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是医德医风的楷模、学术医术的精英,为展示武义名中医风采,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县卫生健康局推出《武义名中医风采》专栏,陆续介绍武义名中医的学术成就和专业技术特长,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

“大爷,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其他的不适?”

“大妈,一定要多注意休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按时复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到周一上午,县第一人民医院的中医科便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患者排着队,等待着吴苏柳为他们就诊。就诊室内,只见吴苏柳不紧不慢,为大家诊脉开方。他面带微笑,时不时叮嘱病人按时吃药,不厌其烦地为大家科普预防知识,用真诚服务每一位患者。

吴苏柳

中共党员,主任中医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承全国名老中医连建伟教授、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程志源教授等,专于中西医结合内科、腰腿痛等疾病的诊疗,现为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

“医者,必当有仁心、仁术、仁德、仁信”的行医准则,永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以来,吴苏柳用无私的爱心、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优质的服务,努力服务于基层百姓,获得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

选择医生这份职业

源自于吴苏柳

儿时萌发的初心

吴苏柳从小跟母亲、小姨等长辈在医院的大院长大,并接触医学知识。在耳濡目染下,到志学之年,成为医生的梦想便深深地扎根在了他的心中。高中毕业后,吴苏柳如愿以偿地被浙江中医学院本科录取,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回到武义,成为一名中医内科医生,为家乡父老的健康贡献力量。

吴苏柳深知,作为中医内科的一名医生,要善于运用中医理论,熟练地掌握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对患者进行整体的辨证施治,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治标治本。参加工作后,他时常利用休息时间到上级医院跟师学习,积极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学习班、研讨会,虚心向中医前辈请教,读名著、跟名师,不断提升个人专业技术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医海浩渺,博大精深。‘望闻问切’短短四字,学无止境,谈何容易?中医人应该永远行走在学习的路上。”近三十年来,他师从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名中医连建伟,学习抄方、诊脉。

“连老师告诉我们,成为一名好中医,要把‘十八字真言’铭记于心:立大志、读经典、跟名师、多临证、学国学、修道德。唐代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在于修德,可见‘德’对于中医的重要性。”

吴苏柳说,跟随连老师学习期间,看到他始终心系患者,对病人不分贫富贵贱,无论轻症重症,都不会放弃救治任何一个人。哪怕是到了下班时间接到问诊,他也会毫不犹豫为病人就诊,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宝贵的学习进修经历,也让他参透了作为中医“悬壶济世”更深层次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童年的理想成真

直至今日

吴苏柳没有一丝后悔

多年的中医生涯

也让他愈发学会了

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明白医患相互成就

源自于彼此之间的信任

有一位60多岁的患者曾遭遇家事突变,遂患有心情不畅、心悸、焦躁、失眠等症。她慕名找到了吴苏柳,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倾诉着自己的感情。了解病因后,吴苏柳像亲人般悉心安慰着老人,细心把脉、开方抓药。在服用10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后,老人的症状减轻,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当老人向吴苏柳连连道谢时,他紧握着老人的手说:“阿姨,日子时来运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吴苏柳也时常利用休息时间,定期到基层院区坐诊、参加义诊活动,为基层患者提供便捷的中医药服务。为了方便患者就医,他坚持7点半上班,无论多晚,都坚持给病人看完。一些患者纷纷表示,“我是吴医师的‘老粉’了。每次就诊,吴医师的脸上总是挂着极具亲和力的笑容,让我们感到非常安心。”

妙手起沉疴,仁术暖人心。从医二十余载,吴苏柳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医者信念,履行党员誓言,把医者的温暖送到了广大患者的心中。“凡是百姓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去做的。我想一直做个‘铁杆中医’,辛苦而忙碌,平静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