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得好不如报的好”相信这句话在每年的高考结束之后,都会频繁的出现在考生和考生家长的周围。

面对报考这一环节有些开明的父母会选择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在志愿填报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有些对孩子掌控欲较强的家长,则往往会以“为孩子好”的名号,强制干预孩子的志愿填报。

在上世纪末的1999年,就有这样一位父亲为了女儿按照自己为其规划的人生道路走,不惜偷偷修改了状元女儿高考志愿填报单上的理想院校。

而他的这一举动,就直接导致了女儿与他之间关系的恶化。

为了逃离父亲的掌控,她的女儿独自一人前往韩国待了20年,目前仍不愿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身知识分子家庭文学修养高

这位因高考填报志愿与父亲意见产生分歧,被父亲偷偷修改了志愿单上的理想院校无奈去往他所高校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女生叫戴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年,她在高考中考出了687分的高分,成为了当年湖北黄冈市的文科状元,就是那个以“黄岗密卷”闻名全国教辅界的黄冈市。

戴柳是1983年生人,她参加高考的时候刚刚年满16岁。比起现在高考结束即成年的高考生,戴柳的上学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早。

戴柳的家庭算是知识分子家庭,虽然不是从祖上好几代开始就都是文化人的书香门第,但由于父亲是记者,母亲是语文老师的原因,戴柳家里的文化氛围也算浓厚。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已经算是无比幸运的事情了。

在文学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下,父母作为知识分子爱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的渲染下,戴柳慢慢的成长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戴父戴母都是做事严谨认真的文化人,但是对于养育孩子,他们却选择的是“放养”的方式,他们讲究孔夫子所说的“因材施教”的理念。

戴父戴母认为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自由的事情,所以他们从不会给女儿制定严苛的学习计划让她在某个时间点看书,又在某个时间点练字。

但是他们的“放养”也是有限制的。虽然戴父戴母认为自己的女儿可以不用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但是他们也希望戴柳能够成为一个言谈举止皆气度涵养的有正确三观和道德规范的人。

于是在下班之后,戴父戴母总会带着戴柳一起读诗,带她领略唐诗宋词的魅力;也会带着她看四大名著,给她讲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故事;更会带她去公园去野外,让她在自然界中做到“格物致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戴柳,自然不会缺少学识,也不会成绩不好。自打上学以来,她一直是别的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由于读的书多,所以相比于同级学生,戴柳的文学素养比较高,相应的文科成绩也十分的好。她的文科成绩,一直掉不出年级前三的排名中。

戴母是个小学语文老师,所以她经常要在下班后进行备课以及写教案等工作,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培养孩子的事情,主要都是戴父在负责。

虽然在高考后与父亲闹得不可开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小时候,戴柳与父亲的关系要远远的好于和母亲以及其他亲人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龄渐长与父亲矛盾增多

上了初中之后,戴柳进入了叛逆期。但是可能是父母长期以来实施温和的家庭教育的原因,12、3岁本该极其喜欢和父母对着干的戴柳,并没有特别过激的青春期叛逆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因为一些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拌拌嘴,戴柳与父母尤其是与父亲的关系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是知无不谈、轻松平等的朋友关系。

这一切的转折点都发生在高中时期,进入高中之后,学生们都会不可避免的被灌输一种“三年后你就要高考”了的思想。

于是很多埋头读书多年的学生,就会一边暗下决心要在剩下的三年时间内好好学习,一边对自己高考后要读的大学产生期待。

戴柳也不例外。她一进高中,就被老师安排进了师资力量最好的重点班,因为她优秀的中考成绩,学校是把她当作一个冲击名校的尖子生来培养的。

所以在老师以及班级环境的影响下,戴柳也开始期待自己以后上的大学,学的专业,挑来挑去,她将目光投向了国内文科生公认的最高学堂——北京大学,而北京大学内最吸引她的专业,则是其最著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大不好考,戴柳是知道这个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往往会让人产生焦虑,为了缓解这份不确定不自信的焦虑,戴柳和往常很多时候一样,回家告诉了父亲她的高考目标院校和害怕自己考不上的担忧。

本以为向来擅长开导人的父亲会理性客观的分析自己目前考北大成绩上哪方面还存在不足,然后再鼓励自己一定能够梦想成真。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当戴柳告诉父亲自己要考北大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时,父亲一下就变了脸色。

他固执的告诉戴柳汉语言文学是非常理想化的专业,并不能在大学毕业之后让戴柳找到一份待遇好薪水高的工作。

戴柳在和父亲争辩无果之后,安慰自己父亲与自己本来就有很大的年龄差距,存在着思想上的代沟,再加上他年龄也大了,变得固执一点也能理解,所以戴柳并未把父亲不希望自己读北大的事情放在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此后的日子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的缘故,戴柳和父亲经常会因为对某事意见观点的不统一而争吵不休。

他们父女两人之间少了以前的默契,多了一些因为认识不一产生的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为高考文科状元梦想即将实现,志愿被父亲偷改梦想破碎

学生时代的每个以三年为界的学习阶段总是过的很快。高中三年很快就结束了,戴柳和班级里其他同学一样,参加了1999年的高考。

考场上的戴柳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多年以来爱的学习积累沉淀,让她在面对高考时,也能够自信从容的答题。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戴柳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很为戴柳的成绩震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柳作为一个文科生,在考好容易考高分难的文科高考中,考出了687分的高分,成为了她所在的黄冈市的高考文科状元。

