蒋介石也是67岁的老人,他略弯着腰,一边走动,一边阅读毛主席的来信。

读完一遍,他没有停下,而是将目光移到开头,再次一字一句地阅读起来,直到半个钟头过去,才哽咽着对许孝严说道。“辛苦你了”。

原来,在信中,毛主席用家乡“作饵”,让蒋介石为之动容,尤其是读到“明月依然在,彩云何时归”这句,蒋介石的眼角已经饱含热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封信的效果不言而喻,1957年,蒋介石便派出宋宜山前来北京,与周总理会面。

一见面,宋宜山便开门见山地表示:“此行,我是代表老师,来讨论国共第三次合作的”。

对此,周总理自然欢迎之至,他笑着说道:“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合作随时都可以”。

随后,宋宜山得到许可,走遍了祖国大陆,见证了新中国的蓬勃发展。

回到台湾后,他还向蒋介石提交了一篇上万字的报告,详细记录了大陆在新中国领导下日新月异的变化。

不过,蒋介石小心眼的性格却在此刻暴露无遗,见大陆万象更新,他内心不免有些嫉妒。

所以,蒋介石没有正面回应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具体事宜,只是淡淡地说道:“谈判时机还不够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蒋介石也明白自己的处境,美国的野心日益膨胀,留给他的时间非常紧迫。

所以,仅一个月后,他旧事重提,派出了国民党高层曹聚仁,来到自己的故乡奉化溪口考察。

令曹聚仁始料未及的是,当地政府对蒋氏祖坟保留得相当完整。

得知此事后,蒋介石触动颇深,私下里还对共产党的胸怀赞叹不已,两党合作的讨论再次被提上日程。

台湾回归事关重大,双方都十分谨慎,所以谈判一直处于拉锯阶段,没有什么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65年,也就是李宗仁回国那年,蒋介石提出了六项要求。

比如保证自己可以在国内自由通行,让儿子蒋经国担任台湾省长,以及保持台湾官员官阶和待遇不变等等。

对于这些看上去有些过分的条件,毛主席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国共第三次合作似乎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然而,由于国际局势和国内政治形势的改变,蒋介石再次陷入狐疑,此事也被搁置了下来。

两岸关系的进展一波三折,而蒋介石在进入70年代后,也已是风烛残年,十分渴望回乡拜谒祖坟,更希望能够叶落归根。

他时常放着山珍海味不吃,专吃一些浙江口味的小菜,还特意嘱咐家人,在他去世后,要按照奉化的习俗,为他的遗体穿上7条不同颜色的裤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5年初,他甚至秘密交代台湾“总统府资政”陈立夫,让他来到北京,请毛主席前往台湾进行访问。

可惜的是,当年4月5日,蒋介石便因病在台北去世。

而就在第二年,周总理和毛主席也相继逝世,此后,蒋经国也试图促成两岸的和平统一。

不过,随着美国对远东地区的干涉日益加剧,直到1988年去世时,蒋经国的想法也没有奏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陆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经济、军事、科技等诸多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台湾人民想要回归的心情自然更加迫切。

而且我们都知道,海峡难隔鸿雁,岁月不改人心,祖国和平统一的趋势不会因某些国家的“小动作”而改变,最终必然会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