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过去那个人,是我父亲!”

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一个运送炮弹的士兵看到从身边走过去的首长,忽然张大嘴巴吃惊地说道。

旁边的战友一听,笑着说:“你是想父亲想疯了吧,他可是咱们的师长啊。”

小战士从身上拿出一张旧照片,里面是他父亲年轻时留下的,如今已经过去了20年,样貌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眉眼间确实有几分神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他一打听师长的名字,竟然和父亲对不上号。

“是啊,都说父亲牺牲了,万一不是,我岂不是乱攀高枝了吗?”小战士心里也泛起了嘀咕,没有再继续追过去。

殊不知,此刻那位首长的心里,也泛起了一丝波澜。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们二人真的是父子关系吗?

01

这个小战士名叫颜邦翼,1930年出生在重庆郊区的一户有钱人家,父亲颜宗羲此刻正在北大读书。

1931年,受新思潮影响的颜宗羲加入了共青团,常常以学生身份为地下党组织传递情报。

为了工作方便,颜宗羲后来又改名为颜伏,顾名思义,就是潜伏在敌人身边的革命工作者。

因为他这个工作一旦暴露,经常会连累家人,所以,颜伏给家人去了一封信,说自己参加革命去了,以后不要再找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颜伏和家人断绝了联系,在之后19年的时间里,他依然杳无音讯,就连是生是死,家人都不知道。

当时颜邦翼还不到2岁,母亲一个人带着他很辛苦,多亏叔父照料,母子二人才得以生活下来。

从小母亲就经常拿着一张父亲的照片告诉儿子,这是你的父亲,他出门干大事去了,等你长大了,一定要找到他。

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听在外返乡回来的人说,始终打听不到颜宗羲的下落,很可能在战斗中牺牲了。

母亲听后非常难过,加上终日提心吊胆,身体每况愈下,最终不幸离开了人世。

而幼小的颜邦翼,只好跟着叔父生活。

15岁那年,叔叔把颜邦翼叫到身边说:“他们都说你父亲死了,可是我们至今没有得到他的死讯,可能你父亲并没有死。”

叔叔还说,有人说新四军部队里有姓颜的四川籍的大官,说不定就是你父亲。

听到这里,颜邦翼就生出了外出寻找父亲的想法。

02

其实颜伏这边,多年来也在惦念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子。

虽然他在报纸上声明和妻子离了婚,和家人断绝关系,可这么做,无非是不想家人受到他的牵连。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颜伏被组织上派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因为文化底子好,加上进行了军事素质的培养,颜伏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毕业后被派到了新四军,历任作战科长,团参谋长、团长等职务。

解放后,颜伏已经做到了炮兵师师长的职位。

1951年11月,颜伏带领志愿军炮兵师第7师,来到了 抗美援朝战场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他到基层去视察,与一个运炮弹的小兵擦肩而过,他的心里忽然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这个小兵特别亲切。

但是转念一想,可能他自己一直思念儿子,结果看到年龄相似的,就会有特殊感情吧。

直到有一天,师部来了一个刚刚被调上来的小兵,据说是因为战场上表现出色,被军事干部发现并提拔上来的。

看到这个战士的那一刻,颜伏才想起来,这个战士他见过,就是那个让自己感觉异样的孩子。

于是,他就问道:“你叫什么?”

“我叫颜邦翼”战士回答道。

什么?他也姓颜?颜伏一下子紧张起来,立刻追问道:“你母亲叫什么?你有没有叔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邦翼此刻也看到,这个首长就是上次自己感觉像父亲的那位,于是颤抖着声音回答道:“我母亲叫陈德福,叔叔叫颜宗英。”

颜伏听到这里,顿时泪流满面:“儿子,这么多年,我想得你们好苦!”

此刻颜邦翼也呆住了,原来眼前这位首长,真的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19年后再次相认的父子俩,忍不住抱在一起痛哭失声。

03

随后,颜邦翼向父亲讲述了自己多年来的经历。

母亲死后,他一直跟着叔叔生活。

16岁那年,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于是给叔叔留下一封信,带上父亲的照片悄悄离开了家,一路上打听父亲的下落。

没想到,刚离开家不久,正好赶上国民党到处抓壮丁,他也被抓到了国军部队里当了兵。

因为是新兵,什么也不会,他被分配到最底层搬运粮草。

在他心里,他知道父亲应该在共产党的队伍里,所以他一直想找机会逃出去。

1949年成都战役中,颜邦翼和身边很多贫苦人家的孩子,一起离开国民党,投奔了解放军。

从此,他就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打听父亲的下落。

1951年,被编入志愿军炮兵师的他,跟着大部队来到了朝鲜战场,那一刻,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竟然就是自己的首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儿子这么多年,吃了这么多苦,颜伏觉得既歉疚,又欣慰,歉疚于自己这么多年,没有亲自抚养孩子,欣慰自己的儿子能在磨难中长成了一名优秀的军人。

而颜伏也给儿子讲述了自己多年来的经历,包括自己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身负重伤;自己当年做地下工作不幸被捕,面对严刑拷打不屈服……

得知自己有这样一位钢铁般伟岸的父亲,颜邦翼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哪怕这么多年,自己的父爱的都是缺失的,但是父亲做的事,却是为了全中国人民。

就这样,父子二人的失散和重逢,成了军中的佳话。

04

1955年,颜伏被授予大校军衔,后来又担任了济南军区的炮兵部队司令员,晋升为少将。

而颜邦翼,从来不想借助父亲的光环,让自己步步高升,最终在后来的裁军中,脱下军装转业到地方工作。

按理说,只要他开口求助父亲,他完全可以不必脱军装,但是想到父亲精忠报国了一辈子,绝不可以让他在晚年,因为亲情而违背原则。

后来,颜伏所在炮兵部队的参谋长说,当时很多干部子女都上大学了,但颜司令没有为儿子说过一句话,那真是做到了心底无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战争年代像颜伏和颜邦翼父子这样的军人还很多,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从来不计较得失,心中想的只有奉献。

这样的革命先辈,值得我们铭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