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援引俄罗斯《观点报》网站报道,西方媒体披露了北约应对与俄开火的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将快速反应部队人数增至30万,由实力更强的国家分管东欧国家的防御。俄将怎样应对相关计划的实施?

报道称,媒体透露了北约应对与俄军事冲突计划的细节。这份文件被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称为自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防御计划,逾4000页。其中提到,北约驻欧洲盟军总司令无需与北约额外磋商,便可独立作出部分决定。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访问美国期间就对外宣称,中国向俄罗斯“分享了许多技术”,这些技术对于制造俄罗斯攻击乌克兰的导弹与武器“至关重要”,中国想要在“支持俄罗斯”的同时维持与欧洲的关系是不可行的,如果中国不改变做法,北约应该考虑让中国付出“某种经济代价”。他还向BBC透露,当前北约成员正在进行内部对话,讨论可能对中国实施的制裁措施,以应对所谓的“中国支持俄罗斯”。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北约作为冷战的产物和全球最大的军事集团,在乌克兰危机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国际社会自有公论。北约应当做的是自我反思,而不是任意对中国进行抹黑攻击。

他强调,中方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中方的客观公正立场和建设性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近段时间,美西方国家加紧了对俄罗斯的封锁范围,美国公布制裁计划,制裁对象包括俄罗斯境内300多个个人和实体,其中有些还涉及到中国企业。有意思的是,斯托尔滕贝格在当地时间访问美国期间,不仅渲染核武器威胁,还企图给中国“立规矩”。他威胁中国称,如果“继续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就要付出“经济代价”。美西方为在国际社会中孤立俄罗斯,前两天还特意搞了一个所谓的“和平峰会”来为乌克兰造势,又有何立场来威胁中国,给中国立规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西方现在是认为,中俄两国间持续走高的正常贸易,是俄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打出整体战略优势的重要因素,所以才会一再地炒作“中国援俄”话题向中国甩锅。而美西方同样自负地认为,只要能用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制裁胁迫中国停止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甚至加入到美西方反俄阵营中来,那么俄罗斯的失败就只是时间问题。美西方就能最终大获全胜,继续过“黄金10亿人剥削压迫剩余60亿人”的“人上人”好日子。

斯托尔滕伯格打起"中国牌"并非孤军奋战。美国一些智库学者和政要也迅速加入合唱,煞有介事地讨论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他们鼓吹印太国家参与到北约的"围俄",对遏制中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俨然一副"师出有名"的姿态。然而,斯托尔滕伯格屡屡祭出"中国威胁论",是真正为乌克兰局势忧心忡忡,还是借题发挥、浑水摸鱼?斯托尔滕伯格及其盟友口中的"公平正义",是否只是维护西方霸权的幌子?这些发人深省的问题,恐怕非一两句"中国威胁论"就能回答清楚。

斯托尔滕贝格已经公开指责中国在助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欧洲军事冲突,实际上北约是“贼喊捉贼”,如果没有北约的军援,乌克兰就已经和俄罗斯签署停火协议,因此北约才是俄乌冲突最大的拱火者,北约如今污蔑中国,凸显了西方的傲慢无礼的本质。斯托尔滕贝格多次威胁中国,要求中国改变路线,从而放弃对于俄罗斯的支持,显然北约是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和实力,况且中国一直保持了客观中立的立场,因此根本就没有改变路线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该言论,事实上我国早已经明确表过:中国并不是俄乌冲突的当事方,中俄之间也一直都是优秀的合作关系。在中俄之间,拥有的是全面战略伙伴的协作和符合两国利益的正常互利。因此对于该说法,无疑是一种试图通过非法单边制裁来进行的“长臂管辖”。而这也是近一段时间,美西方国家试图给中国抹黑的关键点。如才刚结束的G7会议上,七国集团就强调:中国向俄罗斯提供的军民两用材料可能被用于军事冲突。可以说,北约秘书长的喊话,其实并不令人意外。

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炒作“中国援俄”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中方对此的态度一直都很明确,即中俄正常贸易往来不受第三方干扰。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北约表态时,也直言北约应当做的是自我反思,而不是任意对中国进行抹黑攻击。林剑还强调,中方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中方的客观公正立场和建设性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可以看出,对于西方关切中俄合作议题,中方基本不在乎他们的感受。

据法国媒体最新报道,北约一位高级官员近日透露惊人消息:该组织成员已经集结了总数高达30万的大军,全部处于高度战备状态,并能在30天内火速完成部署,随时准备东进。要知道,以北约现在的实力,哪怕这30万大军中把后勤保障人员也算上,规模之庞大也足以令人咋舌。由此可见,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欧洲各国已经开始竭尽全力,提升自身军事防务能力,只为在关键时刻能够应对任何潜在威胁,保家卫国。

就俄可能攻击北约的论调,普京回应称,俄“没有帝国野心”,也没打算攻击北约。“有人想象着俄罗斯想攻击北约。完全疯了吗?蠢得像这张桌子一样吗?是谁想出了这些荒谬之言,胡说八道。”普京敲着桌子说道,这些荒谬的言论是西方国家出于“维护自身无上的地位”,意在欺骗自己国家的人民,迫使他们武装自己,并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这些针对德国、法国和欧洲其他地方民众的“恐怖故事”毫无意义。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举行会议时,再次谈及俄乌谈判及停火的可能性。他表示,俄方随时愿意与乌方展开和平谈判,但乌克兰军队必须先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个地区全面撤出。普京保证,只要乌克兰达成此目标,俄方将立即停火,随后展开和平谈判,并商讨乌克兰不加入北约等相关问题。对于俄罗斯而言,领土问题并未列入讨论议程。俄罗斯唯一能接受的结果是乌克兰承认失败,并从乌东四州撤军,这是俄方认可的停火条件。

普京此番表态,既是对北约东扩的不满,也是在试图划清俄罗斯的红线,暗示任何进一步的挑衅都可能导致不测的后果。核武器的阴影自冷战以来一直笼罩着世界,其毁灭性的力量令人谈之色变。普京此言,似乎是在提醒国际社会,当前局势的紧张程度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北约的目的是要不断升级对乌克兰的军援。随着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军事行动不断升级,乌克兰迫切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

普京派遣核潜艇、北约增兵、英国制裁以及加拿大的军事反应,这些事件共同构成了当前对抗加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各国在竞争中的角力和反应,直接影响到国际秩序和全球安全格局的演变。对抗军事行动,还涉及到经济、外交和情报等多个层面的竞争。当前局势下,各方在全球上的行动和反应,将影响到国际关系格局和全球治理模式的重塑。普京派遣核潜艇到古巴英国制裁的回应,西方国家的反制措施和加拿大的军事部署国际社会在对抗中的分歧和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北约的入场确实可能增加战场上的复杂性和冲突烈度,但压力可能并不在俄罗斯这边,北约实际的军事能力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首先北约这些成员受去工业化浪潮影响,相比冷战期间军事潜力已经大幅度滑坡,这一点从乌克兰弹药短缺问题就能得到证实。其次北约官兵的战斗力和军事素质未必能够满足高烈度军事的需要,实际上乌克兰长期以来都是欧洲最能打的国家之一,其他欧洲国家军队的战斗力还真不见得有乌军那么强。

中国坚定地支持联合国的多边主义框架,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此,尽管国际格局不断演变,中国和俄罗斯都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地区安全的同时,追求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化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反对军事同盟的简化思维和做法,寻求通过和平、合作的方式解决国际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