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这位被称为“东北王”的传奇人物,一生从未做过汉奸,却在与日本人的周旋中展现出了独特的民族气质。

然而,也正是他的这种滑头作风,让他在日本人眼中成了一个棘手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

1928年6月4日凌晨,张作霖乘坐的专列在经过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一枚预先安置的炸弹被引爆,巨大的爆炸声震彻天地。

张作霖所在的车厢被炸得只剩下底盘,他本人则倒在血泊中,血肉模糊。

身受重伤的张作霖被紧急送往沈阳“大帅府”进行抢救,但最终回天乏术,气绝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所乘火车被炸

大帅府中一片混乱,内忧外患之际,张作霖的五夫人张寿懿临危受命,挺身而出稳住政局。

她严令禁止将大帅身故的消息传播出去,并密令心腹管家采取应对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墓园

在她的努力下,局势得以暂时稳定,为张学良顺利接管东北保安总司令一职争取了时间。

张学良在得知父亲噩耗后,着手为其安排葬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葬礼灵堂

然而,由于张作霖生前没有选定墓地,张学良决定先将父亲的灵柩停灵,等待墓地修建完毕后再行下葬。

经过多方搜寻,最终选择在辽宁省东部抚顺市东北部的大伙房水库东北岸修建墓地,即后来的元帅林。

不得不说,张学良是个大手笔,他斥巨资修建墓园,并且还是仿照皇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帅

然而,由于张作霖的死讯被严格保密,他的葬礼未能如期举行。

老话说得好,人算不如天算,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让张学良失去了对东北的控制,甚至连父亲的遗体都无法妥善处理。

日本人占领东北后,对张作霖的尸体进行了转移,并将其作为要挟张学良的筹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

他们觉得,还有什么比自己父亲的尸体更重要的?

可谁知,张学良“不吃这一套”。

于是时间一晃就是九年,在这漫长的九年里,张作霖的尸体一直被存放在竹林寺,成为日本人手中的工具。

然而,张学良对日本人的威胁始终表示坚决的拒绝,不愿屈服于他们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

直至张作霖的老部下张景惠变节投靠日本人,成为伪满洲国总理后,他出面调停,日本人才同意将张作霖下葬。

1937年6月,张作霖在去世九年后终于得以入土为安,与原配合葬于驿马坊村西侧的张家墓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和原配墓

然而,张作霖的葬礼全程都由张景惠及其亲属操作,他的众多孩子们因天各一方,未能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和孩子们

自此,张作霖的墓地显得落寞无比,杂草丛生,青砖甬道直通坟前,诉说着无尽的哀思。

那时候,张学良早已经因为参加“西安事变”而被蒋介石软禁。

在此期间,他一定十分想念家乡,想念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墓园

就在重获自由身后,他虽渴望回到东北为父亲扫墓,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愿望最终未能实现,成了最后的遗憾。

最后,他于美国夏威夷逝世,葬于当地北部的“神殿谷”纪念公园,与妻子赵一荻长眠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学良和赵一荻

而张学良的墓,也朝着东北方向,东北,不仅仅是一个方向,更是对家乡的思念。

纵观张作霖的一生,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学良和赵一荻墓

他的墓地,尽管历经沧桑,仍然见证着这位“东北王”在历史舞台上的辉煌。他的故事,将永远流传在后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