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上而言,我军开国将领的文化水平并不算高,读过高小都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因此我军的“白字先生”非常多。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旋风将军”韩先楚,就是个大大的“白字王”,比如他管“瀑布”叫“暴布”,“擅自处理”叫“檀自处理”,“提高效率”叫“提高效率(shuai)”。韩先楚有个秘书,名叫江如芳,他却称之为“江如芬”。

到了战场上,要写军事报告时,韩先楚也经常闹笑话。在攻打威远堡时,他指着地图里的“郜家店”说:“这玩意怎么读?”他身边的参谋、科长大多高小毕业,居然都读不出来。因此在写报告时,韩先楚碰到不认识的字时,竟然画圈作为代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识字不多,但丝毫不影响韩先楚排兵布阵,有时候一眼就能看清要害,因此即使是上过军校的对手,也不是韩先楚的对手。

在我军之中,有一大批像韩先楚这样的“白字先生”。在文化方面,他们经常闹笑话,但到了战场上却总能表现出超乎其学识的战场直觉。他们写出那一封封天书般的战报,却却是严谨、简练,没有一句废话,却能力透纸背。而四野名将龙书金,就是这样的将领。

革命的动机时,他憨厚地笑了笑。他说:“有人给我写过一个材料,说我参加革命一开始就确定了我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伟大志向,那是替我吹牛。我是一个老粗,刚参加革命没多久,大字不识一个,哪懂什么共产主义。人的思想认识是逐步提高的,说真的,当时我只是对跟着大家打土豪,打一次土豪能够吃一餐好的很感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书金出生于茶陵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里贫困,他没读过什么书,从小就为生计而奔波。他自幼喜欢武艺,不仅掌握了一些拳法,还锤炼出一副力大无穷的体魄。

有一次,父亲让他看菜园,发现一个人踩着蔬菜而过。龙书金心疼地大呼:“别踩了我的菜。”结果那人不停。龙书金一把揪住那人,把他背出了菜园。

有一次,龙书金到山上砍柴,发现了一个受害的孩童。心地善良的他二话不说,背着柴火和孩子翻山越岭,最终送孩子回家。

当时他的家里很穷,祖父去世3年都没法安葬,只因他们连墓地、棺材都买不起。直到把他的五叔卖了,才筹到下葬的钱。日子实在太苦了,龙书金和他的乡民们渴望着救他们于水火的救星。

1930年上半年的一天,茶陵游击队队长谭家述在龙氏宗祠讲话,宣扬我军的土地革命理念,一呼百应。于是龙书金跟着游击队开始打出打土豪、吃大户。1930年9月,龙书金加入了红十二军三十四师。打下吉安后,龙书金一度很想回家,一度想开小差。

然而在回乡的路上,龙书金却在吉安的一个留守处,碰到了军需部长赵尔陆。对于赵书记这个小兵,赵尔陆将军丝毫不摆官架子,他不仅热情地接待了龙书金,还安排他在军需部挑银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赵尔陆让他挑着一千块银元,送往三十四师师部。到了师里,部队见他身材壮硕,挑着一千银元都能健步如飞,于是将他编入了炮兵连。

在军队里,龙书金发现红军和其他的军阀部队完全不同。他和官长们一样,都领着一块银元的薪水。在此前,龙书金从未摸过银元。眼下有了自己的银元,他非常高兴。于是他像宝贝一样将银元收藏了起来。

首长们对士兵不打不骂,充分发扬军事民主,他感到红军才是真正的官兵平等。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贫困的龙书金总是被人看不起。但在队伍里,他却感到了尊重,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支军队中干下去,

由于作战勇敢,龙书金升得很快,他担任过三十四师迫击炮连连长、红一军团政治部政卫连排长,参加过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随后,龙书金又随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

在战斗中,龙书金非常勇敢。在红军东征的战斗中,龙书金曾被授予突击组长战斗英雄的称号。在后来西征宁夏的战斗中,他所指挥的四连,在夜战中大破敌军,因此被称为“夜老虎英雄连”。

由于经常身先士卒,龙书金可没少受伤。在贵州鲁班桥,龙书金与薛岳部展开激战。结果一个不留神,被敌人的手榴弹炸伤了臀部。他捂着伤口行军,却无论如何也跟不上队伍。到了一个土地庙,他遇到一个同样因为伤病而掉队的排长。为了减少部队的拖累,他们拒绝坐担架,而是拄着拐杖蹒跚而行。

当天晚上,两人住进一户百姓家,然后将自己那块一直不舍得用的银元买了一只鸡,炖着吃。不料这只鸡是公鸡,是发物。次日早晨,他的伤口就爆裂了,脓血溅出,糊了他一屁股。无奈之下,他只好换了一条裤子。或许是补充了营养,龙书金越走越舒服。一路上要了一个星期的饭,才赶上部队。要知道在长征中掉队,是九死一生的。

当然这绝不是龙书金最后一次受伤,1939 年 3 月,龙书金将军率部于鲁北凌县大宗家与日军激战,左臂中弹负伤。医生告知,弹头于左上臂炸开, 肱骨粉碎性骨折,急需手术治疗。

我军本来就缺医少药,哪有麻醉剂这种东西。于是医生准备将他捆起来,防止他乱动。谁知龙书金大笑道:“你没听过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吗?”随后他伸出胳臂:“上刀吧!我保证不动一下!”

无奈之下,医生垫油布于臂下,取手术刀在手,割开将军皮肉,直至于骨。利刃过处,发出吱吱的声音。然而龙书金虽然汗如雨下,却依然安坐于板凳上,岿然不动。从此以后,龙书金的左臂便短了一截,断骨之处仅以筋皮相连,似瓜蔓,能左右旋转;似弹簧,能上下伸缩。虽然不是残疾,但也被称为“短臂将军龙书金”。

龙书金虽然没读过书,但打仗却非常有悟性。在平型关战斗中,他指挥四连杀死了10个鬼子兵,炸毁了一辆卡车,而该连却无一伤亡,因此被授予“英雄连”的称号。在这场战斗中,龙书金充分展现了他神射手的本领。在本连所杀的10个鬼子中,龙书金一人就打死了两个。

早在红军时期,龙书金就因他百发百中的功底,被评为射击标兵。红军到陕北后,于三原开运动会,将军为射击代表。在平型关,四连久攻不下。将军上前一看,发现一个带着指挥刀的鬼子正在一处小山包上往战场上观望,很显然是个指挥官。随后龙书金拿来步枪,啪啪两枪就将这个鬼子指挥官和他随从撂倒,战局瞬间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