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关注怀化

从6月21日开始,湘北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桃源县夷望溪镇24小时降水量达到了380.9毫米,刷新当地降水历史极值,位居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湖南历史第4高位。

此次降雨为何如此极端,雨为何总下在夜里?6月23日,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气象专家,为大家解读此次降雨呈现哪些特点,如何加强防范。

降水实况图。省气象台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降水实况图。省气象台供图

“列车效应”导致降雨极端

据气象部门监测显示,6月21日8时至22日8时,桃源县夷望溪镇24小时降水量达到了380.9毫米,刷新了当地降水历史极值。

从降雨趋势来看,未来一周湘北、湘中有持续性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累计雨量湘北、湘中达150至300毫米,其中湘北部分地区达350至450毫米,局地可达500毫米以上,小时雨强最大可达90至120毫米。预计本轮降雨综合强度与2017年6月23日至7月2日“特强级”暴雨过程基本相当,极端性强。

为何会出现如此极端的降水?“主要是受‘列车效应’作用影响。”省气象台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刘红武说,“列车效应”是气象术语,通俗讲,就好比人站在一节节经过的列车面前,接连不断地感受到一节节车厢经过时带来的巨大声音和冲力,影响效果不断叠加,导致危害加剧。

刘红武解释,此次南方长时间降水并不是由一块稳定不动的降雨云团造成,而是对流系统反复生成发展,使很多降水云团先后经过同一个地方,造成该地区出现长时间降水。

在强对流发生过程中,“列车效应”会造成强降水累加。“桃源县在此轮降雨过程中就仿佛列车经过时那样遭受了多个云团的暴击。”刘红武说。

“内力”支撑导致雨总下在夜里

此轮降雨有哪些特点?刘红武表示,此轮天气过程主要呈现出累计雨量大、降水落区高度重叠、夜间降水明显加强、次生灾害易发、南北天气差异大等5个特点。

首先从雨量和降水落区来看,因副高强盛,其脊线北界稳定维持在湘北、湘中一线,北侧的切变线也处于稳定少动状态,再配合高能高湿的环境场,便得此轮过程降水在湘北、湘中一带集中重叠,累计雨量大,具有极端性,可造成的灾害大。

据预测,湘江中下游、资水、沅水及洞庭湖区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部分站点出现超历史水位洪水风险高。湘北、湘中地区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的气象风险高,国省干道、高速公路局部边坡塌方的风险较高。

从降水时间上来看,夜间降水明显加强。“尽管白天也有降水,但是‘夜雨’是此轮降雨最明显的特征。”刘红武说,夜雨增强,是因为有充沛的水汽作为“内力”支撑,导致夜间急流加强。

同时,迅速升高的气温也是夜雨形成的重要推手。湖南雨热同期,雨季也是气温迅速升高的季节,白天升温快,能量蓄积,蓄势待发,傍晚开始,高空气温下降,与地面的温差逐步拉大,云层上冷下热,于是低层较暖的空气上升冷却,凝结成雨,导致夜雨倾泄而下。

从地理上来看,湖南东、西、南三面环山,形成向东北开口不对称的“马蹄形地形”将温差放大,让冷暖气团之间的运动更加剧烈,使夜雨就像是一辆动力十足的洒水车。

针对此轮降雨特点,气象专家提醒,要加强防范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湘江中下游要加强防范流域性洪涝风险,加强江河湖库水情监测管理、灾害隐患点巡查排险,湘南要防范滞后性地质灾害风险。

湖南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这些地方暴雨、大暴雨

湖南省气象台6月23日6时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23日8时至24日8时,长沙西北部、岳阳、益阳南部、怀化北部、湘西州南部部分地区将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请加强防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气象部门提醒,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奉永成 通讯员:梁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