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的一天山西省卢氏县一个普通农民家中,72岁的老汉陈廷贤已然病入膏肓,他时而陷入昏迷,时而喃喃自语,嘴里总是念叨着“朱阳关”“首长”等一些名词。

众人都不清楚老人要说什么,唯有他的兄弟陈生孩知道,自己的哥哥此时又回忆起1934年,冒着生命危险挽救红25军3000余人的那段往事。

恰在这时,中央派来的工作人员也终于如愿找到了陈廷贤

眼看老人已经神志不清,工作人员拿着一本特殊的笔记本,按照上面列举的条条线索逐一与陈生孩及老人的其他家属核对细节。

经过比对,工作人员当场确信,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程子华苦苦寻觅的救命恩人,就是眼前病榻上的这位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子华

消息传回北京,程子华和刘华清将军闻讯后不禁潸然泪下。

他们等待这一天,已经整整盼望了34年之久。

那么当年这位大字不识一个的货郎,是如何拯救红25军的呢?建国后程子华又为何迟迟找不到自己的救命恩人?

蒋介石的铜墙铁壁

1934年11月16日夜,红25军从河南省罗山县开拔,踏上了前往陕西的长征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并不知道,蒋介石早已在前方的伏牛山区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红25军这3000将士往里头钻,好来个一网打尽。

12月初,程子华的部队抵达豫西,根据中央“直奔豫陕边界,开辟新根据地”的作战方针,程子华与吴焕先决定率领部队继续向西挺进,就此来到了伏牛山区

此时,蒋介石为了消灭程子华这股势力,亲自飞抵武汉实施微操。

面对3000名老红军,蒋介石丝毫不敢怠慢,他迅速调集万余重兵,决心在伏牛山区将程子华的部队就地围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蒋介石可谓做足了功课,早在半个月前,他就电令驻扎在河南开封第十九路军第六十师的万余精兵作为追兵,开始死咬住程子华的部队不放,企图追上红军并利用人数优势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

与此同时,蒋介石在伏牛山区西南的五里川朱阳关都加派了守军,并提前构筑工事,用于抵挡红军的西进和突围。

要知道,程子华如果想要入陕,那么这两座关隘几乎是必经之路。

前有劲敌后有追兵,而两侧不是黄河天险就是忠于蒋介石的地方武装,就这样一张天罗地网被蒋介石巧妙地编织完成。

蒋介石确信占尽天时地利的国军,将以碾压的人数优势彻底消灭掉程子华的红25军。

更为致命的是,蒋介石生怕这一万余人吃不掉红军部队,还在陇海线上摆好了运兵火车,准备一旦开战,随时就近调兵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此时胸有成竹,他将红25军戏称为当年走投无路的“瓦岗军”,自己要让这支部队插翅难飞。

此时的程子华也觉察到了危机的靠近,距离他最近的“追缴队”已经近在咫尺,双方相距不足70里地,一旦被蒋介石的“追缴队”咬住,很快四面八方的敌人都将参与到围歼战中,等待着红25军队的悲惨命运可想而知。

然而,由于缺乏作战地图和向导支援,红25军一时之间想不出破局的办法,部队从上到下都弥漫着焦虑的气息和准备殊死一搏的悲壮情绪。

小红军被就地正法

恰在这时,红军内部发生了一段令人心酸的小插曲。

原来连日的行军赶路使得一名红军小战士饥饿难忍,凑巧这名小战士瞥见了院墙内,一户老乡家里的柿子树上结满了通红的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红军部队素来就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传统,但是红军小战士想着自己就摘一只柿子来吃,同时把钱放在院墙上,这样就不算是偷。

等老乡回家看到院墙上的铜钱,也就不会怪罪自己拿他一个柿子。

于是,小战士先把钱放在了院墙上,然后开始用竹竿去敲打柿子树。

然而,成熟的柿子一打就掉下来好几个,小战士显然没有心理准备,一时慌了手脚。

恰在这时屋子里的人看到了红军战士在偷柿子,于是大声高呼起来,很快引来了乡亲的围观。

这下事态就闹大了,消息一路传到程子华耳朵里。

听到发生了这种情况,程子华的精神立即紧张起来。

他深知这件事一旦处理不当,有可能会引起极为严重的民愤,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二话不说亲自到了案发现场了解情况。

事实上,从情感角度来看,程子华觉得这位小战士情有可原,也的的确确在院墙上摆放着小战士放置的铜钱。

但是无论如何小战士违反了红军部队的军令,如果不严肃处理,既不能整肃军纪,同时也无法给乡亲们一个交代,难以平息众怒。

最终,这名红军小战士被执行了军法,被当着乡亲们的面抽了几十下军鞭,小红军躺在地上乞求村民原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亲们虽然不忍心看着小战士受苦,但也没有一个人上前求情,原来早在红军到来之前,蒋介石的飞机就在附近各个乡村派发传单,将红军形容成洪水猛兽一般的队伍。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红军在当地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向导。红军的队伍只要在这伏牛山区多待上一天,危险就会迫近一天。

眼看着蒋介石的合围大网正在不断收拢,战士们纷纷开始写遗书,打算与蒋介石的部队拼个你死我活。

程子华此刻内心被前所未有的压力所笼罩着,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难道真的就没有一条小路,可以帮助部队逃出生天吗?

可是,自己要去哪里找到这样一条没有敌兵布防的山间野路呢?

