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坐火车的次数明显是多于飞机的。除了安全考虑外,更多的还是方便。用毛主席的话说:“坐火车可以掌握主动权,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据铁道部资料记录,毛泽东自1949年3月进京至1975年4月,共乘坐中国铁路专列72次,总行程344万公里,在专列上工作和生活的时间累计为2148天。难怪人们都称毛泽东专列为“流动的中南海”。

在毛泽东专列上,有一项特别光荣的工作,那就是专列服务员。王爱梅就是其中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爱梅

1956年,王爱梅被调至铁道部专运处工作,得知自己要为中央首长服务时,心中不免有些紧张和期待。从此,她的生活步入了另一个轨道,她的工作要求严格保密,出任务时不能与家人朋友联系,甚至出发前都不知道目的地和任务时长。

一天,她突然被列车长叫过去,告诉她需要去餐车做服务员。此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即将服务的对象就是伟大的毛主席。

到了午饭时间,王爱梅得知自己要为毛主席摆台时,紧张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但她迅速告诫自己要冷静,集中精神为主席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摆好餐台后,毛主席缓缓走来。主席不同于一般人的交际方式让王爱梅印象深刻。他喜欢与工作人员像朋友一样交流,常常通过语言的艺术使人感到平易近人。初次见面时,毛主席通过与王爱梅谈论姓名和家乡拉近了距离,主席通过一个汉字玩笑,称王爱梅和他是“亲戚”。

毛主席幽默地说:“‘王’字下面加个尾巴念什么啊?”

“啊?那不是‘毛’字吗?”王爱梅下意识脱口而出。

“对啊!”毛主席笑了,轻轻拍了一下桌子。

王爱梅这才明白了,不好意思地说:“对,主席,我们是亲戚呢。那主席以后可要多帮助、多教育我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爱梅在与毛主席的交往中不断学习、成长。毛主席也非常看好这位年轻进步的姑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正操

1959年,当毛主席在上海开会乘坐专列时,王爱梅的领导、铁道部部长吕正操上车给主席汇报工作。

由于听不懂毛主席的湖南口音(吕正操是东北人),吕正操十分担忧。就在等待的时候,他看到了在一旁布置茶水的王爱梅。吕正操当即想请王爱梅帮个忙:“主席湖南口音重,我听不清楚,你就帮个忙,一会儿他来了,你别走开,行吗?”

这事好说,王爱梅点头同意了。

没多久,毛主席来了。吕正操汇报完工作后,毛主席提出了几个问题,一开始主席的语速不快,他还能听懂一些,可后来聊得多了,毛主席一连串问了好几件事:“你们列车人员配备多少?如何配备?车速多少?怎样才能达到快速、准确,还不影响一般列车?”吕正操有点出汗了,他并非不懂这些事,只是一时间没听清主席在说什么。

情急之下,吕正操望向了王爱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爱梅

王爱梅接收到了吕正操求助的眼神,她赶紧拿起手边的水壶,上前给大家倒水,然后小声在吕正操旁边提示:“先说列车配备。”得到解惑的吕正操有了思路,便和毛主席继续汇报工作了。

聊了一会儿,毛主席又问起了列车的行驶速度,这次王爱梅直接站到了主席身后,对着吕正操比了一个“六”的手势。吕正操秒懂,马上接着回答主席提出的问题。

不知过了多久,会谈结束了。就在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毛主席却好像识破了什么似的,对吕正操说:“你们要经常了解下边情况,有什么问题及时解决。”

吕正操赶紧点了点头。

在这次工作中,王爱梅不仅展现了她的专业素养,还表现出了她的机智和细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爱梅(左二)向朋友展示列车员与毛主席的合影

此后,王爱梅在铁道部专运处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和出色。如今,80多岁的她,还会和大家分享当年在毛主席专列上工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