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桥西历史文化街区

本周三,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在杭州大运河杭钢公园开幕。巧合的是,就在京杭对话举办前夕,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标杆项目的大运河杭钢公园,凭借对千年运河文化与百年工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和重新诠释,成功斩获2024年世界景观建筑奖杰出奖。

这处昔日的杭城工业重地,如今已成为时尚、潮流、跨界、混搭的公共空间和文化阵地,完成了工业遗存的华丽转身。

大运河杭钢公园的蜕变新生只是一个缩影,拱墅这支画笔饱蘸运河水,在大运河畔绘就了一幅生生不息的活力画卷,将这颗熠熠生辉的“运河明珠”,作为最好的礼物,献给非凡的“运河10年”。

人文之河,奏响拱墅运河四季歌

从武林门码头登船一路往北,仿佛置身于流动的长卷中,沿途富义仓、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和拱宸桥三个世界文化遗产点,诉说着大运河在拱墅的精彩故事;上岸走进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千年运河浸润的厚重文化和丰富多彩的非遗技艺,你会感受到运河文化的多元和融合。

沿着纵横交错的运河水脉继续深入探寻,你将在夜幕下的上塘河邂逅《如梦上塘》,以杭州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为舞台,沉浸式感受江南诗韵;漫步在宦塘河畔蝶变新生的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看着滑板公园内肆意挥洒青春的身影,听当地老人讲述昔日“运粮河”商贾往来的盛景;抑或来到石桥河周边,在新天地看一场国际水准的杭州《X秀》,在Livehouse找寻属于自己的精神乌托邦;而一街之隔的杭州电竞中心里,或许正在上演一场场巅峰对决,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这,只是沿着大运河的匆匆一瞥。如果你在拱墅待得再久一些,一定能听到运河边传来的动人四季歌。

春走大运、夏品民俗、秋逛庙会、冬赏花灯,每个季节都有“运河限定”的特别单曲,而接连不断的中国戏剧节、全民阅读节、大运河国际诗歌节、大运河戏曲廊道演出季、大运河国际钢琴艺术节、大运河非遗花伞市集等文化活动,奏响了“运河文化”的组曲。

在恢弘的旋律背后,我们不妨跳进几个漂亮的“音符”中,细细品味这点睛之笔的魅力。

2022年国庆正式对外开放的小河公园,用国际化的设计语言,让不起眼的小河油库油罐,摇身一变成为了运河沿岸的一处新地标,瞬间走红。就在本月中旬,一场咖啡市集再次火爆出圈,35℃的高温也阻挡不了市民游客的热情,三天时间总共吸引约16000人次来到小河公园,在运河边享受惬意时光。

小河公园的建成开放,不仅在于多了一处网红打卡点和文化消费点,更在于打通了运河滨水绿道的“堵点”,将小河直街、大兜路、桥西直街串联成链,形成运河边一条靓丽的城市景观带,从三堡船闸到石祥路以南运河两岸共30.4公里的“运道”得以全线贯通,在主城区来一场从南至北不间断的“运河walk”。

2023年底,中国戏剧家协会“大运河戏剧创作基地”正式落户拱墅,依托这一主阵地,拱墅将为全区文艺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不断提升文艺工作者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争取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2025年全面建成时,献上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推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文艺人才,擦亮拱墅“戏剧运河”金名片。

把视角拉得再广一些,拱墅运河体育公园、武林美术馆、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等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群,小河直街、桥西、大兜路、祥符老街、义桥老街、胜利河美食街等特色街区,以及遍布全区的30座博物馆、21处工业遗产和49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点),共同谱写了“运河文化”组曲的动人乐章,将“运河四季歌”融入进拱墅的每一寸肌理。

民生之河,构筑大运河幸福家园

大运河的美,不仅体现在如画如诗的运河文脉里,更写在沿河而居百姓的脸上。

近年来,拱墅区推动大运河沿线传统工业区大力转型升级,拆除半山电厂5座冷却塔,关停曾占全市渣土出运量70%的谢村渣土码头,相继转迁杭州炼油厂等工业企业2000余家;实现“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零直排,省市控断面水质均值达Ⅲ类以上,IV类及以上水质占比96%以上;建成省级美丽河湖46条、市级美丽河道72条,建成沿河生态廊道约311公里,逐步形成“一河一山、环网相扣”的5分钟可达绿道网络。

“小时候运河是我们一帮玩伴的‘游泳池’,随着工业发展,给城市注入动力的同时,运河水也开始发黑发臭,哪还有人敢下去游泳,家里的窗户都不敢开。印象中在2000年前后,运河逐渐开始得到治理,异味消失了,水又清澈了,两岸的环境也越来越漂亮。”年过六旬的桥西居民单跃钢,见证了家门口这条河的变化,“如今每天推开门就是景区,随手拍的运河夜景发到朋友圈,都会引来朋友们的阵阵羡慕。”

翻看拱墅区这两年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大运河幸福家园”服务阵地建设都醒目在列。集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救助管理、公益慈善、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运河幸福家园”,是老百姓家门口的民政民生综合体,不断将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许变成现实。

比如孔家埭社区“大运河幸福家园”设置了养老服务、婴幼托育、共享书房、百姓健身、文化活动等服务功能,打造了撤村建居宜居乐活空间样板;朝晖街道“大运河幸福家园”则聚焦“一老一小”精准服务,创新养老育幼服务共给模式;大关街道“大运河幸福家园”里,能看到“摇滚奶奶”们认真排练的身影,这群“草根明星”数次登上央视舞台,向全国展示了老有所乐的拱墅风采。

运河边、瓜山内,青年聚有时。上塘街道数字生活商务社区在瓜山未来社区内整合了200套人才公寓和6600平方米的楼内楼外空间资源,为商务社区楼宇企业的员工们提供了居住、食堂、托育园、自习室等丰富的服务空间。除了优渥的硬件设施外,数字生活商务社区还推动组建羽毛球、舞蹈、骑行等10个主题社团,举办“运河杯”商务社区运动会、“楼BA”等各类活动120余场,为青年们提供众多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

更多的幸福正在运河两岸写就——拱墅区蝉联三次“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捧回浙江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在浙江省首推“阳光安养”家庭联合式托养模式,入选浙江省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区,全国婴幼儿照护示范区顺利授牌,在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全市首个儿童友好街区,《打造儿童友好街区 让千年古运河焕发新活力》被确定为浙江省儿童友好最佳实践案例……

今年,还会有新的变化在运河边上演——拱墅区将推出一批大规模、聚集性、专业化的标志性嵌入式体育场地,逐步实现全区“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新建3家城市书房,7家文化驿站,打造34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用文化赋能群众的幸福生活。

近日,又有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杭州最新出炉的《杭州市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大城北地区将围绕“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总体发展定位,计划3年内实施项目423个,包括标志性项目20个,重点项目100个,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我们有理由期待,位于大城北核心区的拱墅,将会有更多关于幸福的故事,被写进亘古流淌的大运河,让“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成为时代发展的生动注脚。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