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赣北地区异常的炎热,看了一眼日历,时间已经是夏至之后,公历的时间也来到了6月的下旬,距离三伏天是越来越近了。按照自然的规律来看,夏至之后,天气就会一天比一天开始炎热,经过三个庚日之后,就会迎来初伏,也就是我们说的头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翻看万年历,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入伏的时间是在公历的7月15日,老人说“早入伏雨连绵,晚入伏旱了田”啥意思?7月15日入伏,时间是算早还是晚。

伏天有什么特点?

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个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首日,末伏十天。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讲,初伏还有末伏的时间是固定的,都是10天,中伏的时间受到庚日的影响有的时候是20天,有的时候是10天,如果是出现20天中伏,那么就是超长伏。从2015年开始,一直到今年已经连续9年都出现了超长伏。

老人说“早入伏雨连绵,晚入伏旱了田”啥意思?

我们经常说的三伏天,它是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后的三四十天,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为啥是逢庚,才数伏呢?这个是因为,在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入伏,就是伏天来的比较早,晚入伏,则是时间较往年要晚一些,其中区分的方法比较多,最为常见的就是看入伏的月份,来判断其早晚。

当入伏的时候,落在农历五月份里就是“早入伏”,落在农历六月里就是“晚入伏”。今年入伏这天是农历六月初十,按照其说法,就是晚入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谚当中有提到,早入伏,那么雨水会比较多,凉的也比较快,反之,入伏的比较晚,那么就容易带来干旱天气,这个也比较好理解。

因为末伏,都是要看立秋的时间的,我们往前推的话,就很好判断,如果伏天来的早,立秋也会更早一些,立秋之后,下雨,那么天气就会变凉,人会感觉到舒坦,反之,如果立秋比较晚,出伏的时间会比较晚,立秋之后还比较热,就容易出现秋老虎,从而出现伏旱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之类似的农谚还有:“早入伏雨涟涟,晚入伏旱了田。”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地方今年会比较干旱少雨。

今年入伏的时间是7月15日,属于典型的晚入伏,那么在这样的时间当中,我们要注意,天气的一个高温,同时要做好防暑降温的一个工作,不能够大意,尤其是从事户外工作的,更是要提防天气的一个变化,以免出现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