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这边刚签字合作,不到24小时,那边美军司令就访问澳大利亚,鼓动澳方对华釜底抽薪,美军司令都说了什么?其真实目的又是什么?对于中澳合作,中方又是如何表态的?

19号,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斯蒂芬·科勒访问西澳大利亚州的时候,一边强调西澳大利亚州对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奥库斯”(AUKUS)所谓“战略重要性”,一边挑拨称中国在与邻国交往中奉行“强权至上”,反过来指责中国试图破坏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并渲染称中国计划“主导亚太地区”,就此鼓动澳大利亚利用对华矿产出口,对中国进行“经济威慑”,他声称,中国想要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而铁矿石作为一种经济上的权力工具,是一个可以被利用“威慑”中国的机会。据悉,西澳大利亚州的矿产资源都极为丰富,列居全澳之首,主要有铁、金、镍、金刚石、锰、铜、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正因如此,这位美军司令才会想到以此来鼓动澳大利亚对华釜底抽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科勒访澳的前一天,中国高层刚结束访澳行程,在访澳期间,中方高层首先用“重回正确发展轨道”这8个字来给中澳关系定了基调,并强调“历史证明,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合作是发展中澳关系的宝贵经验,需要坚持和弘扬。”此外,中澳双方还签署了战略经济对话、自贸协定实施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中方更是有意把澳大利亚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对于中澳双方签署促进中澳自贸协定实施谅解备忘录一事,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中澳经济高度互补,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双方在经贸领域开展互利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澳这边刚签字合作,不到24小时,那边美军司令就访问澳大利亚,在中澳两国之间挑拨离间,由此可见美方的险恶用心。不可否认,虽然最近这一两年以来,中澳两国官员的互动相较于之前确实多了起来,但在美国拜登政府所谓“印太战略”的裹挟下,中澳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分歧,尤其在军事、人权领域。那美国这样做是否能如愿呢?对此,有澳大利亚学者认为,虽然美国妄图利用矿产来鼓动澳大利亚“威慑”中国,但澳大利亚依旧会选择与中国开展合作。原因也很简单,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美国没有相应的技术,因此无论澳方是否愿意,它都必须与中国合作开采这些矿产。

至于美国百般阻扰中澳关系回暖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近年来,美国拜登政府打着所谓“为了维护地区稳定”的旗号,极力推动所谓“印太战略”,就是想通过建立一系列小型多边机制,让其亚太盟友在该地区构建起防御壁垒,以维护其利益和影响力。而中澳关系回暖势必会打破美国所做的努力,美国自然心生不满与反对。如果美国及其各地区盟友真的对地区和平稳定感兴趣,那他们应该放弃基于威慑理论的战略,并投身于地区多边主义,但眼下美国显然并没有这样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前中美全面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的这种挑拨离间的手段必然还会有很多,对此,阿尔巴尼斯政府必须想明白一点,如何与华保持建设性关系,如何处理分歧,这是澳方现在面临的关键事项,在经历波折起伏后,既然中澳现在走上了改善发展关系的正确道路,那就应当坚定地朝前走,成为相互信任、相互成就的伙伴。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之所需,否则重蹈莫里森政府覆辙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