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供应链脱钩,是美国筹划了十多年的事情。然而一份数据的曝光,却折射了西方国家更险恶的用心。

前言:

多年来,全球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各国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想要“独善其身”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种背景下,美国却想尽办法要求各大军火商摆脱对中国零部件的依赖,给出的理由就是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然而在事实面前,这一切的行径都是白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战斧”导弹生产线)

1.一份数据曝光,美国多年“努力”白费?

近期,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了一则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占全球武器出口市场的6.6%,相比美国、俄罗斯所占的份额差了很多。

然而,外媒话锋一转,称中国占全球制造业贸易总额的20%,如果将制造武器的零部件也考虑进去,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听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很熟悉,炒作“中国威胁论”的套路又开始了。

报道称,如果将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全部剔除,全球军火制造商将面临混乱,从精确制导导弹上的传感器,到夜视镜上的红外镜头,再到防弹衣所用的防弹纤维都会出现短缺,从而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随后,报道再次提到了美国想尽办法与中国“脱钩”一事,称即便美国努力了多年,但效果微乎其微,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拥有的原材料和稀有金属都是美国生产先进武器装备不可或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2020全球军贸出口数据)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确实在制造业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高性价比自然在全球拥有了诸多的客户,但这一切都是正常的贸易往来,别人买中国卖,并不是一些国家炒作的“中国会利用出口的产品威胁其他国家安全”。

但外媒这则报道恐怕不是简单的要夸中国制造业发展得好,字里行间都有将中国视为威胁的意思。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采购中国产品,都是在全球化大环境下做出的最合适的选择,西方想要以此给中国扣上莫须有的帽子,未免有些可笑。

对于中国产品威胁他国安全更是无稽之谈,反而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动辄制裁中国,问题到底出在哪一方,相信国际社会看得很明白。

2.与中国“脱钩”,美国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实际上,2012年的时候,美国就在炒作美军武器生产中有100万件假冒的零部件,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然后由此掀开与中国供应链脱钩的一场行动。

但现实是,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美国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反而越来越深。

就拿美军F-35来说,其发动机和飞行控制系统都需要使用高性能磁铁,而构成这种磁铁的稀土金属几乎全部来自中国。之前还有消息称,由于发现了有来自中国合金制造的零部件,导致F-35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交付暂停,以确保不会泄露机密。

就一个小小的零部件又能泄露什么机密呢?但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现在的纠结。一方面必须购买中国的原材料生产武器装备,一方面又担心过分依赖会造成所谓的泄密。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想和中国脱钩,但却做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F-35生产线)

首先,如果真的按国家之间的关系来选择供应商,那么美军很多武器交付计划可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要知道美国现在的制造能力就饱受诟病,如果真的彻底放弃使用中国产品,势必会出现不小的混乱,而这对于美国也不是什么好消息。

其次,放弃中国零部件会导致美国武器成本进一步飙升。全球化就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成本,美国就算再有钱只怕也经不住一直耗。要是连武器都用不起了,可谓是对美军的沉重打击。

此外,中国供应链全面,即便美国想尽办法在本国打造供应链,但想要达到与中国脱钩的目的也基本不可能,毕竟大家都在发展。

3.美方多番表态,背后还有更险恶的用心

以中国供应链为由炒作“中国威胁论”,美西方已经不是第一次干了。

近年来,美国频繁鼓吹所谓的“摆脱对华依赖”,美军更是主张打造零部件供应链,甚至为此采取了一系列行动针对中国。

去年12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美国半导体供应链和国防工业基础展开调查,目的是减少所谓的中国带来的威胁。与此同时,许多中企被美国政府列入了“黑名单”。

即便如此,美国也不得不承认,完全摆脱中国生产的零部件绝非易事。

中国零部件是美国要买的,又不是中国追着送的,美国现在说这些话未免可笑,国际之间正常的贸易往来都能被美国扣上这样的帽子,美国要是真的害怕,就自己关上门,全部用自己生产的东西,这样才安全。

美国以此为由一次又一次的炒作,不过是为了向盟友渲染所谓的来自中国的威胁,希望其他国家能与美国站在一起,最好是能成为对抗中国的“马前卒”,以达到美国“称霸全球”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企业生产车间)

不过其他国家都很清楚,与中国合作有助于国家经济发展,盲目在大国之间选边站是愚蠢的行为,美国炒作“中国威胁论”,也不会起到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