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战警:生死与共》串联了前三部的要点,所以想要更好的捋清角色关系,需要重温一下前作。

绝地战警》是迈克尔·贝的处女作,很套路化的警匪片,一开一合、一俊一搓的主角配置,剧情简单粗暴。

甚至主线故事都不重要,全靠演员的演技与导演的调度来撑起全片的话唠和动作,再借助密集的语言式无厘头来搞笑,类型片便成了。

此片还有一个进阶版,那就是成龙的《尖峰时刻》,填补了动作方面的不足。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绝地战警》确实有些无聊,节奏不明快,剧情推动全靠嘴炮,动作场面也不过瘾,漫长的两小时只有一小部分能叫人打起精神。

与后来动不动就狂轰滥炸的迈克尔·贝相比,《绝地战警》已经落伍了,那些设计和巧思早就见怪不怪了。

本来这种类型片应该注重小而美,但迈克尔·贝这种粗线条导演怎会完善这些细节。

有个大框架就够了,导致他的商业片只能成为一时的流行,无法作为经典被反复观看。

就像bad boy,年少轻狂时喜欢,一旦步入社会便靠不住,但能做到前者也不错,合格的爆米花,对得起当下的观众,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大师。

相较于第一部,《绝地战警2》不再是酷boys耍酷。

故事线、成长性,以及迈克尔·贝的技法都有了显著的提升,结尾还照搬了《警察故事》,但整体质量不如成龙。

至于第三部,本可以不拍的,但奈何有钱可赚。

威尔·史密斯的下坡路之所以走的长,是因为他当年有太多大卖的IP可以拍续集,《绝地战警3:疾速追击》就是其中之一。这次的重启又添加了一些新东西,由单纯的警匪片变成了罪犯复仇,警察反击,再加点兄弟决裂,英雄迟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以及老少配的戏码,新电影就成了,看似有创新,其实很老派,但对于商业片来说够用了,不怕故事陈旧,就怕节奏稀碎。

然而换了导演的《绝3》还是让担心发生了,

尽管迈克尔·贝的文本也一般但至少有股爽感在,然而《绝3》把这个系列赖以生存的动作和嘴炮都丢了。

虽然前两部的动作设计也没有那么精彩,但胜在史皇年轻,身手有力量感,可现在再想复制完全不可能,年龄是演员怎么都弥补不了的,再说嘴炮,以前是搞笑,锦上添花,如今却沦为啰嗦,拖沓,让本片的看点大打折扣。

尤其是马丁·劳伦斯的定位变化,过去是与史皇组成双杰,双雄配置。

现在却是彻头彻尾的累赘+工具人,剧情侧重于史皇的独角戏,宛如孤胆英雄,这样一来,《绝地战警》的味儿就不对了。

也许导演觉得这种创新还不够,在影片后半段又来了一出狗血亲情戏,追杀史皇的毒贩是史皇的亲儿子,结尾史皇和他双向救赎,兜兜转转,依然家人侠。

既然是爆米花,那就拿出爆米花该有的态度,但史皇却在一次次亲手毁掉自己的IP。

就像他自己一样,片中的他是情圣,现实中的他处理不好自己的家庭与婚姻,一次本是英雄气概的大比兜却成了全民狂欢的群嘲。

老年的威尔·史密斯在奖项上以奥斯卡影帝之姿赢了汤姆·克鲁斯,但在商业与口碑上却输的很彻底。

好在《绝地战警:生死与共》没有重复《绝3》的狗血,史皇还以别人扇自己巴掌的方式回应了奥斯卡之后的所有质疑。

文本上,第一部除恶,第二部成长后除恶,第三部复仇,第四部变节、洗清,从故事结构来看,倒是符合商业片的发展逻辑。

开场第一幕延续了《绝地战警》系列经典桥段,威尔开快车,马丁想要吐,两人相互diss。

第二幕超市call back第一部的彩虹糖,第三幕的婚礼致敬警长,后边还还原了两人在第一部里的经典造型。

除此之外,片中点到了第二部的时间,剧情虽与第三部的彩蛋没啥关联,但跟其中的人物紧密相连。

这些情节和元素合集都在彰显“情怀”二字,也在说明《绝4》对路人不太友好,内地的票房不会太高。

现在的观众以年轻人为主,大多数人可能根本没看过前三部,情怀对他们无效。

抛开情怀不谈,质量方面,有迈克尔·贝做监制,《绝4》又回到了类型片该有的轨道上,不算差。

《绝4》改掉了《绝3》的问题,马丁·劳伦斯不再是附庸,傻头傻脑充当工具,而是与威尔·史密斯并列的警探,久违的双杰的精气神再度回归。

插科打诨有点尬,动作部分大多交给年轻人,威尔和马丁老了就负责出谋划策与统筹全局,史皇的心理障碍让麦克这个人物更丰满。

亲情的抉择也融入的较为丝滑,不是现在好莱坞无脑的伐木累,比第三部的狗血强多了,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但没有喧宾夺主。

时长上也没有第二三部的拖泥带水,节奏快了许多,一如迈克尔·贝狂轰滥炸的风格,管它什么合理性,从头打到尾就行了,叙事只要流畅就够了。

动作场面的调度也比之前自然,一镜到底、第一视角,景别切换,都能让观众全方位感受到酣畅淋漓,算是一大进步。

即便如此,也能从中看出《绝4》确实过时了。

这种千篇一律的招数,别说好莱坞了,港片都用过千百次了,观众很难再提起很大的兴趣。

威尔·史密斯就接受自己老了且没有老当益壮的事实吧,不是每一位老牌影星都能在生涯后半段成为汤姆·克鲁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