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青岛大学毕业典礼上,一位外语学院的2024届毕业生因头戴母亲亲手做的簪花学士帽“走红”,获得百万网友关注。

该名毕业生说:“这是我妈妈亲手做的专属学士帽,由花朵和珍珠组成纸飞机形象。头上簪花,一路出发,一路繁花。”

最近,簪花的“国潮风”吹到了毕业季,更是“火”进了广东各大高校。

外穿学位服、内搭马面裙、肩挂刺绣云肩、头戴簪花学位帽,这个毕业季,“新中式+学位服”在广东高校成了一股穿搭潮流。国风服饰与学位服“混搭”,碰撞出别致风韵。

“新中式+毕业服”成为穿搭潮流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林荫小道上,毕业生王鑫月的云肩学位服频频吸引着周围人的目光。她向来喜欢中式元素,借毕业季的契机展示中式美学,给自己的学业生涯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

另一位毕业生叶燕婷也在毕业典礼上用中国元素为学业画上句号。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位服中,展示了中国服装文化之美。

叶燕婷特别自豪地介绍,她身上佩戴的云肩以橙黄色的枫叶刺绣为主要元素,搭配丝绸缎带和珍珠长链,寓意春华秋实。

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们也展现了对传统服饰的热爱。

云肩低抚、马面摇曳,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飘逸而典雅,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再搭配上蓝色的硕士服,象征深邃的学术海洋,彰显了新时代学子的文化自信。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0级毕业生曾小珊说:“在这样一个庄重而意义非凡的场合,我希望通过这袭新中式风格的装扮,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让毕业照不仅仅记录个人的学生生涯,更成为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

中国传统美学是“新中式”流行的基底

中国传统美学是“新中式”毕业服流行的基底,中式美学既有五千年的深厚积淀,也有传承创新中的鲜活生命力。

簪花作为中国传统头饰的一种,自古以来便以其美丽的外表和美好的寓意深受喜爱。不同的花卉有各自的寓意,如牡丹象征富贵吉祥,梅花寓意傲骨清风。佩戴簪花时,不仅可以表达佩戴者的情感寄托或对美好品质的追求,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某些历史时期,簪花还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例如,宋朝时皇帝赐花给官员,不同等级的官员会得到不同材质和颜色的花,簪花由此具有了官阶区分的功能。在诸如科举及第、宫廷庆典、祭祀仪式等重要场合,簪花更是一种重要的礼仪形式。例如唐代新科进士在“曲江宴”上的花礼、宋代朝廷赐花百官等。

在日常生活中,簪花的运用同样广泛且富有象征意义。

婚礼上,新娘头戴簪花,象征着美丽与幸福;祭祀中,簪花代表对天地和祖先的敬仰;庆典中,簪花寓意喜庆和吉祥。这些场合中的簪花,无不彰显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象征意义。

如今,簪花再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高校学生们对传统服饰的热爱与追求,不仅限于特定的毕业场合,而是深植于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中。

当代年轻人选择和展示国风服饰,积极宣传和发展传统文化,表现出对文化身份的认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续写文化传承的美丽篇章。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广东共青团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