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15日,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首都北京召开,大会代表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国内外受关注程度之高。

毛主席在开幕讲话中说道:“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其中,随着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政务院正式停用,国务院成立。相较于此前政务院,国务院的权力更高、权力行使范围更广。

会议中,原政务院总理周恩来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之后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名,会议还通过了国务院副总理的十位人选,他们都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与周恩来工作默契、私交甚好。虽然不论是家庭背景、生活地域、年龄(两人相差6岁)、性格方面均有诸多差异。

但是,他们都是在国外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共产主义目标,加入中国共产党(邓是1924年;周是1921年),义无返顾地走上了职业革命家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前后脚(邓是1920年10月;周是1922年11月)前往法国学习,勤工俭学期间就住在一起,朝夕相处了大半年。

邓回到国内以后,从1927年到1929年,又和周恩来成为邻居。长期朝夕相处及共同理想目标为他俩奠定了深情厚谊。

邓小平成为副总理后,最主要的工作便是在周总理出国时负责国务院的事务,而他的能力也得到了周总理的充分肯定。

周总理对邓小平的能力非常清楚,后来也是周总理在最危急时刻多次保全邓小平,并为邓小平复出制造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原名林祚大,曾用名是育容、育荣、尤勇、李进等,湖北黄冈人。

林彪生于林家大湾一户地主家庭,九岁的时候入了私塾。十五岁时转入了武昌共进中学就读。

新中国成立之后,军委的日常工作原本由周恩来主持,后来交给了林彪。但是林彪上班三个月就病倒了,周恩来只得又接着管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元帅是一位卓越的领导人,其贫困、悲惨的童年经历,锻炼了他的顽强不屈、奋斗不止、敢于斗争、敢于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身上凝聚着一种极致的品格,因此造就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进而使他从旧社会最底层一个赤贫的农家之子,毅然领导了平江起义、井冈山保卫战、百团大战,乃至在朝鲜战场打败了以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其功绩和英明有口皆碑。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弛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毛主席用短短几十字,充分传达了彭大元帅威武坦荡、叱咤风云的军事气派。

彭德怀成为副总理后,对我军建设、装备迭代、军队创办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为加强新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呕心沥血。他的工作,对新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龙为农民出身,姐姐也是共产党员,他“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广为流传。

1916年,贺龙面对当地为非作歹的盐警队人员,挺身而出,拿起菜刀直奔盐警队,经过一番激烈打斗后,盐警队人员直接缴枪投降。

有了枪支的贺龙成立了桑植讨袁护国军,追随孙中山,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这就是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

1921年,贺龙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学说并产生浓厚兴趣,之后又在同学口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这时,共产党在他脑子里印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曾说:“自从我知道了共产党,我就注意找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7月初,贺龙与周恩来会面,两人心心相惜,并表达了对彼此的欣赏与钦佩。随后贺龙说:“我很清楚知道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列主义才是救国救民的真理。我听共产党的话,决心和蒋介石、汪精卫这帮王八蛋拼到底。”

同年9月,贺龙终于在周逸群、谭平山的介绍下,由周恩来作见证,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战争时期,贺龙参与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率领红二方面军完成两万多里的长征,成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等等,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成为副总理之后,贺龙主要负责西藏和大西南地区的工作。此外,作为体育运动委员的他还为我国体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先念在他66年的革命岁月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均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未受过系统的军事理论学习,但他16岁便早早参加革命,在一场场战场上不断锻炼自己的军事能力,著名的黄安战役、反围剿,李先念都有参与其中。

从土地革命战争到全国解放期间,李先念始终坚定不移地、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战略和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极为艰险复杂的战争进程中显示出灵活斗争艺术和卓越指挥才能。

担任副总理后,李先念主要协助周恩来及陈云领导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工作,并连任了五届国务院副总理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云被公认为“经济奇才、理财能手”。1944年,边区经济发展状况堪忧,毛泽东派遣陈云前往解决。

