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握三大抓手 擎铸硬核支撑

找准着力点,干出新精彩。

6月12日,省委书记黄坤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调研深汕特别合作区。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要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着力在增量提质、做强能级上下功夫,聚精会神抓投资、抓项目、抓产业,推动合作区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展现新气象。

投资是经济的“主引擎”,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产业是城市的“生存线”。开发建设步入快车道的合作区,投资、项目、产业已成为乘势而上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三大抓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调研讲话精神,为合作区加快“三区”“三城”建设、做实做强东部板块高质量发展战略引擎划定了重点、给出了策略、明确了路径。

没有什么比塔吊高耸林立更能传递发展信心,没有什么比项目接踵落地更能激发经济活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调研精神,把抓投资、抓项目、抓产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树牢“三抓”鲜明导向,克服工作惯性、破除思维定势、走出路径依赖,紧握三大抓手,擎铸高质发展的硬核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精会神抓投资,就是要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以更大力度、更精准投资来补短板、强弱项。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合作区固投同比增长55%,2024年1至4月固投同比增长17.5%,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向好发展。当前,合作区正值“以产兴城、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产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投资必然是稳增长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合作区要一以贯之大力推动扩大有效投资,以问题导向明路径、以改革思维破困局,确保投资落地落实、开花结果。

——要聚焦“谁来投”。放大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双重效应,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拓展投资主体,激活民间投资,多措并举招引外来投资;强化政府投资引导功能,拓宽多元投资渠道,不断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激发各类投资主体活力;深入落实“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积极发动入驻辖区央企、深圳市属国企、民企等进一步助力“百千万工程”。

——要聚焦“往哪投”。有效投资的关键是精准,既要利当前又要惠长远。项目条件成熟、有效益、能尽快发挥作用,是有效投资的立足点。要强基础、调结构、增后劲,重点围绕已全面落地或即将落地产业项目,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形成实际工作量,筑牢固投增长支撑。

——要聚焦“怎么投”。创新完善保障体系,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提升产业平台承载能力,完善项目建设全链条服务体系,把项目建设各环节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形成加快推进有效投资的强大合力。同时,还要创新固投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推动固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精会神抓项目,就是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发展,抓优质项目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理念,通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建设投产,最大限度地把机遇、资源等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实践证明,一个牵引性强的项目,往往能带来一条产业链、一个产业集群,产生“一子落、全盘活”效能。

——要深抓项目谋划。充实储备库、扩大总盘子,形成梯次推进的良性循环。要着眼深圳所需、深汕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围绕国家、省、市赋予合作区的战略任务,争项目、争资金、挖潜力,集中力量谋划一批接续发展的重大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省市盘子。要严把项目入口关,真正做到项目上一个成一个,既有当期效益,更利长远发展。

——要善抓项目建设。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实项目。今年以来,合作区纳入深圳市2024年首批新开工项目8个、总投资91.8亿元,纳入第二季度新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25.8亿元,均分布在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这既是做大增量、稳定预期、支撑发展的必要安排,也是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深层考量。要以实物工作量做导向、看实绩、论英雄,重点项目开工能早则早、能快则快、应开尽开。对正在建设的重大项目,要加强组织、加大协调、加快推进;对能竣工的项目,要全面保障到位,争取早投产、早见效、早受益。

——要细抓项目服务。项目建设重在保障、成在服务。要坚持上下联动抓、部门协同推、镇村一起上,切实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要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运用各类资金渠道,兼举并用各种金融工具,推动项目与资金有效对接。要加快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倾斜。要进一步优化各行业部门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机制,把全流程、全环节、全链条服务精细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精会神抓产业,就是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产业立柱行动,不断增强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产业是城市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城市之间的比拼,很大程度上就是产业的较量。合作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3年同比增长52.3%,今年1至4月同比增长215.0%,证明深汕产业有了一定基础。合作区“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就是要以建设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为导向,走出一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要做强做大产业集群。产业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犹如发动机之于汽车,只有产业兴,才能经济富、区域强。集群化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要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和用户企业双牵头作用,围绕“一主三辅”产业体系,打造一批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抓实体经济关键是抓好制造业。要瞄准高端高新,深入实施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行动,面向全国全球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争取更多亿元级、十亿元级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为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源头活水,以产业大突破支撑城市大发展。要用好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众多的人缘优势,助力产业新城建设。

——要推进专业园区建设。专业园区是突破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要注重抓好重点产业空间规划,提升土地开发强度和配置效率。要坚持标准化、定制化打造“百万平方米级”高标准产业用房,有序推进“三大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建设,全方位提升各专业园区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打造辨识度高、承载力强的重大产业发展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让我们聚精会神抓投资、抓项目、抓产业,以更实举措、更广视野、更高标准推动合作区全面增量提质、全力加速倍增,跑出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度,开辟产业聚链成群新局面,厚植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为促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平衡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经验。

深汕处处是春天,一年四季好干活。

撰写/深汕老城

敬请关注《四论学习贯彻黄坤明王伟中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调研精神》

(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相关背景资料来源于官方主流媒体)

点击图文 查看更多

二论学习贯彻黄坤明王伟中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调研精神

一论学习贯彻黄坤明王伟中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调研精神

我家深汕 | 新媒体

欢迎在下面【留言区】发表你的意见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欢迎订阅我家深汕,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