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热潮的鼓动下,很多人要出门旅游,也有一些人并不认同组团旅游的形式,而要实现自驾游。那么自驾游到底好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实现自驾游的人,一般都有私家车,而且车的质量不错。他们一般都是工薪阶层的人,或者是一些富豪的子女,汽车烧油不掏钱。有人能弄到公家的加油票,自驾游的时候烧的汽油靠公家来负担,这样可以节省很大的开支,而富豪的子女并不在乎汽车烧的油,只是图一个自驾游的自由和痛快。看似很美好的自驾游,为什么不被所有人认同?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一些人开着私家车去旅游,要耗费很多的汽油,这一笔买汽油的钱正是他们忌惮的。要是跟着旅行团去旅游,花费并不多,只是不太自由,但相对于自驾游的耗费来说,他们只能承担旅行团的费用。而不在乎自驾游费用的人,一般情况下会和几个亲朋好友一起自驾游。他们要的就是自驾游的那种自由和痛快,开到哪里算哪里,甚至还要提前规划路线,做好各个阶段的预算,到哪里去吃喝,到哪里睡觉,到哪里旅行,什么时间点干什么,都规划得比较清楚,但还是有一些拘束。

真正的自驾游就是朝着一个目的地去,路上到了哪里算哪里,没必要整天卡着时间干这干那,那样反而不自由了。自驾游的人不在乎经济费用,而在乎自驾游过程中的自由和痛快。他们一般会组成一个小团体,在路上互相照应,以免到了陌生的地区,遭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可以说自驾游的人开车是辛苦的,因为往往要开好长时间的车,甚至要开上千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在路上,他们训练了车技,提高了辨析路况的能力,也看到了更多风景,了解到更多的风俗人情,但自驾游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有时候路上车辆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需要同伴帮忙,也可能提前预想不周,会遭遇极端天气,路上出现危险,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被冻死,被泥石流冲走,被山洪冲走,被河水冲走等等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虽然自驾游的人对治安情况比较乐观,甚至认为在遭遇极端天气的时候,只要打一个电话,救援人员就会赶快赶赴现场,没必要为很多危险担心,但他们的想法还是太理想化了,有时候遭遇危险的时候电话根本打不通,即便打通了,救援人员也不能立刻赶赴现场。曾经有几个自驾游的人开车到了无人区,在复杂的路况下,车子出现了问题。几个人在路面上过夜,夜里遭遇了极端天气,非常寒冷,以至于几个人被救援人员发现的时候,已经冻死在车里面了。还有自驾游的开车上了山,却遭遇山洪暴发,被困在山上,情况十分危险,倘若他们出门之前知道会遇到这种危险,那么他们说什么也不会自驾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人们旅游一般会出门,跟着旅行团还好一点,因为旅行团的人已经跑惯了这样的路线,知道路况是什么样的,也知道旅游的地区气候状况怎样,风土人情怎样。虽然有的旅行团出现宰客的情况,但跟着旅行团还是比较安全的,只是有时候并不能自由观看,只能按照旅行团设计的线路来走。为了旅游更加自由,自驾游就产生了。可以说,自驾游是针对于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来设计的旅游方式,因为他们可以负担自驾游的费用,还追求自由和浪漫————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比自由和浪漫更值得的。但自驾游的前提是各地的安保情况比较良好,社会很和谐,各地的地理状况以及气候状况也比较良好,风土人情也不错,这样可以满足自驾游的需要。但偏偏事与愿违,很多地方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尤其是风景名胜之外的一些地区,经常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情况,甚至出现强买强卖的情况,还会出现碰瓷的,即便报警之后,当地的警方也会斟酌风土人情来处理这些事情,甚至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

自驾游的人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形势的发展,也没有看到自驾游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凭借着激情就要独自驾车游览,当出现危险的时候,就知道自驾游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了,简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即便呼叫救援人员,呼叫警察也不一定立刻奏效。如此一来,自驾游就没有那么理想了。自驾游只适合于到一些和谐的地方去旅游,而且到气候适宜的地方去旅游,到风土人情比较好的地方去旅游,而沿途也不能出现什么危险的路况,不能出现极端天气,不能出现车匪路霸,更不能出现地方保护主义。或许自驾游的人还是比较理想化,有一颗年轻的心,要实现独自游览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要付出代价,不但费用比较高,而且长期驾车容易产生疲劳,甚至要面对“出门万事难”的情况。或许自驾游的人想不了那么多,有一种挑战自然的勇气,还有野外生存的能力,却往往出现很多问题,只是他们不说罢了,或者说了被媒体有意摁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旅游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甚至可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不管是跟团旅游,还是自驾游,最终目的都是到旅游景点去,没必要强化自驾游的各种不便,以免吓退太多的旅游者。当很多人家都有了私家车之后,自驾游或许会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时尚,但自驾游的种种不便还是应该提前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