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林孤

公众号:林孤小姐

【如果这个世界,永远都是“我弱我有理”,那警察和法律,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1

一般来说,我是不爱站队城管的,但是太原这一波,不站城管都不行了。

《城管清理占道经营,瓜贩自摔大量西瓜,事情何以至此?城管局和警方该如何处理此事?》

这是部分媒体和自媒体,“断章取义”之下,报道出来的部分新闻信息。

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第一眼看上去,立马就路见不平一声吼了:

“该死的城管,又在欺负小摊小贩了,逼得瓜农自己把西瓜全给砸了。”

社会时事里,最难的就是客观公正,一旦情绪占据了上风,后面你再给个“完整描述”,“我不听我不看我不信”。

犹记得,无锡蛋糕店老板被诬陷猥亵小女孩,差点就被泼天的民愤给逼死了。

媒体的断章取义,和博眼球式的流量至上写作笔法,使得这一次的太原瓜农砸瓜事件,城管也背了一次“黑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完整事件如下。

从3月底开始,我们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三十多次劝离该商贩,但该商贩依然占道经营。

6月19日,为了避免白天执法造成交通拥堵,凌晨3点我们对商贩采取了执法措施。

(注意,第二天要中考。)

该商贩长期在该地段占道经营。

“我们的城管队员没有过激行为,所有的西瓜都是商贩自己砸碎的。”

商贩自己砸碎西瓜后,城管联系了属地派出所和环卫部门对事件进行善后处理。

稍微有点“基本国情”认知常识的人也知道,城管真要是暴力执法的话,也不可能这么勤快脑子锈掉了,凌晨3点跑去阻止瓜农卖瓜。

我们常见的瓜农,是开个三轮车小货车,路边停靠一下临时卖,卖完了就走,或者说真要是占道经营了,城管赶一下,开车也就走了。

而此次涉事的太原瓜农,他是长期以来,24小时经营。

事发地点如下图所示,(图片来源:知乎网友@蛋炒饭加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是把西瓜直接摊开来卖,上下班高峰期,肯定是影响正常交通的,再者晚上凌晨3点还在这卖,也一定程度上会扰民的。

这么长时间的“不合法经营”以及影响交通市容的情况下,肯定有群众举报。

举报的多了,城管不管也不行。

说实话,太原的城管,此次执法事件,以及算是很人性化了,凌晨3点来跟你沟通。

想想看,往北边走,那些交了租金的店铺,玻璃上贴个春联、门前放一个广告牌,这都影响市容,分分钟被城管给撕了。

哪里还会允许你这么豪横地占道经营卖西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知道底层群众谋生不易,也深知部分执法群体素质不高,所以使得社会戾气冲突和底层矛盾,似乎总是呈现加剧崩坏的模式。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戾气加剧,所以一起公共事件里,我们更应该遵循客观事实,去实行“谁有理就帮谁”,而不是“我弱我有理”。

此前的南通城管,抱起老人狠摔,是城管不对,应该全民批斗,这没毛病;

同理,今天的太原瓜农事件,瓜农占道经营、影响附近居民、自己摔瓜在先,瓜农属于过错方应该指责。

如果还是一个劲地扣帽子把城管骂死,那么这社会也就没有公平正义可言了。

另外要补充一点,这个瓜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弱势群体”。

不同于河南乡下那边的动辄美度西瓜几毛钱一斤,太原并不盛产西瓜,也就是说,这些瓜可能都是从河南等地低价进购过来,然后这些二道贩子再加价卖出去的。

这属于西瓜界的“黄牛”。

反正我是没有见过哪个瓜农,家里能够产出这么多西瓜,24小时持续不断长期摆摊经营的,都是小货车拉一车卖完就回家。

所以,弱势群体这个词,并不适用在此次的太原瓜农身上。

大家只需记住一点,你可能会见到凌晨三点出警的,但是城管不可能凌晨三点跑出来突然干活。

所以啊,我看到新闻报道里,凌晨三点这一句的时候,我就知道此事必有猫腻。

就如同此前被造谣诬陷了许久的无锡蛋糕店老板猥亵小女孩事件一样。

“大白天的,老板把我女儿拉进蛋糕房小阁楼里猥亵。”

只要这个蛋糕店老板不是精神病,大白天的在自己店里,他都不会干这事。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整起事件里,最心疼的还是环卫工人。

西瓜砸了一地,他们还得加班去干活清理街道,大概率也是没有加班费的。

也再一次加深了我对张雪峰此前新闻学观点的认同:

年轻人,没事别去干新闻,这玩意,不是人干的,可你真要干到新闻行业天花板了,那基本也就真不是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