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陈永贵以贫民身份投身于土改运动,表现出色,得到了大寨大队支部书记贾进才的注意。1952年,贾进才主动让贤,陈永贵接替其职务,成为大寨大队支部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指挥农业生产方面,陈永贵确有许多值得学习之处。大寨自然环境恶劣,多山地,少平原,且气候干旱,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然而,陈永贵并未被困难吓倒,他迅速带领村民投入环境改造,平整山地,修造梯田,围渠造坝。经过这些改造,大寨粮食产量连年提高,村民生活大为改善。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寨被树立为全国典型,主席亦发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之号召,陈永贵迅速成为名人。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陈永贵因劳模身份逐渐登上政治舞台,1975年,更升任副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永贵逐渐失势。1980年,他主动辞去领导职务,回归平淡生活。本欲返回山西昔阳大寨老家,但中央为照顾他,特意让他留在北京。

陈永贵留京后,继续享受高级干部待遇,相关部门为其配备司机及专车,亦允许其继续住在先前之屋。然而,陈永贵认为自己已不再担任副总理,主动要求换房,遂搬至木樨地附近之部级干部公寓。

一九八三年之后,陈永贵担任了北京东郊农场的顾问,每月额外获得一百五十元工资,这在当时已属不小数目。然而,对陈永贵而言,这份工作更多是一种心灵寄托,因其始终认为自己乃一农民,一生未曾离开土地。

晚年的陈永贵,未能戒除抽烟之习,且烟瘾甚大。中央每年均为其体检,一九八五年,陈永贵在体检时被查出患有肺癌。他本人对此非常乐观,积极配合治疗。然而,一九八六年,陈永贵仍因肺癌病逝,享年七十二岁。

陈永贵逝世后,追悼会规格成了急需解决之难题。最终,邓公拍板,指示按照副总理规格为陈永贵举办追悼会。值得一提者,华主席亦出席了陈永贵之追悼会,送别这位老朋友最后一程。

追悼会前夕,陈永贵家人接到一通电话。来电者未报姓名,但声音熟悉,问及追悼会当日有无其他领导前来,若有,则其不去。最终,华主席还是来到了追悼会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主席步入告别室后,一言不发,对着陈永贵遗体三鞠躬,默默望着陈永贵的遗体,泪流满面。现场群众亦有人抽泣,华主席依旧无言,绕着陈永贵的遗体走了一圈,与陈永贵家属握手后,静悄悄离开了告别室,乘车离开追悼会现场。

华主席全程未言一句,然其悲伤之情,众人皆看在眼中。此后,陈永贵被葬回山西昔阳老家的虎头山,仿佛能眺望他曾奋斗过的地方,永远守望那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