货郎挽救红25军

就在程子华等人一筹莫展之际,红25军的一名侦察兵领着一名货郎前来报告。

原来这名侦察兵在前房山区侦察时,遇到了这名货郎,一番打听下得知,这名货郎对周边地形十分熟悉,于是便再三请求货郎跟他一起回村跟首长说明情况。

还不等程子华开口询问,这名货郎就说道:

“首长,我看还是不要拖延时间了,我给你们带路,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这位陈廷贤是一名走南闯北的卖货郎,他对当地的地形,尤其是隐蔽的小路和捷径更是熟悉异常。

此前他也被国民党造谣红军的假新闻给吓唬到了,想着要和红军保持安全距离,免得自己惹火上身。

可是经过这一次他也亲眼目睹了小战士摘柿子的事件,加之自己进一个阶段的观察,陈廷贤发现红军并不是蒋介石宣传的那样,反而这支部队军纪严明,且爱护百姓。

因此他打心眼儿里喜欢这支部队,所以主动开口要帮忙,愿意充当向导帮助他们逃出蒋介石的包围网。

一番话解释下来,程子华激动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旁的张星江也拍手称赞道:

“这就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有了陈廷贤的仗义相助,程子华和红25军3000名战士终于在内心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陈廷贤告诉众人,自己多年闯荡江湖,近些年经常往返于山西和陕西之间,贩卖一些糖糕。

目前蒋介石的追兵主要都放在大路和关隘上,红军战士想要从正面突破,人数、地形、武器装备都占不到便宜,一不小心就会全军覆没。

因此陈廷贤建议走小路隐蔽行军,则可以悄无声息地绕过五里关和朱阳关,出其不意进入到陕西的洛南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完这一通分析,程子华激动地热泪盈眶,他紧紧握住陈廷贤那布满皱纹的双手,发自肺腑地说道:

“小老乡,多亏有你,你受苦了!”

从来没有一名军官正眼看过陈廷贤一眼,更别提对他说出这样一番感人至深的话语来。

陈廷贤的内心感到有一股暖流汇入,他打定决心一定要救这支队伍出去。

只是当说到图为线路时,陈廷贤却变得面露难色。

程子华瞧见了他的不安,立即安慰地说道:

“尽管说,红军各个能吃苦。”

陈廷贤的眼中充满的感动,可是随即他便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建议的这条道并不是给人走的,之前都是给牧羊人留着的。这条路虽然人烟罕至但是极其凶险,需要大家贴着悬崖峭壁行军。”

听到这番话,程子华并没有表现得十分忧虑,反而喜笑颜开,他高兴地说道:

“越是危险的地方就越是安全!”

就这样,部队在陈廷贤的带领下,于12月5日凌晨开拔,沿着陈廷贤口中所谓的“七十二道水峪河,二十五里脚不干”的羊肠小道秘密挺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掩护大军,徐海东将军亲率两个连的兵力,手持一挺轻机枪负责开道。

经过一天的赶路,部队在傍晚时候成功走出了逶迤的山路,神不知鬼不觉地逃出了蒋介石精心编织的包围圈。

此后红25军在前往洛南地区的长征途中虽偶然遭遇地方部队的袭扰,但显然蒋介石的精兵良将已经被红军战士们彻底甩在了身后。

最终,红25军顺利抵达陕北,完成与中央红军的胜利会师。

建国后程子华苦寻恩人

在突围成功分别之际,程子华为了感谢恩人,特地准备了15块钱大洋要赠送给陈廷贤。

要知道这份厚礼抵得上陈廷贤走上上万里的路程,可是陈廷贤却坚决表示推辞。

陈廷贤只说了一句话:

“你们干革命,比我更需要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子华被这句话深深地震撼到了,他随即拿来纸币写了一封感谢信,并盖上司令部的红章后交给陈廷贤,表示日后有难拿着这份信物,随时可以去延安找自己。

可惜的是,陈廷贤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字,所以他看不懂信上的内容,也不清楚这封信的价值。

由于当时出于保密需要,陈廷贤也不清楚给自己感谢信的这名首长真名叫什么。

回乡后,陈廷贤就把信藏在了家中的墙缝中,而不久后,他帮红军带路的事情就被人告发了。

国民党当地的官员立即将他关进了监狱,面对严刑拷打陈廷贤要死不承认自己见过红军,三天后敌人见拿他没办法,又把他放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程子华一心想要报答救命恩人,于是先后五次派出干部寻访当年的这名“卖货郎”。

可惜的是,由于陈廷贤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写字,所以他介绍自己时带有浓郁的山西口音,导致程子华一直以为他叫“陈廷献”。

就这样,大伙儿拿着这个错误情报找了整整34年,始终没有找到卖货郎的踪迹。

1983年,中央在编纂红25军军史时,再次注意到这一特殊的历史事件,于是决定扩大寻找范围,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寻找这位“卖货郎”,最终他们在卢氏县找到了陈廷贤。

据陈廷贤的弟弟陈生孩介绍,解放战争时期,陈廷贤的房子在日军扫荡中被焚毁,因此程子华手书的感谢信会为灰烬。

解放战争期间陈廷贤参加了民工支前运动,为解放军运输了大量的战斗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陈廷贤才把自己当年的故事和细节告诉给弟弟陈生孩听,并委托弟弟帮自己写入党申请书。

就这样,这个秘密才得以流传下去。

可惜的是,当组织找到这位隐姓埋名34年的大英雄时,陈廷贤已经病入膏肓,神志不清的他难以与程子华再度见面。

1984年陈廷贤病逝,享年73岁。

临终前,陈廷贤嘴里一直喃喃自语“朱阳关”“纸条”“首长”等字眼。

噩耗传到北京,程子华怅然若失,不禁潸然泪下。

老英雄去世后,家属和政府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将其安葬在党校旁边,他说自己死后也要跟党走。

他的墓碑由程子华亲自题写,在上方还用红色的油漆醒目地画上了一个红五星,这是对这名老英雄一生最好的礼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

①程子华:《程子华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②苏北,田竞:《重走长征路——红二十五军》,北京:华文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