这一刻,戴柳仿佛从云端回到了地面,687分的成绩,足以将她送入北京大学,让她任选各类专业。戴柳的梦想与现实接触,成了真真正正的现实。

在领到高考志愿填报单之后,戴柳迫不及待的在第一志愿一栏填上了“北京大学”几个大字,又在后缀的专业一栏,端端正正的写下了“汉语言文学”。

彼时认真填写志愿单,沉浸在马上就要去到梦中名校学习快乐中的戴柳。并没有发现父亲在建议自己学习法律无果之后铁青的脸色。

她满怀期待,在提交了志愿单之后,就开始等待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某天被送到自己的手里。

然而到了收取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日子,戴柳并未如愿以偿的拿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邮递员交到她手里的,是写着“中国政法大学”几个大字的录取通知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柳不可置信的打开了这份通知书,上面写的应收人不是自己又是谁,写着欢迎某某某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就读一句话中的某某某的人名,不是戴柳又是哪个。

“一定是哪里搞错了”,这是戴柳当时的第一个想法,怀着种种疑问,戴柳拿着这份本该不属于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找到了她的班主任。

在询问过程中,戴柳这才知道,原来在自己提交了志愿填报单之后。父亲就以自己监护人的身份和为自己未来考虑的名义从老师手里要走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事实摆在眼前,即使不想承认,但是绝望的戴柳也不得不承认:修改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单内容,让自己梦想破碎的始作俑者,就是自己如朋友般的父亲。

当自己与多年以来的梦中情校只差一纸本应稳稳交到自己手里的录取通知书时,竟然是父亲从中做梗,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修改了自己的志愿,让自己只能去一个不喜欢不了解的学校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家之后,戴柳与父亲爆发了成长16年以来最激烈的一次争吵,争吵中,戴柳说的最多的就是为什么凭什么,而戴父说的最多的,则是“你不懂,我这是为了你好”。

木已成舟,再复读一次可能性也不大。无奈之下,戴柳只得在到了报到时间之后,背上行囊出发去同样位于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报到注册。

在出发前,她拒绝了父母陪同报到的要求,冷着脸自己收拾好了行李,一个人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甘之中独自去往韩国留学

进入学校之后的戴柳对周围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的”类似的情绪与想法经常充斥在她的内心。

即使凭借多年以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戴柳在进入自己不感兴趣的法学专业学习时也能顺利的取得非常不错的、名列前矛的成绩,但是戴柳心中的不甘,依旧没有得到半分的消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大学都在北京,所以在某个周末,戴柳和同学一道坐公交来到了北大的校园转悠。

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美丽的未名湖,本该享受到北大校园里这一切美好事物的戴柳在看到这些之后,内心的不甘更甚。

当然随着不甘一同出现的,还有她对父亲的怨恨。

大二时,戴柳从老师口中得知了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公费去韩国留学的消息,她心动极了。

去往韩国,就代表着自己可以离开北京这个让她又爱又恨的地方,离开这所她不喜欢的学校,更能让她逃离自己父亲。

所以大二的头一个学期,戴柳在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同时,也辅修了韩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着出色的学习能力,在韩语等级考试中,戴柳成功的考取了相应等级的证书。在期末的专业课考试中也取得了绩点极高的成绩。

这些条件满足了学习公费派学生去韩国留学的要求。所以大二第二学期,戴柳就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前往了韩国留学。

戴父戴母则是在期末暑假女儿没有回家打电话问老师的时候,才得知了这个消息。

到了韩国的戴柳感觉自己放松了不少,来到陌生的新环境的她因为忙着适应生活帮着跟上韩国自己不熟悉的教育方式,对于北京大学的执念,倒是减少了几分。

留学结束之后,戴柳并没有选择回国。她在韩国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和三观契合的爱人结了婚,也养育着几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柳在韩国扎了根,虽然在后来她有和国内的父母联系,但是内心的隔阂与介怀,还是让她无法风轻云淡的回国与父母一起生活。

结语:

如今距离戴柳去韩国留学扎根韩国生活已经过去了20年有余,至今她还是不愿听从父母建议将工作和家庭都挪回国内来。

除了偶尔的节假日回国探望父母和每年固定打给父母的几个跨国电话,其余时间,戴柳从不主动联系自己的父母。

这其中的原因,戴柳知道,戴母知道,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戴父更是清楚的很。

但是直到此刻,戴父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当年偷改女儿志愿的行为有错。他甚至认为,戴柳此时此刻之所以能去外国定居工作生活,都是因为自己当年给她选了一个好学校好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父的固执与否暂且不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周边生活中、还有很多和戴父一样的,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强行干涉孩子意愿的父母。

纪伯伦在一首诗中这么写道:“你的孩子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也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爱,却不能强加自己的想法在他们身上,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是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长大成人之后,就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有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的底气。父母一再的干涉,只会造成亲子关系疏远甚至破裂。

所以,该放手的时候要学会放手,是每位父母必修的课程。

为人父为人母的人只有修好这门课程,才能让孩子真正的长大。有自立于世的能力,也会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