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平安南道的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位于崇山峻岭之间,坐落在桧仓郡山腰上,高达150米。这是朝鲜最大的志愿军烈士墓,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成于195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4年,正值《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一周年,朝鲜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开始提上日程。

该陵园是几十个志愿军烈士陵园中最大,工期最长的,需要分批次迁移志愿军遗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春,志愿军某首长带队来到大榆洞后山的两座坟前,打算将毛岸英和高瑞欣的遗骸迁葬到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然而,一位朝鲜老妇得知后“大闹”,将众人挡在毛岸英坟前,嚎啕大哭:“这是我儿子,不准迁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一时摸不着头脑,眼前这位朝鲜老妇人是谁?

为何说毛岸英是她的“儿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显然,老夫人在“说谎”。

毛岸英,湖南湘潭人,1922年10月24日生于长沙,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与母亲和两个弟弟回到湖南长沙。

1930年,杨开慧被逮捕入狱,牺牲后,毛岸英于1931年春到上海,流浪了整整五年。

1937年至1945年,他在苏联学习,获得中尉军衔,1944年加入苏联共产党。

1946年回延安,同年成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9年10月与刘松林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帝正式宣布武力援南朝鲜,试图干涉中国内政。

9月15日,美军登陆仁川,越过"三八线"轰炸我东北边境,极大威胁了人民安全。

周总理多次垫高:“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但并未起到震慑作用。

毛主席决定彭老总为志愿军总司令,抗美援朝。

毛岸英向主席提出去朝鲜,希望为新中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主席欣然支持。

1950年10月7日,毛主席设宴送行,要求彭老总走的时候带上毛岸英。

可彭老总担心孩子危险,毛主席坚持:“老彭啊,你就收下他吧这次!我替岸英求个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战场凶险,美国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制空权,情况不容乐观。

彭老总最终也只能同意,随后,毛岸英告别新婚妻子,谁知这一别将是永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10月1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

面临严苛条件,许多士兵缺乏棉袄和食物,战况艰难。

毛岸英在彭德怀领导下,以翻译兼秘书身份在战场上尽职尽责。

他知道身份特殊,在自我介绍时以“刘”为姓,没人知道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在朝鲜平安北道东昌郡大榆洞总部,他与杨凤安用稻草搭简陋铺地,吃的也都是粗粮,可以说没什么营养。

没过多久,毛岸英身上就长满虱子,奇痒难耐。

彭老总知道后,多次邀请他和自己一同吃饭,但毛岸英拒绝特殊照顾,从不抱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一切步入正轨后,彭德怀找到“刘秘书”,强调要与周边老百姓建立良好关系。

虽然语言不通,但也要通过其他方式赢得当地老百姓的信任。

于是,“刘秘书”带领战士给当地百姓主动挑水、扫地。

一天,毛岸英与同志深入附近村落,看着沿途被炸毁的村庄,他内心不是滋味。

继续往里走,他看到一个被炸的乌漆嘛黑的一座房子,于是大步上前看看里面还有没有人。

结果连敲几下门,里面都没有回应,就在众人将要离开时,一个小女孩在一旁的草垛里发出声响,两个眼睛充满恐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时,一位朝鲜老妇人走来,对毛岸英微笑着说:“志愿军同志,又见面了。”

原来,志愿军司令部设在大榆洞后,老妇人曾得到过毛岸英的帮助。

一天,美空军在司令部附近进行地毯式轰炸。

这次的袭击不同寻常,美军使用了凝固汽油弹,周边的村庄悉数被烧毁,村民纷纷躲藏,但奈何火势太大,一时间无法扑灭。

总部闻讯后,赶忙到组织战士们灭火。

其中,就有毛岸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救火的过程中,他听到一处被火势围困的房屋里传来呼救声。

毛岸英毫不犹豫,冲进火海,用水打湿自己,成功营救出一位被困的朝鲜妇女。

被救出的老妇人感激涕零 ,表示她的孙女还在里面。

当时,火势不断蔓延,屋子摇摇欲坠,毛岸英想都没想,冒着生命危险再次冲入火海,将孩子抱出来。

结果,毛岸英全身多处烧伤。

被救的老妇人名叫朴真真,她感激地握住毛岸英的手,询问他的名字。毛岸英谦逊地回答:“您叫我志愿军就好。”

从此,朴真真将毛岸英视作自己的救命恩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怎么都不会想到,在这里遇到了朴真真,他欣然打招呼:“阿妈尼,您好!”(一种对大龄女性的尊称)

朴真真放下手中的东西,让孙女(小龙女)送来一葫芦水给毛岸英饮用。

交谈中得知,朴真真今年50岁,小龙女5岁。

当时,村里为了躲避美军,曾用石头把水井堵住,现在志愿军来了,大家纷纷开始重新挖井水。

毛岸英表示:“您与我的妈妈杨开慧同岁”。

二者不仅年纪相仿,杨开慧也喜欢穿白色衣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穷凶极恶的朝鲜战场上,朴真真和小孙女给了毛岸英莫大的温暖。

朴真真也是有儿子的,但战争开始后,村里的青壮年都被迫上了战场,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小孙女也从此没有了父亲。

而自己的母亲杨开慧也是为革命而牺牲,他们的出现填补了彼此生命的缺口。

所以,毛岸英将朴真真视为“干妈”。

战士们在疆场上奋勇杀敌,背后有祖国人民和朝鲜阿妈妮们的支持。

中国工人夜以继日生产军需物品,口号十分响亮,“工厂即战场,机器即枪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在朝鲜战场上,美军执行“绞杀战”,指挥80%空军力量轰炸朝鲜北部主要铁路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