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版本,是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版本馆,是存放保管文明“金种子”的“库房”。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国家版本馆时强调,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我非常关注、亲自批准的项目,初心宗旨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潍坊非遗版本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潍坊非遗版本馆

6月7日,潍坊非遗版本馆在潍坊职业学院正式开馆,吸引了众多市民和非遗爱好者前来参观。作为市文旅局2024年重点打造的非遗传承载体,潍坊非遗版本馆的建成,走在了全省前列,是守护非遗“根”和“魂”的有益尝试。

潍坊非遗版本馆开馆吸引众多非遗爱好者前来参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潍坊非遗版本馆开馆吸引众多非遗爱好者前来参观。

 浓缩非遗精华 彰显文化自信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经过多年建设,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项、国家级17项、省级99项、市级427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名、省级90名、市级436名。目前,全市建立百余个非遗合作组织,发展近2000家传统工艺企业和家庭作坊,受益群众超过20万人,形成了以生态优化非遗环境、以活态推进文化认同、以业态激活创造能力、以常态展现传播成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在潍坊非遗版本馆看到很多稀罕的老物件,真切感受潍坊非遗保护氛围非常深厚,保护传承工作做得非常好。”6月7日,家住奎文区早春园小区的孙先生参观完潍坊非遗版本馆后深有感触地说。

外国留学生观看院庄风箱制作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国留学生观看院庄风箱制作技艺。

潍坊非遗版本馆的建成,不仅增强了广大市民的文化自信心,也让远道而来的留学生感受到了潍坊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种类的潍坊非遗,让我对潍坊非遗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传统戏服,非常美。”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阿丽娜表示。

作为文化大市、非遗大市,潍坊市多年如一日重视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开展全市非遗资源田野调查,全面摸清分布情况与保护现状;分级、分类建立健全全市非遗档案,妥善保存相关实物、资料;高质量开展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立潍坊市非遗版权保护联盟。自去年开始,市文旅局面向全市各县市区征集非遗版本,全市非遗传承人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积极捐赠,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征集工作。截至目前,共征集图片、视频及实物资料1000余件。6月7日,在潍坊非遗版本馆展出了200余件珍品。

潍县布玩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潍县布玩具

 馆藏物品丰富 展现非遗魅力

6月7日,记者走进潍坊非遗版本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件件古色古香、留有历史痕迹的非遗物件,让人感觉仿佛经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馆陈以“典藏潍州”为主题,分为技忆芳华、国风有形、演艺华章、四时工巧和美在民间五大板块,从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木版,到传统戏剧的唱本、乐谱,以及乐器书鼓、鼓架,再到民间文学文献等,200余件具有历史年代感的非遗珍品,全面展示了我市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及版本资源,呈现了潍坊非遗生态的整体面貌,也见证了“古潍州”的历史和繁华。

曲艺类乐器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曲艺类乐器展示

在潍坊非遗版本馆演艺华章板块,记者看到很多潍坊传统戏剧版本资源,如茂腔老戏服、兵帽、女头面、顶花、鬓花等戏剧实物,色彩艳丽、工艺精湛,见证了潍坊梨园荟萃之美和历史沧桑变迁。其中,多数是诸城茂腔非遗传承人董砚秀捐赠的,她捐赠了老戏服、女头面、茂腔剧本、鬓花等茂腔演绎相关戏剧物件20余件。

“只要是宣传茂腔文化,我必须全力支持。”董砚秀表示,她捐赠的诸城茂腔相关实物都是师傅们留下的老物件。作为一名诸城茂腔非遗传承人,她觉得把它们放在潍坊非遗版本馆里,可以让更多人能够看到、感受到诸城茂腔的文化魅力。

“铃铃纸鸢”风筝文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铃铃纸鸢”风筝文创

在保护中传承 在创新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基因密码”,加大非遗保护传承研究已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共识。

“非遗的传承需要更多年轻人接力,这也是我们把版本馆建设在学校的主要目的,希望可以为潍坊非遗保护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注入活力,真正做到守本固元、守根铸魂。”市文旅局局长高强表示,通过传承、利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版本资源,进一步向青年学子和社会大众展现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潍坊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院长孙维富表示,近年来,学院在市文旅局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艺术人才和活跃文化交流、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接下来,将以非遗版本馆开馆为契机,聚焦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文创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文旅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在非遗保护传承中,市文旅局将全面开展项目提升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法治建设工程、数字化保护工程,实现多点突破,构建非遗系统性保护大格局。在加强传承人培养、校地合作、推动活态传承上下功夫,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加大非遗活化利用,推动非遗和旅游融合、非遗和科技融合、非遗和研学融合等,探寻非遗版本与当代人生活的多种可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贡献非遗力量。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潘来奎 隋炜凤/文图

责任编辑: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