陈云凭借其强大的领导力及超凡的经济思维,迅速理清边区复杂的经济运行机制,并很好地解决了当地贸易、金融、财政等方面的经济问题。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解放区总后方,陈云能在短时间内以地方性财政收入解决全国性的财政支出,真可谓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云在他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充分展现出了他的气魄、胆略以及高超的政治智慧,形成的崇高思想、品德和风格,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毛泽东曾在1956年的中共七届七中全会上评价陈云,说他看问题敏锐,能及时抓住要点,做事也很稳当。

新中国成立后他带领全国人民投入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将中国经济稳步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从1954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到1957年计划全面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无不倾注了陈云和小组成员的心血和汗水。

成为副总理后,陈云主抓财政,对恢复国家财政做出了卓著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富春是新中国计划工作和财经工作的重要奠基人。同邓小平一样,李富春也是在赴法留学期间与周恩来相识,并参与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建立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5年回国后,他立马参加了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李富春在组织的安排下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继续领导当地的革命工作,对中央政治工作的展开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而后跟随红军主力长征,期间担任总政治部副主任,主持总政治部工作,使得政治工作井井有条。同时还充分发挥了“宣传部”和“播种机”的作用,受到了主席的表扬。

李富春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与陈云一起为中央筹措安排财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和陈云同志做搭档,致力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恢复国民经济等中澳工作。

1954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后,李富春主要从事的是国家的经济建设,苏联援助我国的工程项目便是由他负责。主席曾赞誉他为中国经济工作“四大花旦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毅是位出了名的儒将,能打仗会指挥,能写诗作赋,还经常与爱写诗的毛主席一同交流心得。

陈毅的一生,无论是处在危急困厄、戎马倥偬之中,还是身居高位、日理万机之时,始终与书为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毅元帅夫人张茜同志在《关于陈毅同志的诗词》中写道:“四十多年间,他写出了几百篇诗词作品,表现了他的同时代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变革社会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我以为这是陈毅同志诗词的一个最鲜明的特色。”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凭借刚毅果断、实事求是、光明磊落的做事风格,为人民军队的创建以及壮大队伍,进而实现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开辟、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陈毅任命副总理后,由于其兼资文武、博学多才,故主要从事国家科学、文化、政法等方面工作,有时还负责国家外宾的接待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兰夫是我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的主要创建人,在培育新型民族关系和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功勋卓绝。

乌兰夫善于独立思考,有见解,原则性强,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因而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1923年乌兰夫考取北京的学校,接触到了先进的革命思想,在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下,于1924年在内蒙古开办了宣传革命的刊物,并在当地多次智慧示威游行的爱国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乌兰夫积极组织内蒙古抗日活动,巩固根据地,并积极开展相关政治工作和地方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当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解放战争战争时期积极组织内蒙的解放工作,进而稳定了内蒙局势。新中国成立后,乌兰夫主要负责内蒙的管理和建设,国务院任职期间主要负责国家民族事务工作。

担任副总理后,乌兰夫作为少数民族的代表,主要负责国家的民族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子恢,战争时期带领农民积极抗战,和平解放时期又积极投入农村发展建设工作中,可谓是一心为农民谋福利的农民知己。

1925年参加革命,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闽西特委书记、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兼财政部长、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等要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邓子恢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曾转战于中央苏区和大江南北,建立了卓著功勋。

在社会主义时期,从事土地改革运动和农村工作部工作,对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提出了许多正确主张。他不但直接参与指导了合作运动,同时主持农业生产建设。

邓子恢一贯坚持兼顾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利益的原则。这些真知灼见,是同他熟悉农民、与农民共呼吸、了解农村分不开的。

1954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后,邓子恢主要从事农村发展和转型,主管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这10位副总理,身经百战、学识渊博,为了国家的发展兢兢业业,可谓是人民心中永垂不朽的英雄。

有了他们的加持,周总理能够更加顺利展开各项工作,让新中国得到更稳定、快速的发展,为我国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穆兆勇编著.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录.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6.07.

[2] 黄禹康.邓小平与周恩来的深厚情谊[J].中华魂,2011,(第8期).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恩来研究组编著. 开国领袖画传系列 周恩来.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6.01.

[4]姚有志主编. 红色将帅 十大元帅 林彪元帅.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